遗失的故乡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io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多年的漂泊生涯,使我成了一个独居的男人。独居让我变得寂寞,也变得清醒,更变得脆弱。有时躲在城市蜗居的陋室里,内心的荒凉像冬日的寒冰。窗外偶尔刮过的一阵风,都会使我的身子瑟瑟发抖。
  人或许真的要远离故土,才能深刻理解“故土”的含义。
  二
  每到黄昏时分,当万家灯火照亮城市的夜空,我都习惯站在出租屋狭窄的阳台上,朝着老家的方向眺望——那个两百多公里之外的故园。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我仿佛又看到了童年时的自己,赶着一群鸭,或牵着一只羊,忍饥挨饿,在田埂上摇摇晃晃地走着;看到父亲和母亲挑着箩筐,背着背篓,在落日的笼罩下,阴沉着脸,默默地走向山坡;看到几个光着屁股的野孩子,骑在牛背上,伴随沉闷的时光,等待成长和梦想……记忆使这一切变得虚幻而又真实,亲切却又无奈。
  故乡给我的感受总是这么庞杂,充满了苦难和泪水。无数次,我都试图将故乡遗忘。可我越是这么做,越是忘不掉。我原以为,告别乡村,就能告别过去,获得一种城市化的生活。但当真正来到城市后,我才发觉,自己作为农村人的特质是无法改变的。我的生活习惯,我的思维方式,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农民式的,与我置身的城市格格不入。我仿佛一只蛙,离开了野地,草丛,池塘,闯入了别人的领地,只能沉默地活着。惟有故土,才能唤起我的自尊。
  三
  稍有闲暇,我就朝乡下跑。走在熟悉的石板路上,内心的凄惶暂时得以平复。苍翠的山峰首尾相连,白云在山顶漂移和游动,载着我的想象;藤蔓爬满崖上的石壁,仿佛岁月的经纬;路边的树又沧桑了许多,经历过时间的风霜雨雪,它们的年龄又刻下了诸多辉煌抑或暗淡的秘密。树杈上的几个鸟巢被风吹破了边沿,几根羽毛露在外面,那是生命留下的印记。曾经在里面安营扎寨的鸟儿,如今早已不知去向,说不定已经消亡。但它们在这个巢里孕育的儿孙却依旧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替它们传宗接代。
  我常想,如果鸟也有乡愁,有一天,它们会不会带领自己的后代,飞过千山万水,越过丛林沟壑,来瞻仰这个破旧的老巢,追踪问祖。且绕树三匝,为遗失的故乡唱一首挽歌。
  我不能替鸟儿作出任何回答。或许,故乡原本就不止是为游子而存在的。就像我,每次返乡都感觉故乡离我越来越遥远。它飘渺得如同一个梦境,虚幻得好似一阵烟霞。当故乡在游子的心里逐渐变成一种伤怀和凭吊时,它跟那个枯树枝上寂寞地空着的鸟巢,又有什么两样呢?
  四
  回乡更多的是疼痛。我每次回去,耳朵听到的总是某某又不在了。这些相继离世的人,大多是我的长辈。他们看着我出生,看着我长大。我穿过黄四爷在寒冬腊月里偷偷地送我的一件旧棉袄,吃过春婶背着他男人给我们的一碗白面粉;我至今还记得王大叔教我唱的人生第一首歌谣,更忘不了李奶奶在我最无助的时候帮我垫付的几块学费钱……这些平凡而普通,慈祥而憨厚的庄稼人,不仅养育了我,还教会我如何做人,以及活着的尊严。从精神意义上讲,他们每个人都是我的父亲和母亲。可如今,他们都已谢世。像春季过后的花朵,一朵接着一朵地凋零。走在故乡的山坡或野地,无论是看到被荒草掩埋的旧冢,还是泥巴尚未干透的新坟,内心的凄凉便如隆冬时节的寒气,从脚底窜至脊背。我知道,在那些泥土下面,有我无法捡拾的乡村记忆,更有我未敢忘却的血脉亲情。少了一些人的存在,故乡也就少了一种温暖。这逐渐递减的过程,使我每每提及“故乡”这个词汇,都要鼓起绝对的勇气。
  五
  我最近一次回乡,是我叔公的死。我们家族史上又一棵老树,在风摧雨折中摇摇晃晃地坚守了六十九个春秋之后,终于断了。它断得是那样的决绝和彻底,连根拔起,毫无留恋。这个性格倔强的老人,生前承载了太多生理上的痛苦和心灵上的折磨,孤独和恐惧时刻侵蚀着他,使他对人世已经不再抱任何幻想。死对他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结局。
  我叔公一生乐善好施,本分老实,春种秋收,靠天吃饭。贫穷和饥饿把他炼成了一个硬汉。他从不向人低头,凡事都往自己肩上扛。为把自己的四个子女拉扯成人,他甘愿做牛做马,受尽人间屈辱。可当“荷子已成莲叶老”时,他却落得个孤苦伶仃的下场。四个子女都不在他身边。两个女儿远嫁他方。两个儿子,一个在重庆靠打工为生,另一个在近四十岁时才靠入赘讨到一个寡妇为妻。一家人分别生活在不同的屋檐之下。
  即使在我叔公病重的时候,他的四个子女都没有一个回去看过他,给他些情感上的安慰或精神上的支撑。他们都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斩断了血缘这根藤。
  在农村,时常发生老人无人送终的事情。我们村头的赵婆婆,老伴比她先走,子女又不在身边,单家独户住着。她长年有病,饮食起居全靠自己拖着病体解决。因行动不便,平时门都关着。一天,有人路过赵婆婆家门,喊话没人应。推门进去一看,才发现赵婆婆死在灶房背后,手上还拿着把水瓢。尸体都臭了。苦难使亲情变得冷漠,冷漠又助长了悲剧的上演。
  因无钱去药店拿药,我叔婆只能隔三差五地上坡挖草药熬水给叔公喝。我叔公睡的床底下,塞满了大小的瓶瓶罐罐。那些瓶子里装满了水药。只要一踏进叔公的院子,一股怪味便扑鼻而来,带着死亡的气息。经过无数次的努力之后,叔婆最终对叔公的病失去耐心,她早已厌烦了这个曾与他同床共枕了几十年的男人。现在,她恨不得他快快死去,她已经心力交瘁。当爱变成一种恨的时候,亲人之间就再没任何意义可言。
  我的叔公最终是带着痛苦走的。他躺在床上,神志恍惚,大小便失禁。整个人瘦得皮包骨头。他临死前最大的愿望,是希望再看自己的子女一眼。他的子女们没有给他这个机会。上帝垂怜他,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把他召回了天堂。叔公的葬礼很是草率,连副像样的棺材都没有。叔公的四个子女匆匆赶回来时,没有人们预想的那么悲伤。他们只在叔公的灵堂前磕了几个头,烧了几沓纸,表情十分平静,仿佛灵堂里躺着的那个人,跟他们没有丝毫的关系。叔公下葬的第三天,他们就各自启程,继续他们的生活去了。生和死,悲和欢,转瞬即成云烟。
  我站在叔公的坟前,不禁泪如雨下。这个让我百感交集的老人,再一次把我这个故乡的叛逃者,重新拉回了故乡。
  六
  或许正是因为疼痛,才使我对故乡保持着敬畏。如今,坚守在故乡的人一年比一年少。已经逃离故乡的人,如果没有一个充足的理由,是很难再把他们召唤回去的。像我叔公的四个子女,他们根本不需要故乡。
  我的父母现在还生活在乡下,老俩口相依为命,他们是我惟一的牵挂。我每次打电话回去,问及家里的情况,以及父母的身体,他们都是报喜不报忧,尽量不给我增添麻烦。我理解他们的心态。但他们越是这样,我就越是放心不下。老想挤出时间回去看看,哪怕陪他们吃顿饭,或者说说话。只要见到他们,我的心才算踏实和安稳。他们是我生命的根须,故乡的源头,血脉的上游。有了他们,我的故乡才是具体的,可以触摸的。有了他们,我的家园才不致于荒芜,我的内心才有了支撑,情感才有了维系。
  我终于明白,故乡的意义正是因为有亲人的存在。
  没有亲人的故乡,至多只是一个地理名词或文学符号而已。即使你的身体回去了,灵魂也是回不去的。
  责任编辑 杨晓澜
其他文献
医疗卫生单位与其他生产性单位具有不同的特征,医疗卫生科技投入具有双元性、效果的综合性和间接性、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结合、绩效信息反馈的滞后性等特点.从科技投入成本指
2012年9期《公民导刊》“特稿”的策划,值得称赞!筑和谐。一个“筑”字,颇堪回味。如何“筑”?人大代表走进干家万户,倾听群众呼声,深入了解民意,充分反映社意民情,广泛集中民智,共建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它不是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专利,大学教学中也应体现素质教育。大学
在金融业日益开放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地方高校作为地方金融人才的主要培养机构,必须适应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在金融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及时更新观念,重新构建金融人才培养的保障
患者女,53岁,农民.因上腹部隐痛,解黑便3天,呕鲜血1天入院.查体:BP9/6kPa,P132/min,R26/min.神志清,烦燥.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无蜘蛛痣、肝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
我国在建设用地审批上存在不少漏洞,违规圈地事件屡见不鲜.现行征用体制补偿标准过低,一次性的货币补偿安置方案对农民的出路缺乏长远考虑,土地使用违规操作,造成失地农民今
我院自1995年元月2001年8月应用梅花髓内针+树脂后托外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105例,骨折愈合,并发症少,疗效十分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5例,男,78例,女27例,年龄16~78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作为企业家,有能力就应该回报社会,对社会的奉献要做到最大化、常态化,努力追求现代商业文明,坚守道德底线。"这是吴得长的座右铭,也是他秉承的
不同的学者对产业安全的内涵持有不尽相同的观点。笔者认为,产业安全应当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且是一个系统过程。从层次上看:中观的产业安全问题是关键与核心,是一个国
带着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对残疾儿童的祝福,5月30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存根一行专程来到位于南山上的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慰问残疾儿童,向孩子们赠送慰问金、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