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engdetian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2010年4月《中国新闻网站市场份额统计》报告,腾讯新闻以23.18%的绝对优势跃居第一。从2009到2010年,腾讯新闻超越了新华网成为最受瞩目的网络新闻平台,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腾讯网顺应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趋势及时对网络新闻做了调整。本文试以2007年到2011年“今日话题”版块评论专题的变化出发,探究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网络新闻评论;发展趋势;腾讯网;今日话题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2-0036-02
  一、浅谈腾讯网“今日话题”五篇评论
  当新闻评论嫁接到网络这一媒介平台,传统新闻评论便在交互性上得以极大地延展,而专家评论、网站评论和网民评论三者交融的结果必然是在舆论浪潮中,具有专业知识、权威地位的网站、专家形成“舆论领袖”,网民观点构成必要组成部分,从而使舆论形成一个多样化、层次化的有机整体。而这个评论的整体更有助于我们去体会民意形成、主导舆论形成的过程及特点。
  为了从细节上分辨“今日话题”的变化,笔者分别选取了第405期·2007\10\29《一次性筷子,何罪之有》、第793期《三鹿谢幕之后》、第932期·2009\6\14《方静不是间谍,谁说的算》、第1437期·2010\10\26《厅级干部为何会获鲁迅文学奖》、第1933期·2012\1\3《达芬奇案中案:谁在说谎》,从时间的维度上探究网络评论内在要素的发展趋势。
  (一)动态评论促进时效性的增强
  相较与传统新闻评论的连续性,网络新闻评论最大化地发展了网络在时间上的优势,滚动式的评论形成了关于重大事件的完整概念,也使得受众因此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前沿报道。新鲜是新闻的本质特性,新闻评论作为新闻链上的重要一环,也不例外。而在选取的具有时间跨度的五篇评论中,我们也能深切地体会到时效性在网络新闻评论中愈发被重视起来。
  其中,除了三鹿集团破产是几天内的关注话题,其他三篇都标注了准确日期。《一次性筷子,何罪之有》的新闻由头是:10月16日北京300家餐馆已经参与到“拯救森林,筷行动”的计划中,承诺不提供一次性筷子。从新闻事件的报道到评论专题的形成共用了13天。《方静不是间谍,谁说的算》是对6月9日由阿忆博文引出的“间谍门”事件的专题评论,这个过程用了4天。而从2010年10月19日晚,车延高摘得鲁迅文学奖诗歌奖项到《厅级干部为何会获鲁迅文学奖》评论形成,也只不过短短7天的时间,除去“羊羔体”成为热议的时间,其间也只有5天时间。从这点不难看出,网络新闻评论正努力发挥时效性的优点,在新闻事件报道的最短时间内形成舆论中心。
  (二)以超链接发展集纳性优势
  网络以跨时空、超文本的优势区别于其他传统媒体,而这一特点便促成了网络新闻评论的集纳性。网络编辑采取组稿的方式,不仅呈现评论,也兼顾背景和事件进程。
  2007年的一次性筷子评论专题,只在其中一个版块内说明了事情缘起。而在三鹿集团破产评论中,三个版块都有相关推荐阅读,透彻地揭露事件背景信息。关于鲁迅文学奖的评论更是链接了三个相关专题。我们欣喜地发现,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背景的广度上,网络新闻评论都试图有所涉足。
  (三)“共动”式受众观
  以专题形式呈现的网络评论不仅涵盖了专家评论、网站观点,也为网友发言提供了平台。实时互动式的网络新闻评论说明了建构在网络基础上的受众观已演变为“ 共动” 的关系[1], 即受众作为一种生产性力量与专业媒体共同作用。受众对新闻的评论、转发,影响着专业新闻网站对各类事件关注度。而从选取的几篇稿件来看,这一特点也愈加明显:或许北京餐馆自发参加“禁止一次性筷子”的环保活动知晓度并不是太高,但达芬奇家居总经理潘庄秀华一张恸哭的照片却在微博上被转发了上百万次,而以达芬奇家居“造假”为由头延伸到质疑中国家居市场的评论与民意导向一拍即合。
  (四)从单纯的新闻“把关人”向新闻解析者过渡
  从评论关注点上来看,腾讯网从评论新闻事件逐步转变为致力于事实真相的质疑者,一个文辞犀利、立场鲜明的公民形象俨然出现在大众眼前。意见性信息得到重视,这就促使着网络媒体在“提供观点”这一功能上发挥更大的作用。由上述评论来看,网络评论集各方信息为一体,做到了对新闻全面、生动、新颖的解读,使得网络媒体在收获话语权的同时也引领了观点走向。
  二、网络新闻的发展趋势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看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
  (一)页面设计上更寻求突破,重视对采编队伍的培养
  从2007年到2011年,“今日话题”栏目无论在色调还是整体布局上都有所变动,但评论主页面从上至下三栏的格式依旧保持着,这使得页面条理清晰,井然有序。同时在细节上,腾讯网近年在页面上有纵深发展的趋势,滚动条长度的缩短意味着今日话题“瘦长型”版面的发展趋势已经形成[2]。而拉长版面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将每个版块中显示的内容扩充,使文章观点、偏向在主页上就一目了然。
  其次,网络新闻的采编队伍及模式一直为人诟病,但随着网络评论更契合民意,观点更深入人心,我们可以看到网络编辑逐渐成为可与传统媒体采编团队相媲美的一支队伍,这一点从腾讯“今日话题”版块排版上可见一斑:在评论版块的最下面,通常都会展示编辑们的照片,而“编辑推荐”更作为独立子版块昭示着媒体的方向。
  (二)网站整合营销成为主流
  微博作为新兴的新媒体,其媒体属性决定了前沿客服、危机监测、预警和快递公关三大职能。而社交类传播方式则具有成本低、流量传导性好的特点[3]。所以网络评论平台与这些传播方式的整合有利于促进品牌忠诚度的建立,也从另一个方面扩大了舆论影响力。
  从2009年开始,腾讯网在互动形式上从以网友评论、投票为重心转变成以微博、广播为重心,这在倾听网友声音的同时也给网站特色栏目做了推广。同时由于QQ这一即时通讯的覆盖率迅速扩张,与QQ页面绑定的腾讯新闻弹窗也愈加受人关注。腾讯网的品牌整体营销由此展开。而在评论频道主页下方链接其他网站评论版块,也实现了合作双赢。   (三)从“口述人”到“立言者”
  在从2009年到2010年这个跨度中,“今日话题”的口号也做了相应改变——从“关注大家的关注”到“用常识解读新闻”。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网络媒体在新媒体语境下的自我调整——从“口述人”到“立言者”。我国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将网络新闻作品纳入中国新闻奖评选范围也只是2006年的事,所以网络采写记者、编辑一开始都是口述人的姿态。当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后,网络媒体通常会写人们所想,以口述人的身份发出大众的声音,这便是最开始网络新闻评论的立场:关注大家的关注。
  而随着网络新闻在大众获知信息渠道中比例的提升,网络媒体已经不再满足于刷新观点夺人眼球的局面,而是立稳所论,在众多信息中找准问题,把握发展趋势,争当舆论领袖。同时,随着近年网络新闻采编模式的逐渐稳定,以及从业人员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极大的突破,都使得网络评论以异军突起的姿势与传统媒体争锋。
  (四)以网站原创评论为发展重心
  网络评论专题最大的优势一直以来都是集纳媒体评论,汇集多方观点。但随着网络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网络评论突出原创评论已然成为各大门户网站、新闻网站发展的重心。以腾讯网这类商业网站为例,它的新闻评论主要来源于其博客,按内容分为时事评论、财经评论、体育评论和文娱评论四类。在同质化竞争严重的当下,只有网站原创评论夺得头筹才能带动整个网络新闻评论版块的受关注度,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可以想见新闻类网站以自身新闻媒体为基础做好评论工作,而商业类网站则将避开采写、评论的限制,以自身海量信息的优势为基础,以论坛、博客、微博、社交讨论组为阵地,以优质优良的采编团队为后盾,筛选出具有意见性的原创性言论,从而充当起“审视者,批评者,构建者”的角色。
  三、结 语
  综上所述,网络新闻评论日益成为各大门户网站等网络媒体彼此竞争的重要筹码,而限于采访权的现状也要求网络媒体将发展重心转到评论上来,所以我们有理由坚信网络评论会成为网络媒体忠诚度的支撑点。
  文中涉及的五篇评论专题:
  1.《一次性筷子,何罪之有》
  2.《三鹿谢幕之后》
  3.《方静不是间谍,谁说的算》
  4.《厅级干部为何会获鲁迅文学奖》
  5.《达芬奇案中案:谁在说谎》
  参考文献:
  [1] 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变革轨迹[A].新闻学论集(第21辑)——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辑[C].2008.
  [2] 鬲波飞.网络媒体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2.
  [3] 姚群峰,张玉莹.用新媒体工具开展互联网整合营销[J].通信企业管理,2012(4).
其他文献
伴着星辰 行走在田间,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倾听稻谷丝丝的呼吸,感受土壤的气息。披着月光 穿行大街小巷,用心跳刻录每一寸光阴,静静等候第一声啼哭,流连每一窗灯光。这是对生活的礼赞,无论甜美还是苦难,我要用我的一生来书写……  编者按:纪录片是中国传媒大学(前身为北京广播学院)几代人潜心研究的学术领域。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传媒大学的纪录片研究一直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拥有一大批纪录片研究界的权威专家和著
期刊
摘 要:色情信息治理是传媒内容规制中重要的领域。厘清它的由来、发展与争议,有助于更清醒地认识这一问题。“扫黄打非”作为我国色情信息治理的重要举措与政治存在着一种紧要而敏感的联系,其不加区隔的实施方式也很难适应当下的传媒环境和受众需求。“去政治化”和区隔不同受众的媒介环境应该成为我国色情信息治理的出路。  关键词:色情信息治理;“扫黄打非”;“去政治化”;媒介环境区隔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
期刊
摘 要:在这个以个人为信息传播中心、具有高度信息参与性和交互主体性的信息传播的自媒体时代,其呈现出的媒体发布信息、引导舆论、以及事件的推进、真相的探究等方面信息传播新秩序,前所未有地打破了传统媒体构建的信息传播模式。本文以微博为重点研究对象,从自媒体信息传播建构、自媒体信息传播的舆论模式、自媒体信息传播的角色扮演等方面加以分析,同时形成了在此基础之上的全新思考,以此来探析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新秩序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外形、身份和地位”、“性别认同、婚姻”、“出柜问题”、“生育问题”和“艾滋病等疾病问题”这几个方面分析美剧中的同性恋亚文化呈现,发现美剧因其以市场为导向的价值观使得其对“同性恋”这一边缘群体的呈现表现出了融入主流文化的特点。  关键词:同性恋;亚文化;文化研究;美剧;电视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4-0080-02  同性恋对于
期刊
摘 要:中国的早间新闻在《东方时空》播出后曾在各级电视台上掀起一个发展高潮。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很多早间新闻节目被撤换停办。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凤凰早班车》,央视经济频道《第一时间》,由于自身特点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享有较高的口碑并发展至今。笔者对两档节目的特点进行比较和总结,以期对同类节目发展起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闻早餐;媒介融合;主持人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 要:《正大综艺》是中央电视台最富生命力、最具国际化的节目。在长达23年的时间里,它伴随着中国电视文艺由综艺向娱乐的进程,经历了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嬗变,完成了其作为综艺节目由审美到娱乐的流变,是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从审美走向娱乐的活标本。  关键词:电视综艺节目;《正大综艺》;娱乐化;流变  中图分类号:J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4-0088-03  在中国
期刊
摘 要:当今城市电视台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日益严峻,城市台要想大有作为,必须落实好本土化创新策略,打造品牌节目,搞好区域化合作,深入挖掘当地文化,做好服务,创造影响力,培育受众的忠诚度和信任度,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本土化;节目品牌;区域化合作;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4-0125-02  目前,中国大陆
期刊
摘 要:2012年9月,湖北“千人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在荆楚大地拉开序幕。《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湖北广播电视台等省内主流媒体以“千人走转改”活动为契机,纷纷辟出“走转改”专栏或节目,用心关注百姓冷暖,用情抒写基层民生。大批记者奔赴基层一线,访工地、蹲企业、进社区,夜宿农家话农事,走街串巷问民生,创作出一批“有温度”、“接地气”的好作品,引发群众热议。与此同时,湖北媒体作为全国新闻媒体的一
期刊
朱学东,男,现为《中国周刊》杂志总编辑。曾任《南风窗》总编辑、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董事、传媒杂志常务副总编辑兼常务副社长、信息早报副总编辑、新闻出版署工作人员、北京印刷学院教员。曾发表过一系列在业内产生较大影响的文章,被收录到《中国传媒产业蓝皮书》、《中国期刊年鉴》、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等。多次参与新闻出版总署以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传媒方面相关课题的研究。  编者按:《中国周刊》是由共青团中央主管的
期刊
摘 要:2011年年末,广电总局两次下发的“限广令”对媒体、广告主及电视观众三方均带来了深远影响。本文从福利经济学视域借用文献分析法对三者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梳理和判断,旨在为政策颁布后三方权益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初步的思考建议。文章认为,只有政策致力于提升媒介双重市场的社会福利最大化分配,才能有效地实现政策的既定目标,并建议应当将抉择权交回市场即受众手里的同时,将政策的着力点落实为构建一种公正、民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