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评价纳米羟基磷灰石胃十二指肠动脉注射对兔肝VX2肿瘤的抑制作用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2784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多普勒超声显像技术评价纳米羟基磷灰石胃十二指肠动脉化疗对兔肝VX2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VX2细胞接种于20只新西兰兔肝,建立兔肝VX2模型.随机分2组,每组10只,分别采用生理盐水及纳米羟基磷灰石胃十二指肠动脉介入治疗.治疗前后用超声仪观察肿瘤大小及血流变化情况.结果 羟基磷灰石胃十二指肠动脉化疗后的兔肝VX2肿瘤的体积(2.34±0.05)cm3及生长率(13.7%)与对照组的体积(5.02±0.08)cm3及生长率(80.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所有兔肝VX2肿瘤病灶利用能量及彩色多普勒均可检出瘤体内部及周边较丰富血流信号;经纳米羟基磷灰石治疗组瘤体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相对于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纳米羟基磷灰石可有效抑制兔VX2肿瘤.多普勒超声显像技术能及时检测血流动力学改变,有效地对纳米羟基磷灰石治疗肝肿瘤的疗效进行评价。

其他文献
目的:考察APA-BCCS对中重度癌症疼痛的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自身对照方法,80例(中度32,重度48)首先接受镇痛西药治疗,然后接受APA-BCCS蛛网
17例慢粒均为1995年至2005年在我院就诊的门诊或住院患者,男7例,女10例,男:女=1:1.43.年龄13~47岁,年龄分布:10~19岁2例,20~29岁7例,30~39岁4例,40~49岁4例.临床分期:慢性期4例、加速期8例、急变期5例.慢粒的诊断系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结果,诊断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
1.病例简介:患者男,31岁.间断性头痛3年,不伴有恶心、头晕,休息后可缓解.近3个月来,出现记忆力下降,睡眠差,心情烦躁.1 d前突然出现剧烈头痛,言语不流利,并出现呕吐,继而出现意识不清,于2004年1月4日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