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保障民生之《社会保险法》探析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保险法》是社会保险的基本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部法律。民生是我们党历来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关注人民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的利益上,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执政党赢得民心的根本。就责任的角度讲,它是党和政府施政的最高准则,因此“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被认为是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新时期新问题做出的新的执政宣言。
  [关键词]民生 社会保险法 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D922.1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029-02
  引言
  《社会保险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部法律。首先,它是一部综合法,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个险种,不仅劳动者,其他公民如残疾人也包括在里面。“社保”是人民生存和发展的依托。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是社会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国家和人民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诚如培根所言:“人民的幸福是最高的法律”。在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方略的框架下,解决民生问题必须依赖法律的保障和改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是最高国家立法机关首次就社保制度进行立法,毋庸置疑是一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它的颁布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社会保险法》的民生取向及亮点进行探析。来体现《社会保险法》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一、《社会保险法》之民生价值取向
  “社保是民生之依”,即“社保”是人民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就是要把老百姓都装进“保险箱”,完善和健全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力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确保老弱病残和弱势群体的生活底线,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屋、衣食无忧。《社会保险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部法律。
  《社会保险法》以关注民生为基本的价值取向。
  (一)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不足15年的可延续缴费进而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社会保险法》规定失业保险金不得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社会保险法》出台前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缴费年限是15年,缴费不足15年的,退休后不享受养老保险。第16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可以缴费至15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第47条规定,失业保险金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不得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
  (二)工伤、生育保险均由用人单位缴纳,职工不用缴纳,同时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社会保险法》第33条、第53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工伤、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生育保险费。
  《社会保险法》第95条规定,进城务工的农村居民依照本法的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第97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参照本法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以上这些规定都体现出了《社会保险法》强烈的民生取向。
  二、《社会保险法》之亮点
  通过《社会保险法》的第19条、第32条、第52条、第59条、第63条、第64条等规定,可以充分表现出我国养老、医疗、失业保险随身转移,各项社保基金不断提高统筹层次,同时社会保险费征收力度不断加强。通过《社会保险法》第71条规定,可以看出我国也正在不断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力度。这些都是《社会保险法》的亮点。
  (一)养老、医疗、失业保险随身转移,各项社保基金不断提高统筹层次,社会保险费征收力度不断加强
  《社会保险法》第19条、第32条、第52条规定,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基本医疗关系、失业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第64条规定,基本养老保险逐步实现全国统筹,其他社保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第59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加强社会保险费的征收工作;第63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部门做出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单位可以要求该用人单位提供担保,签订延期缴费协定。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未提供担保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也是保险的一种,它也遵循着保险的基本原理和运作体系。
  (二)不断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力度
  《社会保险法》第71条规定,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由中央财政预算拨款以及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机构,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协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运营机构负责管理运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保值和增值。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的情况。国务院财政部门、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审计机构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情况实施监督。
  三、社会保险法的意义
  《社会保险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部法律。首先,它是一部综合法,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个险种,不仅劳动者,其他公民如残疾人也包括在里面。其次,它具有发展性。《社会保险法》留有发展的可能性和空间,具有灵活性。再次,它具有特殊性。即《社会保险法》需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如历史欠账和视同缴费问题。智利的公共养老金转为私有化,其老人新人全部解决了,没有遗留的问题。我国情况却不一样,我们是渐进式改革,改革中遗留了大量的历史问题。这些是我国《社会保险法》的特色,也是它的特殊性。《社会保险法》是我国社会法部门中的支架性法律,是不可或缺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其次,《社会保险法》是我们社会保障法中的主体性法律。《社会保险法》可以说是主体性的法律。再次,《社会保险法》是社会保险的基本法。   “社保是民生之依”,即“社保”是人民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就是要把老百姓都装进“保险箱”,完善和健全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力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确保老弱病残和弱势群体的生活底线,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屋、衣食无忧。《社会保险法》以关注民生为基本的价值取向。民生是我们党历来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关注人民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的利益上,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执政党赢得民心的根本。就责任的角度讲,它是党和政府施政的最高准则,因此“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被认为是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新时期新问题做出的新的执政宣言。
  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是社会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国家和人民要给予高度的重视。社会保险立法十分重要,它与我们所处的时代是适应的,是比较合理的,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保险从实验性阶段正式走向定型、稳定阶段。《社会保险法》的民生取向和其亮点充分地体现了我国《社会保险法》在社会保障问题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民生大法”圆梦民生大计——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十大亮点[J].湖南安全与防灾,2011(08).
  [2]闻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关于保险费征缴、法律责任等方面的有关规定[J].老同志之友,2011(07).
  [3]杨思斌.《社会保险法》关于工伤保险制度的若干亮点[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01).
  [4]谢琼.《社会保险法》:中国社会保障发展史上的里程碑[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01).
  [5]李志明.《社会保险法》:亮点、缺憾及后续立法方向[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01).
  [6]刘玉璞.《社会保险法》三大看点[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1(01).
  [7]郭晓宇.社保法:确立覆盖城乡社保体系[J].法治与社会,2011(02).
  [8]陈秀豪.社保人如何理解《社会保险法》公民生命健康权利的法典——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J].今日海南,2011(04).
  [9]管梅莹.浅析社会保险法[J].中国外资,2011(10).
  [10]何素美.《社会保险法》存在问题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05).
  [11]万幸.《社会保险法》中有关农民问题的几点瑕疵
  ——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的探究[J].中国保险,2011
  (03).
  [12]夏蕾.《社会保险法》的民生取向与立法亮点解读[J].经济,2010(12).
  [13]张晓明,邹涛,殷玉强.《社会保险法》实施瓶颈问题试析[J].山东劳动保障,2009(11).
  [14]全国社会保险法知识竞赛试题[J].中国社会保障,2011
  (05).
  [15]王景龙,福臣,胜秋.陈老汉一家说“社保”[J].劳动保障世界,2011(02).
  [16]刘玉璞.“刚、柔、弹”社会保险法的三大看点[J].天津社会保险,2011(03).
  [17]谭子.社会保险法的“台前幕后”[J].工友,2011(07).
  [18]《社会保险法》解读[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10(12).
  [19]颜晓菁.突出维权,凸显保障力度——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法制处王煌煌处长答记者问[J].就业与保障,
  2010(12).
  [20]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宣传提纲的通知[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1(01).
  [21]栗燕杰.《社会保险法》关于争议解决机制的创新与展望[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01).
  [22]陈菲,吴晶晶.社保立法:要管百姓的“保命钱”——聚焦社会保险法五大民生热点[J].金秋,2011(03).
  [23]毛广雄,颜俊.试论社会保险全国统筹的制度体系创新[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3).
  [24]李姚姚,沙治慧.基于脉冲响应函数的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与经济发展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2(07).
  [25]吕伟俊,岳宗福.论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领导的社会保险立法[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
  [26]谢新伟.《社会保险法》:法制化的“全民保单”——论《社会保险法》的九大亮点[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04).
  [27]增强信心:民生法律送来的暖意——《社会保险法(草案)》二审中的利好信息[J].就业与保障,2009(Z1).
  [28]龚向和,邓炜辉.当代中国社会保障权之可诉性透视——基于《人民法院案例选》(1992—2010)的文本分析[J]. 河北法学,2012(03).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指出做好对职务犯罪案件执行同步督察,关键是严格管理,落实责任,以“安全、守法、严稳、有序和清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以创办案优秀和队伍优秀的活动为载体,联合反贪、反渎、技术、法警和后勤等部门深入开展巡视活动。  关键词监督侦查工作 纪律教育  作者简介:朱志刚,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5-222-01    
依法查办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能,也是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2003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职务犯罪数以平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在迅猛发展,现在我们已经步入了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几年也是相当迅速.我们要实现信息社会中信息的快速传输,就得不断发展我们的通
白居易不仅是唐朝的大诗人,也是唐朝诗人中音乐素养最高者。音乐与诗歌、与人生、与社会,都在他的作品中得到较好体现,其作品是文学与音乐自然结合的典范。认识白居易,犹如认识唐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理论武器.本文就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试通过解读以人为本的科
期刊
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以适应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问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历来有很多说法,笔者认为,其中的讽喻说并不可取,而白居易的文人情结所造成的其对李杨爱情的同情和对一个大时代的伤感是《长恨歌》的一个重要主题。
云南是中国与东南亚联系与交往的重要前沿和枢纽,随着“建设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战略的实施,云南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交通,信息通道等硬件建设已初具规模,面向东
摘要民警自律力包括自辨力、自省力和自控力三个组成部分,自律力建设是解决民警贪腐行为、失职渎职行为等职务失范行为的重要途径。对于防范监狱民警职务违法具有根本性、超前性和预防性作用。监狱民警必须加强学习,重视他律,锤炼品质,提升干事创业的自律力。  关键词监狱民警 自律力 职务行为  作者简介:宋之卫,法律硕士,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江苏省无锡监狱副监狱长;徐伟,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江苏省无锡监狱副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