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妥珠单抗联合TP方案对Ⅲa~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免疫功能分析

来源 :中国药物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6vi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一种最常见的肺癌类型,占肺癌总数的80%左右,是导致肺癌患者病死的首要原因[1].早期诊断患者可通过手术治疗,延长无瘤生存时间,而对于Ⅲa~Ⅳ期NSCLC患者,由于复发率较高,通常采用化疗控制肿瘤进展.TP方案(紫杉醇+顺铂)是治疗Ⅲa~Ⅳ期NSCLC常用方案,能杀灭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繁殖,尼妥珠单抗可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相结合,阻碍肿瘤发展.尼妥珠单抗联合TP方案在晚期食管癌的治疗中得到有效应用,但对晚期NSCLC患者的影响缺乏报道[2].本研究回顾性选取我院Ⅲa~Ⅳ期NSCLC患者89例当作研究对象,分析尼妥珠单抗联合TP方案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卵巢癌为女性常见的恶性病变,发病较为隐匿,临床早期诊断难度大,早期检出率仅占15%左右,早期、晚期卵巢癌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极大,故尽早确诊、及时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1,2].早期卵巢癌是指尚未发生局部或远处转移,仅局限于一侧或双侧卵巢的恶性肿瘤,实施全面分期手术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预后[3].既往卵巢癌手术中,以开腹手术为主,切除完整,治疗效果好,但手术创伤大,患者预后并不理想[4].随着微创技术的日益精进,腹腔镜下分期术已用于早期卵巢癌治疗,大大减轻手术创伤,但存在肿瘤破裂、穿刺孔转移等风险[5
期刊
胚胎停育指妊娠早期胚胎因某种原因停止发育,是临床妊娠中的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为10%~15%[1].胚胎停育严重危害育龄期女性的身体健康并威胁其家庭的稳定.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除与免疫因素、遗传因素、感染因素、环境因素、内分泌因素及社会心理等因素有关外,仍有50%的患者病因不明[2].本文对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就诊的胚胎停育患者2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寻找妊娠早期胚胎停育的高危因素,为胚胎停育的诊治提供临床依据,现总结如下.
期刊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较为常见,属于危重症疾病的一种,发病后患者伴随失语、感觉功能障碍、瘫痪等症状表现,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1].导致该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为血管粥样硬化和血栓,同氧化应激、炎症机制、代谢障碍等存在密切关系[2].目前临床对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溶栓治疗、抗凝治疗等,因为患者的病理损伤表现为渐进性发展趋势,因此需要对早期溶栓时间进行合理控制,保证在6h之内,因此该治疗方法效果并不理想.尼麦角林是治疗该疾病的一种常用药物,属于麦角碱类衍生物制剂的一种,具有一定的效果[3].
期刊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指心血管腔狭窄、闭塞,使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脏疾病,临床治疗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等为主,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血管狭窄,缓解心肌缺血缺氧状态[1,2].但PCI手术不可避免对患者心脏组织造成损伤,可导致心脏微循环障碍、心脏血管短暂缺血等,影响心功能,因此术后预后不够理想,不良心脏事件发生风险较高,目前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使用一级、二级预防方案,但效果欠佳[3].伊伐布雷定为新型调节心率类药物,国外已有研究表明该药物有利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脏恢复[4],本研究
期刊
由于患者肾脏无法正常运转,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出现紊乱,使得毒性物质残存于体内,长时间潴留会造成尿毒症的产生[1].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通过将体内毒性物质经血液排出,降低毒素对人体影响,但对蛋白和大分子毒素清除较弱,且容易出现钙磷代谢紊乱等症状出现.本研究给予高通量低钙透析,能有效改善透析液体中的钙含量,促进患者钙盐吸收,促进患者毒素降低.本研究旨在探讨高通量低钙透析对老年尿毒症患者的钙磷代谢、微炎症状态及尿素透析充分性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期刊
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生多与肠道病毒感染有关,其中重症患儿病情发展迅速,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且多伴有免疫功能低下,难以自行痊愈,需及时实施有效治疗控制病情,降低病毒性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风险[1].目前临床尚缺乏治疗儿童重症手足口病高效特效方案,多以抗病毒等对症支持为主,但易产生耐药性,整体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机体均存在一定程度免疫炎症反应,是导致其病情持续进展的重要因素[2].故本研究在以往研究指导下,于利巴韦林抗病毒基础上联合采用具有免疫调节、抗病毒作用的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
期刊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为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起病较为隐匿,临床早期诊断较困难,确诊时通常已发展至中后期,因该病好发于老年人群体,又名老年痴呆,一旦患病很难出现逆转,疾病多为进行性发展趋势,对患者的记忆、精神、认知等高级的神经功能带来影响,日常的生活质量及能力也会随着降低,且合并多种神经病症及行为障碍[1,2].多奈哌齐为治疗AD的常用药物之一,但仍有部分患者应用该药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差[3].有研究表明,AD神经病变的过程中枢兴奋性氨基酸(EAA)与N-甲基-D-天门冬氨酸
期刊
尿道下裂是泌尿小儿外科常见疾病,发病率约为1/300[1].该畸形严重影响着患儿的身心健康,而外科矫治手术是其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2].由于阴茎部皮肤柔嫩,神经末梢分布广泛,术后患儿阴茎周期性勃起,导尿管留置,加之新建立的尿道水肿,尿液对尿道损伤后的刺激作用等,均导致患儿术后存在较为严重的疼痛[3],因此外科手术后需要对患儿进行镇痛、镇静治疗.对于小儿镇静,并没有明确规定合适的剂量,本研究采用舒芬太尼及地佐辛镇痛,右美托咪定镇静.比较应用右美托咪定不同剂量对小儿的镇静、镇痛效果.
期刊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主要表现贫血、脸色苍白乏力、盗汗、低热等现象,或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会反复发作,需进行治疗来控制病情[1].此病好发在9岁以内的儿童,联合化疗是白血病治疗的原则[2].主要目的是杀灭白血病细胞,清除体内的微量残留白血病细胞,恢复骨髓造血功能,尽量减少正常组织损伤,减少晚期治疗后遗症[3].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能够阻碍肿瘤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及增殖,也可干扰细胞DNA、RNA的合成[4].但在临床上需反复、持续注射,停药复发率较高导致应用受限.而培门冬酶不仅保留左旋门冬
期刊
乳腺癌为女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健康.随着各项检查手段的不断成熟,早期乳腺癌检出率呈现出逐年升高趋势,同时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1].目前临床上对乳腺癌患者开展治疗的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以及内分泌治疗等,临床上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仍然为手术治疗,但当患者的肿瘤病灶发生转移,则丧失手术治疗机会,化疗成为乳腺癌的有效替代治疗方案,化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有研究报道,在乳腺癌根治术治疗前为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可使肿瘤直径缩小,由此提升手术治疗效果[2].多西他噻为紫杉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