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外科术后早期应用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洛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xinghu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联合冠状动脉内膜剥脱(CE)术后早期应用新型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因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接受择期CABG+CE的患者3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术后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术后口服阿司匹林+替格瑞洛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比较2组术前基线资料、手术参数、术后30 d预后情况和围术期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术前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和吸烟、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陈旧脑梗死、周围血管疾病比例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桥血管吻合数量、重症监护病房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前降支内膜剥脱、2支及以上CE、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总出血事件和严重消化道出血、脑出血、迟发性心包填塞、输血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总引流量多于对照组[(1 470 ±561)ml比(1 220 ±483)ml],术后30 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3%(6/180)比8.3%(15/180)](均P0.05),术后第1天2组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术前1 d,且术后第1、4、7天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30 ±9)%比(50 ±15)%,(16 ±4)%比(34 ±9)%,(17±4)%比(28±6)%](均P<0.05).结论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的双联抗血小板方案可使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患者CABG+CE术后快速达到满意的血小板抑制水平,降低术后30 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石化进行界定。“石化”最早由Selinker在1972年提出。国外学者对该领域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在我国,石化发展起步较晚,但也仍取得了一定成就,主要学者有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