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英语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tongling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21世纪的到来,创新意识的培养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已在教育教学中被摆在重要的地位。英语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并在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英语;教学;方法改革;创新能力;培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目的是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如何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具有创造能力,创新精神的人才,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大事。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启迪学生萌发强烈的创新意识
  
  古往今来,哪一位有发明建树的人不是靠强烈的创新欲望而走向成功的呢?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学生对创造力的错误认识:认为创造力只是少数“天才”专利,是先天的,后天是无法培养的。让学生真正懂得:人人都有创造的禀赋,只是有些人没有挖掘而已,从而树立起他的创造的信心。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应注意的是:(1)课堂上留出点时间让学生来讨论、来讲解,来提问。这种功能交际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能使教师改变教学活动中知识传授者的地位,而以参与者的身份进行,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这样的课堂,信息交流广,有利于学生创新和提高学习的能力。(2)不直接答案,在处理单项题时,让学生给出答案,有争议的问题就展开讨论,这比直接给出答案的效果要好得多。(3)保留一些知识点给学生,不要把所有的知识都讲解给学生,而是把某些知识点留给他们自己思考。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们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帮助他们广大知识面。
  
  二、挖掘学生独立积极的创新个性
  
  学生的个性决定了他们的主体意识,没有个性创新就失去了基础。而学生的创新个性首先要表现在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上。在复习重点句型时,我们应这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的。例如:在It's+形容词+of/for+todosth.句型中,用for还是用of,主要取决于其中的形容词。通过教师指点,由学生进行讨论,得出两者区别点:形容词若表述人的性格、品质等用of。(a).It'sveryofyoutohelpme.形容词若只是对动作的一般性描述用for。(b)It'simportantforhimtolearnEnglishwell.讨论后,在老师的启发下,使学生找到为句(a)中的sb.与形容词之间,如果加上一个动词be的适当形式,则两者之间有逻辑上的主谓关系,而句(b)中的sb与形容词之间没逻辑上的主谓关系。即:(a)可以说:Youarekind.(则用of),(b)不能说:Heisimportant(则用for)接着,学生兴致勃勃地找到用of的形容词还ice,clever,good,right等;用for的形容词还有easy,difficult,dangerous等。
  
  三、开发学生坚定灵活的创新思维惯力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给学生以思维的动机和空间,处处设疑、激疑。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机能,使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从而培养学生去发现问题、大胆提问,使学生由过去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为此,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在无疑问处设置疑问“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困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本无疑之处巧妙设疑、激疑,揭示问题背景,发现问题的实质,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环境和机会。(2)深层次提问,挖掘其内涵学生应永不知足,勤于探索。故教师在教学中就应深层提问,挖掘内涵,培养学生对已知事物继续探究的习惯。(3)精心设疑,激发兴趣提出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是很有必要的。提问是对教学效果的反馈。首先,它能让教师发现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其次,它还能提醒学生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问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步骤。但提问并不容易。问题应该是精心设计过的,不能太难,否则会让学生没有兴趣回答。总之应该是结合实际的、值得讨论思考的。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一池死水,投去一石,泛起涟猗层层。巧妙设疑,培养学生养成遇事好问,勤于探索的习惯,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设计拓展学生创新的思维空间
  
  创新必须求变求异,而求变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的思维过程,它是创新思维发展的基础。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和多角度考虑问题,用与众不同的方法质疑、解惑。平时教学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求变、求异的学习方法,知识讲解要求做到用不同的方法分析解答。通过“一题多解”“一问多答”“一词多义”等渠道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通过一句多译的表述法,求变、求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重要句型及不同时态的用法。这种要求学生采用不同的分析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求变求异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教师从每节课做起,把每个教学环节抓好。让“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思想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为今后的开花、结果打下良好基础。
  创新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通过人们的学习和实践而不断培养和起来的,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重要途径。在语教学中,要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利用先进教学手段,培养出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其他文献
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教育部最近分别对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进行了改革,在这种新的形势之下,如何在新的课程教学中突出创新精神、时代精神?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要认真学习创造学理论,了解创新精神的表
期刊
写作是书面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中学生必须在具备了一定的词汇积累、语法基础和英语语感才能进行英语写作,因此英语写作也是对中学生学习英语提出的最高要求,是英语教学中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我认为,高中英语的写作教学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训练和引导。    一、以积累词汇和把握英语句法为基础,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通过翻译、描述事物和发表议论,启发诱导学
期刊
所谓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境”是教学环境,既指物理环境,也指教学双方的关系。“情”指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即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情因境生,境为情设,情与境和谐统一方为情境。下面就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政治课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一、中学政治课创设情境的必要性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也是一种认识活动。认识的一般规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思想政
期刊
摘要:文学素质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应通过文学教育给学生开拓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广阔天地;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陶冶情操,完美人性的艺术环境。要求切实加强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性阅读,摒弃传统语文教学的概念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文学鉴赏与创造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学;鉴赏阅读;素质培育    传统的的语文教学以知识、技能教授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期刊
所谓情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这种态度和体验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高级的心理活动现象,它以客观事物和对象是否满足个人的需求为中介,而情感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英语教师的情感教学主要体现于对自己的教育对象的热爱之中,体现于对英语学科和英语教育工作的热爱之中,教学过程既是师生信息传递交流的双向过程,
期刊
摘要:语篇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体现于听、说、读、写的立体空间,它存在于交际中,其真实含义受制于语言环境;语篇的语言环境即语境,它是言语活动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所处的状况。在英语教学注重语境和语篇的紧密结合,对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关键的。  关键词:英语教学;语境;语篇;结合;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语篇与语境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在阅读教学时,需要从字里行间,从上下文体会出作者的思路与情感态度,语篇蕴
期刊
新课程改革已几年多了,在实施过程中,有许多问题,许多困惑,也作了许多努力。现应大会的要求,作如下汇报:    一、《学生成长记录袋(档案)》的建立与运作    袋中收录反映学生学习进步和学习状况的重要资料:如自己满意的试卷,作业本;单元知识总结与反思;自己满意的作品和自制的学具;自己解决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学习材料;课题学习的记录等等。袋中材料由学生自主选择,教师辅助确定。记录袋由学生自己保管。袋中
期刊
摘要:游戏是一种具有较强趣味性的活动,它非常适合小学生好动的特点。教师如何充分地理解教材,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使学生能在玩中学,乐中思是我们在这里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游戏;小学;英语教学;运用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它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符
期刊
摘要:本文研究了反思性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提出了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反思性教学的一些教学方法。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英语阅读;主要方法    一、反思和反思性教学的涵义和作用    1、什么是反思和是反思性教学。  反思是人特有的一种心智活动。就是人有意识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其情境的一种行为。对于教师的教学而言,是教师对教学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活动,这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反思性
期刊
启发教学的原则与要求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和总的教学方法,已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所熟悉。但启发式教学并不是立竿见影,一用就能产生很大的效果的。在教学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可能学生本身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对教师的启发引导反应迟缓。二是可能教师的问题缺乏启发性,所提的问题太抽象,太庞大,或者跳跃太大,缺乏循序渐进,致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