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期布鲁菌病临床护理的探讨

来源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an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属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全身性传染病.由于疫源地畜间的持续传播,直接或间接接触被感染动物及其制品可频繁传播给人类,无性别和年龄差异[1].研究显示,恰当而针对性护理,有利于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病情恢复[2-3].rn1 危害、临床表现和特点rn1.1 严重性和危害 处于急性期不能自愈的患者,多数转为慢性期,可致多器官多系统病变,留下终身残疾[4].急性期患者依靠实验室检测确诊后应进行及时规范治疗,否则会持续并进展为有严重并发症的慢性失能性疾病,并伴有复发性感染、持续的局部感染或类似于疲劳综合征的非特异性综合征,转变成为慢性期后治愈率很低[5].慢性期患者终身带菌,病程较长,可反复发作,使病人长时间不能正常活动,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还能降低患者的劳动能力[6].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Teach-Back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患儿家属疾病防治认知、态度及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本院儿科手足口病患者家属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对照组、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儿家属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儿家属给予Teach-Back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后7d,两组患儿家属对手足口疾病防治认知、态度、行为评分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7d,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手足口疾病基础知识、传播途径、症状表现、预防方法及日常保健等防治认知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目的 探讨安阳市牛羊养殖场职业人群布鲁菌感染所致肝损伤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安阳市2016年至2021年安阳市牛羊养殖场的112例布鲁菌感染合并肝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时期内来本院就诊的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研究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病程、感染途径等资料,描述患者的人群分布特征.分析研究组患者的肝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根据布病患者病程,对比急性期和慢性期肝损伤患者与病毒性肝炎对照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水平,同时对比布病合并肝功能损伤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
饮水型氟中毒是由于人们长期通过饮水摄入过量氟而导致的全身慢性蓄积性中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病区分布在中国、印度、俄罗斯、美国、阿根廷、加拿大、澳大利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1],我国除上海和海南外,其他各省份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受威胁人口高达5957.9万[2].为进一步加强防治措施落实,有效控制地方病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国家制定并下发了《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18-2020年)》(国卫疾控发[2018]47号),明确要求到2020年底要实现全部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县控制目标,有效控
期刊
目的 分析长春市人间布鲁菌病流行特征,寻找疫情变化趋势,探讨流行规律,为及时调整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9年长春市累计报告病例575例,年均发病率为1.48/10万.每年4~8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占54.26%),外县的发病率高于城区.男性高于女性,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以农民为主.结论 长春市近5年来布病总体发病率相对平稳,但是防控力度不能放松,加强卫生和动物疫控联防联控机制,继续强化疾病监测.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砷中毒大鼠视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21只健康清洁级断乳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三组,对照组大鼠喂标准饲料90 d后处死;造模组大鼠喂含砷100 mg/kg的NaAsS02饲料,持续90 d后处死;治疗组大鼠同样喂含砷100 mg/kg的NaAsS02饲料,同时每天予白藜芦醇灌胃处理(50 mg/kg,1次/d),持续90 d后处死.比较三组大鼠尿液与毛发中砷含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计数,并采用Western blo
目的 评价驻马店市十三五期间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 2016-2020年,每年在泌阳县、驿城区和遂平县各抽取1个乡镇两个中心小学4-6年级学生,每个学校抽取30-50名学生,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活动;在所抽中心小学附近选取2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抽取20-30名家庭主妇,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每年的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均采用防治知识问卷调查方式,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小学生与家庭主妇健康教育干预后,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2.83%、94.04%,较干预前59.94%、61.2
目的 分析平顶山市布鲁菌病(布病)重点职业人群的血清学监测结果,了解布病的感染情况,为布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集2018-2020年平顶山市所辖县(市)区重点职业人群空腹血清样本,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初筛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阳性鉴定.结果 2018-2020共监测重点职业人员3 511人,血清试管凝集试验(SAT)阳性65例,阳性率1.85%.不同年份阳性率以2018年最高为2.49%,2019年最低为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3,P<0.05);不同地区间阳性率郊
目的 为掌握东丽区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验收东丽区改水降氟工程效果,评估儿童所受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危害,保障人群身体健康.方法 在辖区街道采集出厂水和末梢水,测定氟含量.自2015-2017年对东丽区全境共9个街道所有小学校共计19 225名8~12岁儿童开展氟斑牙患病情况调查.结果 东丽区8~12岁儿童总体氟斑牙患病率为24.51%,氟斑牙指数为0.38,中度及以上氟斑牙患病率≦20%.结论 东丽区属于饮水型氟中毒轻度病区.金桥街、华明街患病率依然较高,女童氟斑牙患病率高于男童,应该加强重点人群监测和干预
目的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2006-2019年职业性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特征和空间分布聚集性,提出职业性布病防控重点地区,为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为基础,采用GeoDa 9.6和SaTScan v 9.5软件对内蒙古自治区2006-2019年职业性布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探索其空间分布和时空分布规律.结果 三维趋势分析显示,空间分布呈现区域性聚集,流行区域逐步扩大.全局自相关结果显示,全局Moran\'s I为正值0.129,提示有空间自相关性,局部自相关结果显示,所有聚集模
地方性氟中毒是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是由于长期生活在高氟环境中的居民通过饮水、空气、食物、茶叶等介质摄入过量氟化物而引起的慢性全身性的蓄积性中毒,依据氟的摄入途径不同,可分为饮水型氟中毒、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和饮茶型氟中毒3种类型[1-3].吉林省是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区域,该病在我省多个地区均有流行,截至2020年末,在长春、白城、松原、四平、延边、通化等6个市(州)的16个县(市、区)共发现病区自然村2 924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