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扦插繁殖技术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dy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从扦插时间、扦插用激素的选择、萌芽条处理、扦插苗管理、扦插苗出圃等方面介绍了桉树扦插繁殖技术,旨在为桉树扦插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桉树;扦插;繁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20-0115-2
  桉树幼态萌芽条与其他植物—样具有再生能力,里面含有分生机能的薄壁细胞,而薄壁细胞能够促进幼态萌芽苗在适宜的条件下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分生机能,进而长出根系并形成完整的植株。因此,桉树繁殖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扦插育苗。作为一种难生根树种,桉树一般情况下是采用幼化处理,同时采用生长激素来进行刺激,进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根环境,提高生根率。本文对桉树扦插育苗技术进行了总结,旨在为桉树扦插育苗提供参考。
  1 扦插时间
  扦插育苗受自然环境中温度、湿度影响很大,因此应选择最佳的扦插时间。1d中以傍晚最好,1年中以秋冬春(9月至次年4月)季节最佳。因为秋冬春这段时间,雨水少,大部分时间的温度(15~28℃)适合插苗生根,病蟲害也少,扦插育苗容易成功,成苗率可达8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病虫害严重,萌芽条徒长,插穗容易失水萎蔫或受病菌侵染而腐烂死亡。露天扦插,苗床上遮阴空间小,受温度影响大,扦插成苗率不稳定,晴天好,雨天差。在大棚内扦插,苗床上空,空间大,喷淋效应可使苗床温度降低5℃左右,成苗率比棚外扦插稳定,大部分可达80%以上,但所需药物、水肥、劳务等要比其他季节大得多。
  2 扦插用激素的选择
  扦插用激素一般为ABT1或EGR6号生根粉、吲哚丁酸、萘乙酸,激素浓度一般在500~1000μg/g。将生长素按所需浓度配成水剂或与滑石粉混合配成粉剂,采用速蘸法或短时浸泡处理枝条切口。
  3 萌芽条处理
  3.1 萌芽条修剪 萌芽条的绿叶和顶芽对促进插穗生根及插苗生长有利。冬春气温低,蒸腾作用不强烈,且萌芽条的节间密,叶片小,基部达到木质化的萌芽条一般只有8~l2cm,因此萌芽条上的顶芽和叶片可全部保留,只除掉萌芽条上的小侧芽即可。夏秋季节高温多雨,萌芽条徒长,节间疏,叶片大,达到4~6对绿叶的萌芽条(比半木质化稍老些)一般长达12cm以上,高温不仅蒸腾作用强烈,而且病害容易发生,因此需把萌芽条扦插入土(2~3cm)部位的叶片剪除,萌芽条顶梢截去,超过3cm长的叶片剪去叶片的1/3~2/3,并剔除萌芽条上的侧芽和病叶,修剪后的插穗以叶片不完全交叉重叠为宜,这样可减少叶片蒸腾失水和增加苗床的通透性,是保证高温季节扦插育苗成功的重要措施之一。
  3.2 萌芽条消毒 当温度比较高或者天气晴朗时,在扦插之前应该用清水进行冲洗,而后激素处理。同时,在扦插之前,要对基质进行消毒,并保证基质有充足的水分,然后进行扦插,插穗插入的深度一般是1~2cm,扦插完毕,立即进行淋水或者盖遮阳网,以达到庇阴的目的。
  4 扦插苗管理措施
  4.1 遮阴保湿 大棚扦插苗的特点是棚内温度高,散热慢,晚上没有露水降临,这样就使得插穗没有充足的水分,容易导致插穗缺水而死亡。因此,在棚内增设喷雾设施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当插穗将要生根的时候,低温季节重点防风,高温季节重点透风,可以在9:00—17:00,要通过展开遮阳网的方式以降温和减少蒸发作用。另外,要通过喷雾的方式保证叶面湿润。通过网棚进行扦插的时候,不使用覆盖物,只需要在高温季节把靠地面高的遮阳网卷起,这样才有利于促进通风和降温。另外,为了保湿,可以采取喷雾方式。当进行棚外扦插时,在温度比较低的季节,为了能够达到白天庇阴、保湿而晚上保温的作用,可以覆盖一层遮阳网或者薄膜,一直到插穗生根方可揭开;而在温度比较高的季节,为了能够白天保湿,就可以覆盖遮阳网或者薄膜,而为了能够散热,在晚上将其揭开;假设缺少喷淋设施,就应该使用遮阳网进行保湿,白天也应该多加淋水,使基质能够保证湿润,覆盖率达到50%~60%为最佳。
  4.2 防治病虫害 在进行扦插之前,灭菌、杀虫和灭鼠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在进行扦插后的大约7d左右,就要喷q洒杀菌剂,此后,每7d喷洒1次,夏季频次要更多。通常情况下,傍晚喷洒,第2天天亮使用清水冲洗,这样就能够避免药液中水分消失、浓度增加而使嫩叶枯黄而死,或会使得插穗不能够发根。效果比较好的有甲基托布津、波尔多液和菌毒清,防治茎腐病、灰霉病和焦枯病。
  4.3 追肥和炼苗 在插苗叶片舒展、并有少量发根时,可以喷洒叶面肥(0.1%尿素+0.1%磷酸二氢钾+700倍丰叶宝液,只喷湿叶面不要喷湿基质),加快插苗生长。喷洒的频次每4d1次,连续喷洒2次。当容器底部布满插苗根系时,要在5~7d内喷施1次0.3%~0.7%复合肥,并不断增加浓度,喷后用水清洗。在插苗抽梢2~3cm时,喷施叶面肥或施肥,当大多数插苗抽梢长3cm,同时苗高达到20cm以上时,就可以出圃了。
  5 扦插苗出圃
  通过目前桉树扦插苗没有统一的造林苗木标准,通过但观察多年的扦插苗造林成活率和生长情况发现,当出圃造林苗木达到一定的标准,就可以出圃造林。一般袋苗扦插50~90d,苗高达到20~30cm以上,地径粗0.15cm,根系木质化,而且发育健壮,不低于1/3的幼苗保持干燥叶片,红褐色,有明显的顶芽,无病虫。
  参考文献
  [1]朱成林.桉树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2(02):209-210.
  [2]黄虹.速生桉树的栽培技术及其病虫害防治[J].农业与技术,2016(01):120-121,123.
  [3]林加根,陈丽娜,陈石,等.桉树扦插育苗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1(08):59-60.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在电力系统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对10k V配电房进行安装与设计,因为配电房的安装在电力工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难度较大,专业性较强,所以在现阶段的安装过程中,发现了
摘 要:该文分析了通过栽培优良高产桑树新品种、加强桑园肥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选用优良无毒蚕种、做好桑叶的采运储、养好小蚕、做好蔟中保护等是提高桑产茧量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桑园管理;桑茧产量;优良品种;推广  中图分类号 S8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7-0062-02  霍山是全省十大蚕桑基地县之一,茧丝绸产业是我县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全县有11个乡镇和1
摘 要:萝卜在崇明种植面积较大,且栽培历史悠久,传统的种植模式和施肥方式,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且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通过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可以减轻污染,提高病虫防治效果,满足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要求。  关键词:崇明;萝卜;病虫害;绿色防控  中图分类号 S4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9-0064-02  萝卜(Raphanus sativus L.)为十字
摘 要:根据安徽省“十二五”期间森林经营现状,该文分析了安徽省森林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森林经营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经营目标和对策措施。  关键词:森林经营;现状;存在问题;对策措施;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 S7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20-0109-3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orest Ma
摘 要:北方地区气候寒冷,环境条件较差,水土流失严重。绿化造林是改善北方地区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油松是北方地区造林的常用树种,但是每年造林时还是出现树苗大量死亡的现象,导致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这就需要高质量的苗木培育技术来支持。容器育苗栽培技术能使苗木成活率和质量得到提升。针对采用该技术对油松育苗方法进行阐述,同时对该技术的限制因素和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油松;北方地区;造林;容器育苗
摘 要:利用五道沟水文实验站大型原状土地中蒸渗仪1991—2015年历年观测资料,分析对砂姜黑土区有无作物生长条件下潜水蒸发年内随时间和埋深变化的过程线,对砂姜黑土区裸地和小麦潜水蒸发量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裸地采用指数函数形式拟合最好,小麦返青前采用逆函数形式拟合最好;返青后采用对数函数形式拟合最好。考虑到裸地潜水蒸发的拟合优度不是特别高,于是对裸地潜水蒸发系数进行曲线拟合,裸地潜水蒸发系数用指数
摘 要:该文分析了白泽湖乡发展芝麻生产的有利条件,提出了在芝麻生产品种筛选和技术研发上的重点,同时,对于芝麻生产基地建设提出了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议  关键词:白泽湖乡;芝麻;基地;建议  中图分类号 S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3-0055-02  安庆市宜秀区白泽湖乡地处沿江,温、光、水资源丰富,是安庆市油菜和芝麻等油料作物重要生产基地。由于市场行情不好,
摘 要:该文结合商丘大豆生产栽培现状,针对当前商丘地区大豆栽培中各个时期的技术难点、主攻方向、病害发病时期及防治措施等进行深入分解探讨,以期为广大种植户大豆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持,为国内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的完善提供资料参考。  关键词:大豆;栽培;病虫草害;商丘  中图分类号 S5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6-0057-02  High Yield
摘 要:为了探索枞阳县夏大豆最佳播期,进一步明确不同播期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特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枞阳县夏大豆最佳播期为6月上旬,随着播期推迟,生育期将随之缩短,早播较晚播生育期长7d。早播较晚播增加有效分枝数1.8个,单株粒数31.5粒,增产904.65kg/hm2,增产幅度为36.31%。随着播期推迟,产量呈递减趋势。  关键词:夏大豆;不同播期;试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 S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