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术后患者免疫型肠内营养的输注方案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123456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患者免疫型肠内营养的输注方案。

方法

选择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7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用持续性免疫型肠内营养输注方案,对照组采用周期性免疫型肠内营养输注方案。比较两组肠内营养的输注情况、手术前后各项营养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

对照组出现免疫型肠内营养不耐受情况3例,观察组患者耐受情况好(P<0.05)。观察组达全肠内营养的时间及拔管时间分别为(3.3±1.3)、(5.5±1.9)d,均短于对照组的(4.6±1.2)、(7.4±2.6)d(t=4.920、4.009,P均<0.05)。术前1 d及术后第1、7天,两组患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和术后第1天,两组各项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IgA、CD4/CD8分别为(2.9±0.5)g/L、2.2±0.5,均高于对照组的(2.6±0.7)g/L、2.0±0.6(t=2.706、2.101,P均<0.05);两组患者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周期性输注相比,持续性输注免疫型肠内营养能够减少营养不耐受情况,缩短胃癌术后患者过渡到全肠内营养的时间及拔管时间,对胃癌患者的各营养指标影响较小,且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慢性脑低灌注(chronic cerebral hypoperfusion, CCH)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共有的病理改变,与认知损害密切相关。多项研究表明,炎症参与了CCH引起的认知损害的发病和进展过程。在CCH状态下,脑内炎症反应的激活可导致多种病理损伤,如白质病变、血脑屏障破坏、海马神经元变性坏死等。因此,抑制炎症反应有望为CCH引起的认知损害提供新的治疗靶点。文章就炎症在CCH引起的认知损害中
伴心房颤动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传统抗凝药(例如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或华法林)进行早期抗凝治疗在预防卒中复发方面并无获益。非维生素K口服抗凝药由于抗凝作用相当或优于华法林,颅内出血发生率远低于华法林,且当天起作用,虽然问世不到10年,但大有取代华法林的趋势。文章对该类药物早期用于伴心房颤动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预防复发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对急性小卒中/高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END)的影响。方法连续前瞻性纳入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小卒中/高危TIA患者。小卒中定义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
期刊
目的探讨A2DS2评分预测前循环和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 SA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菏泽市立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就诊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二分类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SAP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
腔隙性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小血管病,可引起血管性认知损害。诸多研究表明,腔隙性卒中病灶数量、部位以及病程与患者血管性认知损害密切相关。文章对腔隙性卒中与血管性认知损害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期刊
目的探讨枕大池注射弹性蛋白酶建立大鼠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 VBD)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弹性蛋白酶模型组(20只)和生理盐水对照组(20只)。弹性蛋白酶模型组枕大池内注射0.3 μl浓度为1.5 U/μl的弹性蛋白酶,生理盐水对照组枕大池内注射0.3 μl生理盐水。所有动物均于模型制作后28 d处死。观察两组椎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是老年人群认知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CSVD患者存在结构和功能连接异常,且与认知损害相关。因此推测,结构和功能连接改变可能是CSVD相关认知损害的早期影像学标志物。文章就结构和功能连接在CSVD相关认知损害中的意义进行了综述。
目的探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PCI)患者和非进展性脑梗死(NPCI)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表达变化情况,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于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诊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评估结果分为PCI组和NPC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