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岭11块稳产措施及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化工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2825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架岭11块经过17年的开发,停产井达总井数的80%,如何恢复这部分停产井,提高油井利用率,成为我们的工作方向。我们认识到在没有剩余油层和停产井逐渐增多的形势下,要想保持区块的稳产,难度也越来越大,我们对该块的停产井进行全面复查,结合油井构造部位、油层发育情况、电测、录井等资料进行分析,制定出了停产井2个挖潜方面,保证区块稳产上产。
  关键词:地层能量 稳产
  一、概述
  1.区域地质概况
  架岭11块位于笔架岭构造带1号断层的上升盘,为鼻状构造。含油层系为东三段及沙一段,油藏类型为层状边水油气藏。总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52×104t,含油面积达0.98km2。
  该区块地质变化特征复杂,油气藏主要受上倾方向断层控制,地层陡,形成油气藏规模小,但有边水水体作为地层能量支持,因此靠近断层的油井易高产。
  2.区块开发概况
  架岭11块1996年5月开始投入生产以来主要采用天然能量方式进行开发。截止2013年8月25日,区块总井数25口,开井6口。核实日产液量52.7t/d,日产油量12.8t/d,综合含水75%,累产液108.4×104t,累产油58.7×104t,采出程度23.3%,采出可采储量的98.6%。
  3.存在问题
  架岭11块经过17年的开发,停产井达总井数的80%,如何恢复这部分停产井,提高油井利用率,保证区块的稳产上产,成为我们的工作方向[1]。
  通过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我们认识到在没有剩余油层和停产井逐渐增多的形势下,要想保持区块的稳产,难度也越来越大,我们对该块的停产井进行全面复查,结合油井构造部位、油层发育情况、电测、录井等资料进行分析,制定出了停产井2个挖潜方面,即用停产井侧钻,寻找剩余油;对低电阻层进行二次认识。通过进行分类分析,提出了架11-6井侧钻,架11-20井、架11-23井“干层”找油等措施。
  二、稳产措施
  1.寻找剩余油富集区,通过停产井侧钻
  架岭11块构造内部发育一条南北向断层,将架岭11块分割为东、西两个小断块。为发掘剩余油,结合资料数据分析,利用停产井侧钻求产。
  架11-3井1999年9月射开23、24号层油层,初期日产油29.4t/d,生产至2004年8月因高含水关井,累计产油25325t。
  通过资料复查发现,位于同一断块高部位的架11-19井和架11-6井均未打到架11-3井的23、24号油层,因此架11-3井构造高部位为剩余油富集区,可以实施剩余油挖潜。
  为挖掘这部分剩余油,综合油藏构造分析,提出了利用停产井架11-6井进行侧钻的措施。
  架11-6井于2004年12月实施侧钻,完钻共钻遇油层5.1m/4层,油水同层15.5m/5层。2005年1月投产,初期日产油38t/d,含水0%。生产至2010年4月,日产液24t/d,日产油1t/d,含水96%,累计增产原油46907t。
  2.二次认识水层干层,促进低阻层挖潜
  2.1架11-20井干层挖潜
  架11-20井于2010年5月架11-20井射开18号层生产,初期日产油6.8t,含水78%。2010年11月该井含水上升到97%高含水关井,累产油4327t。2011年10月回采17号油层,含水100%,确定目前开采层段已失去产能,须需找新的可开采油层。
  从油藏剖面图可以直观看出,架11-20井位于架11-21井的构造高部位。架11-21井16号油层于08年6月开采见油,含水100%。此外,通过架11-20井19、20号层与架11-6C井已开采见油的19号干层的物性比对,认为该套干层具备可挖潜性。
  2011年12月对19、20号干层、实施调层挖潜措施,初期日产油19.4t,无水生产126天。目前日产液9t,日产油4.6t,含水45%,。截至2013年8月25日,该层累计增产原油3172t。
  2.2架11-23井干层挖潜
  架11-23井17号油层于2010年4月高含水关井,该层失去产能。通过对邻井架11-20井的分析发现,架11-20井27、28号层解释为水层,未曾射开,而其对应的架11-23井层段为9号干层与10号低产油层,该套地层高部位受断层控制[2]。
  通过架11-23井9、10号层与已开采见油的架11-4井18、19号水层的对比分析,认为架11-23井的9、10号层具备挖潜潜力。
  2012年3月,架11-23井射开9号干层、10号低产油层生产,初期日产液9.8吨,日产油2.2吨,含水77%。目前日产液18.2吨,日产油3.5吨,含水81%,截至2013年8月25日,累计增产原油2403吨。
  三、下步建议
  1.架岭11块侧钻
  通过侧钻对部分已开采过的油层进行剩余油挖潜。侧钻井钻遇油层均受断层控制,认为其高部位具备可挖潜性。
  2.架岭11块低阻层挖潜
  鉴于架岭11块油井低阻层挖潜的成功经验,下步应主要围绕低阻、漏解释层开展分析挖潜。
  四、结论
  1.笔架岭地区储层电性受岩性和含油性双重控制,在措施挖潜工作中,在低电阻的干层及水层中找油是一个重要的挖潜方向,特别是处于油藏中部及高部位的干层或水层,更具有开发潜力。
  2.在干层或水层挖潜过程中,动态数据和电测、录井等静态资料有效结合,才有可能找到具有开采价值的潜力层,提高措施的有效率。
  3.继续加强停产井复产工作的论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一批对储层有一定认识的停产井进行认识。
  4.继续做好地层对比,寻找有利的剩余油富集区,通过侧钻挖潜剩余油潜力。
  参考文献
  [1]李兴训,张胜,尹东迎,冯业庆,巴拉提·库尔班,徐树森;调驱技术是低渗透油藏稳油控水的重要手段[J].新疆石油地质.2003(02)
  [2]杨建华,杨苏南;低渗油藏压裂改造工艺的研究与应用[J].石油石化节能.2011(08)
其他文献
摘 要:现阶段,我国油气勘探开发面临着较严峻的形势,油气目标复杂化、资源品质劣质化、安全环保严格化等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而同时全球油气开采趋势正在向低渗透、非常规油气藏方向发展,从浅层至深层、乃至超深层进展。在这种石油开发的新形势之下,采用先进有效的石油钻井技术,对于提高采油率,以及提升石油勘探技术的服务保障能力及核心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石油;钻井技术;发展现状;采油率  一、石油
摘 要:TK684井位于塔河油田六区,储层埋藏深,钻遇地层层序多而复杂,施工难度较大。在施工过程中,从钻井工程技术和钻井液措施两方面入手,成功运用PDC+螺杆钻具钻进技术,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了钻井施工任务。  关键词:塔河油田 优快钻井 PDC+螺杆 钻井液  一、TK684井基本情况  TK684井是西北油田分公司部署在塔河油田六区的一口开发井,位于库车县境内,井口位于TK661井南西254°1
期刊
摘 要:连续管带底封分段压裂技术集合了连续管技术、水力喷射、分段压裂等技术的特点,可以实现水力喷射射孔与压裂联作,无需另行射孔,在压裂过程中,可以使用工具隔离井筒分段对目的层进行施工,其一趟钻具可进行多段压裂,减少起下钻作业次数,缩短了作业周期,可以适应于不同的完井方式。因此,连续管带底封分段压裂技术成为目前各大油田储层改造的热点技术之一。  关键词:连续油管 低压低渗 水力喷射 加砂压裂  一、
摘 要:银参4井是一口重点参数探井,地质条件复杂,特别下部盐、膏互层多,裂缝发育完全,地层承压能力低,钻井液密度过低或过高时,都会导致井塌、井漏等复杂情况,对于钻遇盐膏层的井控技术,仍然是重大的工程技术难题,急需加以解决。本文在分析地质岩性的基础上,在不同层位进行合理地钻井液体系转换,采用了刚性离子超细碳酸钙封堵与细微乳化石蜡胶粒填充、非极性防卡润滑剂以及欠饱和盐水钻井液体系等一系列技术,顺利完成
摘 要:随着油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油层的压力会慢慢变小,油井的动液面也会不断下降,使得自喷能量慢慢消失,最终影响到油井的正常生产。所以,为能充分采掘到深井的石油,就必须配套相关的深井采油工艺技术。本文主要以有杆泵采油工艺、有杆泵-电潜泵接替举升工艺及深井采油配套工具三个方面为切入口,阐述了这些配套工艺的设计和应用,为实现开采深井石油,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采油工艺 深井采油 深抽工艺
摘 要:蒸汽吞吐是稠油开发的有效方法,本文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论述了影响蒸汽吞吐效果的主要因素:蒸汽注入量、注汽速度、蒸汽干度、焖井时间和蒸汽吞吐周期次数等,对稠油开发以及理论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稠油 热采 蒸汽吞吐 影响因素  一、引言  蒸汽吞吐是一种使油井产能提高的有效强化采油方法,它的实质在于注入的蒸汽加热油层,改变油层及流体性质,从而使油层温度、压力和饱和度三者发生综合变化
摘 要:针对欢17块兴隆台油层蒸汽吞吐后期的地层压力降低,注汽效果变差,含水上升加快,停产井增多,产量递减加快等不利形势下。通过精细油藏描述工作开展研究,锦89块重建井网结构,实现次级断块二次开发;通过开展油井停产规律及储量动用状况的研究,进行停产井复产工作;通过加强动态监测,采用分层注汽提高注汽效果;采用先进的采油工艺和科学化管理实现增产增效。通过以上综合配套措施,使区块保持稳产增产。在区块开发
摘 要:针对大位移钻井要求和冀东地区地下水位高的地层特点,采用高抑制、大密度、复合有机盐水配合其他各种处理剂按照特定比例混合配制而成的高性能水基钻井液体系,提出了大位移井在降低各部位阻力和扭矩、保持井壁稳定、维持井眼清洁三个方面的解决措施,并结合施工现场情况,适时对钻井液体系作出调整。冀东钻井采用的大位移井钻井液技术成功证明了该井钻井液技术已经成熟,为冀东地区的后续发展提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
摘 要:锦州油田断层复杂,储层平面和层间物性差异大,孔隙度高,渗透率变异系数大,储层非均质严重,地下剩余油分布复杂,为此研究应用了氮气泡沫驱油技术。选取该油田的锦2-8-118井区开展试验,,对氮气泡沫驱注采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并进行生产指标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连续注入泡沫液1年后转为段塞式注入,四年后转为后续水驱,平均单井注液速度为120m3/d,最佳气液比为1:1,最佳泡沫剂质量浓度为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