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侠一蝙蝠

来源 :科技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63742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间是蝙蝠活动的最佳时机,几乎所有属种的蝙蝠,白天均躲进山洞、地洞、建筑物内能避光的地方,倒挂着休息。到了黄昏尤其夜幕降落之后,它们才出来活动,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极为灵巧地躲过各种障碍物,准确快速地捕食昆虫,被人们称为“夜行侠”。
  蝙蝠为翼手目,世界上目前共有19种185属962种,从种数讲,仅次于啮齿类。除南北极和大洋中的一些岛屿外,可以说遍布全球,热带和亚热带更适宜蝙蝠繁衍栖息,所以数量更多。它们喜欢群居生活,一般一个群体从几十只到几十万只不等。在900多种蝙蝠中,大体上分为大蝙蝠和小蝙蝠两类,但体型的最大与最小差异极为悬殊,最大的是狐蝠,翼展可达1.5米;而最小的基蒂长猪鼻蝙蝠,翼展仅有1.5厘米。在食物结构方面也有不同,有的吃果实、花粉,有的吃鱼类、甚至动物血,但绝大部分蝙蝠的食物是昆虫。
  被称为“夜行侠”的蝙蝠确实有与众不同的本领,它作为哺乳类动物,应是“走兽”类,却能像“飞禽”类那样飞翔。如此这样,蝙蝠不仅仅是唯一能够真正飞翔的兽类,而且与“飞禽”类比较起来,还有独特之处,它能够在狭窄的地方敏捷自如地转身,而且不靠光亮,完全是在黑暗中飞行,完成所要完成的任务。
  作为“夜行侠”的蝙蝠,其“侠”者的作为、“侠”者的业绩、“侠”者的风范,突出表现在捕捉昆虫上。它们捕捉昆虫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可以说无与伦比,而捉捕速度也是极为惊人的。据研究人员观察,蝙蝠捕捉到一只昆虫,只不过需要几秒钟,也就是说它在眨巴个眼睛的工夫,就可捕捉到一两只昆虫。据统计,一只蝙蝠在一分钟之内,就能消灭15只左右的昆虫,一夜可捕食3000只以上。
  3000只,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况且其中多数又是蚊子、夜蛾、金龟子、尼姑虫等害虫。如此看来,这不仅反映出“夜行侠”的能力超强,而且它大量消灭害虫对于人类是很有益处的,对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故事发展到此,您可能会提出一个问题: “夜行侠”超强的夜行与捕捉能力是靠什么“指挥”呢?
  对于这个问题,许多科学家做过研究,开始,不少人认为,蝙蝠“一定是由于长了一双非常敏锐的眼睛”。
  为了验证这一推断的正确与否,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于1793年夏季的一个夜晚,做了一次放飞实验。放飞之前,他将关在笼子里的几只蝙蝠的眼睛用小针刺瞎,原以为瞎了眼的蝙蝠就不可能自如地飞翔了。然而,好像眼睛对它们的飞翔并没啥影响。此时,只见那几只被刺瞎眼睛的蝙蝠,一从笼子出来,便立刻抖动着带有蒲膜的“翼手”,轻盈地飞向了夜空,它们捕捉飞虫,躲过障碍物,与以往同样灵巧……
  这使斯帕拉捷大吃一惊,他原来的判断彻底被推翻了。但这更激发了他探索个究竟的决心。他想到,蝙蝠的飞翔不靠眼睛,会不会是靠鼻子的嗅觉呢?于是,它又将堵上鼻子的蝙蝠,拿出去放飞实验,结果仍然飞翔如初。
  奥秘会不会在“翼手”(翅膀)或是耳朵上?斯帕拉捷又分别进行了实验,先是将“翼手”涂满了一层油漆,放飞的结果是没有任何影响。
  接着,斯帕拉捷又把堵上耳朵的蝙蝠,进行放飞。结果,这次与前面三次实验的情景完全不同了,只见飞上天的蝙蝠失去了方向感,在空中胡乱碰撞,不大一会儿,就全部跌了下来。此时,斯帕拉捷明白了: “夜行侠”是靠听觉来确定方向、捕食目标的。
  这一新发现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许多科学家对这一课题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终于作出了科学的结论蝙蝠是利用“超声波”在夜间导航的。它的喉头发出一种人类听不到的超声波,一碰到物体就迅速返回来,用耳朵接收返回来的超声波,使其作出准确的判断,引导飞行。蝙蝠的这种回声定位系统,被誉为“活雷达”。
  “活雷达”的灵敏度与分辨力极高,除判别方向、辨别不同的昆虫或障碍物外,还有惊人的抗干扰能力,可以从杂乱无章的充满噪声的回声检测出某一特殊的声音,并很快地分析和辨别这种声音,以区别反射这种声音的是昆虫还是其他物体,甚至能精确地判定出昆虫可食与否。
  (责任编辑 邓爱华)
其他文献
因为无意中从报纸上看到了全世界每天因接听手提电话而发生交通意外的事故有30多万例,这个数字深深地触动了白云飞,也让他开始思考如何研制一种高科技产品,让使用者通过车内配置的蓝牙免提系统,在接听电话时可以不用手接,避免分散开车人的注意力,从而避免了因接听电话引发的交通事故。这一突发奇想,让白云飞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自己工作了10年的政府单位,于2001年成立了一家汽车电子公司——北京德天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期刊
策划人语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的健康状况却同时出现了正反两个方向上的复杂变化。一方面,从衡量健康的一些指标来看,人均寿命继续增长,婴儿和孕产妇死亡率都在继续显著下降,表明中国国民的健康水平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得到不断改善。但另一方面,中国国民的健康状况也出现了负面的快速变化。  2010年5月14日,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北京市2009年度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这是新中国
期刊
2011年3月1日,由北汽福田研发生产的50辆迷迪纯电动出租车在京郊延庆上路。  此次上路的50辆纯电动出租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具有“无尾气排放、无噪音污染、运行成本低”等节能环保特点。纯电动出租车用电机代替发动机,将驱动能源由汽油变为电池。该车最大输出功率60千瓦,每充一次电能在城区正常路面上匀速行驶140公里左右。电动出租车每百公里耗电15度、成本费用13元左右,大约是燃油车的1/5。  近年
期刊
如果有机会与北京市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富乐)的董事长胡志勇先生谈谈他的经营之道,你马上会感受到富乐科技是一家很独特的公司。富乐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集骨科器械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在国内较早从事骨科事业的企业之一。公司产品主要包括脊柱内固定、外固定架、康复支具、创伤接骨板四大系列产品。虽然经营的是冷冰冰的金属医疗器械,但是在企业中却能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医者仁心。    产品第一时间救助伤
期刊
为了营造有利于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通过用市场手段聚集和带动一批社会金融资源与科技资源有效结合,逐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投入格局,近年来,北京市科委设立了科技金融专项,引导企业借助金融工具快速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写字楼、工厂、社区等设施都需要安防系统,而且因为行业的不同,对安防系统的技术要求也有所不同。闭路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楼宇对讲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小区一卡通系统
期刊
“节能减排不仅是国家的责任,也是每个企业乃至每个人的责任。一个企业,仅仅满足于把你的技术变成产品是不够的,还应该保证通过你的技术与产品真正能够为社会服务,造福人类。” 这是北京中能环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宇程,经常挂在嘴边的一段话。而他们公司研制并开发的“高温凝结水处理系统”,就是以这样的理念在给客户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为社会的节能减排做出贡献的产品。    我们要的是效益环保    工业锅炉是
期刊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份名为《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的报告,报告中一个与中国有关的数字庞大得令人吃惊:5580亿美元,这是中国从2005年到2015年,由于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导致过早死亡而将损失的国民收入估值(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统计显示,绝大部分心脏病、中风与糖尿病有关。可见糖尿病的危害是巨大的。  为了了解糖尿病的相关情况,日前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北京
期刊
随着全球消灭天花、结核、脊髓灰质炎等传统传染病得到控制,很多公共卫生官员认为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传染病不再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艾滋病的出现,这一希望破灭了。与此同时,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lyme病,汉他病毒肺炎、尼罗河病毒感染、埃博拉病毒出血热。2003年后,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频发,一时之间,新发突发传染病,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有
期刊
最近,围绕某位著名“养生”专家的争论,终于以卫生部的出面表态而趋于平息。但在他借助媒体宣传平地“走红”的背后,却暴露出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的国人在医学知识方面的普遍匮乏,以及在追求健康生活过程中的盲目。面对记者的采访,脑血管病专家王拥军就坦言:在门诊过程中他最痛心的就是病人经常凭借广告或媒体的健康宣讲自己想一些治疗手段。尽管事前记者已经对脑血管病作了一些“功课”,但在采访中,仍对他所披露的一些情况感到
期刊
市场空间。其中北京普罗吉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抗肿瘤候选药物M2ES,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向41个国家和地区申请了专利保护,是我国抗肿瘤药物研发的新突破:由北京大学工学院研发的智能助残肢体和多关节智能动力脚,首创性提出利用人体健康腿信息控制智能假肢,使其更具人腿的功能和特征,实现正常步态时的肢体运动:多关节智能动力脚则引入柔性驱动,是世界上第一个包含踝关节和脚趾关节的智能动力脚,可提高残疾人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