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的认识,在呼吸科、放射科医师与病理科专家三者之间常不一致。如本期第744页王京岚等报道的《急性间质性肺炎——附一例报告》中,对该例患者,有的肺科医师可能会认为病情急剧进展为急性呼吸衰竭,X线胸片示双肺广泛弥漫浸润性阴影,难以控制的低氧血症,氧合指数(BaO2/FiO2)低于200,可以诊断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放射科医师则可根据高分辨CT中既有浸润性实变区的影像,也存在着间质纹理增厚并出现网状改变的区域,提示纤维增殖性改变而考虑诊断为间质纤维化,符合Hamman-Rick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而病理学家则根据开胸肺活检的组织学发现(参见文中第744描述)诊断为弥漫性肺泡损害(diffuse alveolar damage,DAD)。当然,也可能有学者还会提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急性进展期(IPF)的考虑。一个疾病的诊断可以如此不统一,足以反映出对间质性肺炎认识上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