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档案常用藏纸的纤维及其造纸工艺对比分析

来源 :档案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xing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手工纸是中国传统造纸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藏纸档案文献也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本文从纤维组成和微观分子结构角度,通过显微观察、红外分析和元素测定等方法,对1份约700年前的古代档案藏纸和5种现代藏纸的纤维理化性质和元素成分进行研究.确定现代拉达克、尼木、不丹和金东藏纸主要由瑞香或结香属的纤维构成,古代藏纸和现代金东狼毒草纸主要由狼毒草根部纤维构成,并且能够观察到手工制浆的工艺痕迹.根据纤维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总结晶度指数,以及现代与古代藏纸中整体元素比例和主要原料成分差异等相关信息,可以确定古代藏纸制造工艺已相对成熟,而现代藏纸制造技术和纤维性能均得到了提升与发展.
其他文献
互联网发展早期就有学者关注到了互联网技术对网络空间治理的影响.今天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索公共政策和法律层面的网络空间治理,并对网络空间治理模式产生了分歧,尤其是“互联网自由”和“政府管制或法律规制”方面的争议.弥尔顿·L·穆勒的《网络与国家》提出政府-国家主义、网络-国家主义、政府-全球主义、网络-全球主义四种治理模式.
期刊
撰写本期刊物的卷首语,碰到一个百年一遇的有意思的时间节点:动笔撰稿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夕,而稿件刊登时则已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跨度竟然如此之大.至于写些什么,自然是这几天总是萦怀心头的话题:尊重和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提升中国国际传播的力度和效能.思绪起于学习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习近平在会上强调,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期刊
摘 要:为判断档案纸张是否存在人为老化,文章收集了几种档案常用纸张并分别进行高温加热和化学试剂浸泡处理,利用仪器观察、记录纸张纤维结构和色度变化,结果发现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时间越长,纸张变化越明显,化学试剂浓度越高,纸张变化越明显,得出可根据纸张颜色、纤维结构、白度等判断纸张是否存在人为加热老化,根据纸张颜色、韧性、脆度、油墨色泽、纤维降解及生成产物等判断纸张是否存在酸碱试剂浸泡老化。  关键
摘 要:本文分析了航空工业档案工作在“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牢记“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航空装备发展服务”的职责使命,贯彻实施《档案法》,提升依法治档水平;优化档案资源体系,打造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库;加强档案开发利用,提升利用效能;构建安全屏障,确保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安全等加强航空工业档案工作的具体措施,努力为航空强国建设提供档案支撑。  关键词:航空强国;档案工作;支撑;
档案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是社会记忆构建的资源和重要载体.精准扶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由政府主导,综合各方资源进行的以反贫困、经济发展、支持农业、乡村社会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为多重目标的减贫行动,在其实践活动中留存了大量的原始记录和记忆素材.在精准扶贫档案管理中,不仅要保护好政府部门形成的记录材料,还要突出档案馆的社会价值,建立专题档案资源库、选择典型代表区域实景保护等留存社会记忆.
数据时代到来后,“档案数据”一词的使用频率逐年攀升,但因内涵不明,存在误用和乱用现象.通过对国内外“档案数据”一词使用语境与学科内涵的深入分析,本文认为正确理解和规范使用该词,首先,应准确把握“档案数据”的术语结构以及“档案”一词的限定意涵;其次,应明确档案学与其他学科使用“档案数据”的语境区别与内涵差异;此外,要清晰界定档案学科内“档案数据”的内涵并规范对其的使用.
为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先后出现了大数据、科学数据管理、工业数据管理、数据中台、数据湖等以数据为管理对象领域.为避免上述领域的数据管理工作与档案工作产生重叠、重复和冲突,本文从分析数据管理与档案管理同质性入手,研究了数据管理业务出现的动因,提出了数据与档案融合管理思路,并对融合管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理论依据等进行了深讨.
少数民族档案中有关少数民族的观念、经验、情感、惯例等,往往呈现出一种地理谱系分布,它们属于典型的地方知识,是对少数民族档案进行文化阐释的基点.通过理论援引加案例实证,阐明少数民族档案的文化意涵指向地方观念描述、地方经验叙事、地方情感表达、地方惯例认同等层面,进而从观念、经验、情感、惯例等四个维度探讨少数民族档案的文化阐释方法,并指出少数民族档案的文化阐释应致力于强化观念描述客观性与理解性、突出经验叙事个体性与整体性、追寻情感表达合情性与合理性、推崇惯例认同一致性与多元性的辩证统一来探求少数民族档案意义.
数字人文研究革新知识生产方式与生产模式,驱动档案知识服务模式转型创新.通过分析8种典型历史档案数据库实践案例,归纳出面向数字人文的档案知识服务呈现特征主要体现为档案数据的计算化、融合化与共享化,平台功能的关联化、可视化与沉浸化及参与形式的个性化、协作化与交互化三个方面.以数字人文研究需求为牵引,提出面向数字人文的档案知识服务模式主要包括基础层、保障层、应用层及交互层四个维度,以推动档案数据资源内容知识化、档案知识服务技术完善化、档案知识服务功能多样化与档案知识服务互动深度化,实现档案知识服务创新发展.
数字人文跨学科共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当前研究多从文献计量的角度对该过程进行分析,少有基于项目实践的相关研究.本文以共生理论和档案范式思想为两大逻辑起点,基于数字人文实践项目数据集,分别对数字人文跨学科共生因素及档案范式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档案学科在数字人文跨学科共生网络中形成六大共生因素群落,且上述群落在演化进程中逐渐交织映射出档案记忆与档案认同两大主要档案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