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芳:与其说她的文艺,不如说她的剧场

来源 :音乐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_a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28日,万芳来到北京,举办了一场名为“原来的地方”的演唱会,也由此拉开她今年十场巡演的序幕。年初,万芳也刚刚推出了自己的最新专辑《一半·万芳的小剧场》,于是,因为这一张专辑和一场演唱会,许久不曾活跃在媒体版面上的万芳在这一段时间又开始频繁被提及,而当中与她联接最频繁的字眼,就当属“文艺”二字,似乎文艺便是万芳的全部。
  只是相对于“文艺”二字,万芳似乎并不太感冒,尽管有不少人将她尊称为“文艺鼻祖”,觉得那不过是一个时代流行的称呼罢了。仔细聆听万芳近几年的专辑,便会发现,比文艺更能体现万芳当下音乐气质的,其实应该是“剧场”二字。
  原来是个剧场女神
  其实,这几年与万芳联接最紧的字眼,“剧场”才应该是最为突出的一个。
  2013年10月9日至19日,万芳与夏靖庭来到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小剧场话剧《收信快乐》,11场演出场场一票难求,成为当时京城演出界的一大盛事。事实上,那次演出是《收信快乐》进京十周年的纪念演出,2004年1月,万芳和夏靖庭第一次带着这出小戏来到当时只能容纳不到400人的北兵马司剧场,两个人用一封一封念信的方式,念足两个小时,也把这出戏念成了爱戏者最深刻的眷念之一。那时很多内地的歌迷才第一次知道,原来万芳如此会演话剧,但那其实也并非万芳第一次演戏,《收信快乐》第一次上演是在2001年,而万芳对于戏剧最早的涉足则更早,始于1996年,那时单单是因为对戏剧的兴趣,她毛遂自荐,导演居然也就真的敢用,于是她成了屏风表演班的戏剧《莎姆雷特》的女主角之一,一演就是22场。十几年下来,她演了14部舞台剧共计200多场。除了《收信快乐》,大家更熟悉一些的话剧,由赖声川王伟忠联合执导的那部《宝岛一村》,里面的朱妈妈也是由万芳扮演的。对于喜爱话剧的朋友来讲,万芳,其实早已经成了他们心目中的剧场女神。
  用剧场的方式做演唱会
  万芳对于剧场的热爱,并不只停留在剧场里,她当然还首先有个身份叫做“歌手”。歌手身份的万芳,也曾有过一次特别著名的演出品牌,叫做“万芳的房间剧场”,那是万芳用小剧场舞台剧表演的方式来举办的一次演唱会,当然,你也不能简单地只用“演唱会”或者“舞台剧”这样的方式来定义万芳的这个演出,这个演出始于2007年,“它是把我这几年的几个身份集合在一起,包括歌手,DJ,演员的身份,变成演出, 就像平常我跟我的朋友有的一些聊天,这些聊天其实是大家平常比较看不到的一个万芳,包括我对这个世界有一些意见,让我很有兴趣的,比较关心的,以一个小众的身份出发,去跟大家分享,包括唱歌时我的意义,包括很多很多的议题啊,在这个里面。”万芳说,这个演出后来在巡演时改名叫“万芳的房间唱游”,2009年也曾唱游到了北京。这是万芳最著名的一个将小、剧场演出与演唱会有效结合的举措,而这样的演出方式又相继延续到万芳2013年在北京保利剧院的《万芳唱歌》演唱会和刚刚结束的这次《原来的地方》北京演唱会中,舞台上的万芳,都不单单只是一首一首唱歌,很多时候再与你倾诉,用舞台剧独白的语调和语气,串联起一段一段的心情、感悟和想要与人分享、讨论的看法。所以后来的巡演,万芳希望可以选择的场地都是大约2000人以内的规模,“我还是喜欢可以用近的可以触摸到呼吸的方式,与观众交流。”
  用剧场的方式做专辑
  2005年一张《ONE芳·新歌+精选》之后,万芳一度从乐坛消失了五年,直到2010年又以一张《我们不要伤心了》回归歌坛,接下来的几年里,万芳又相继推出了《原来我们都是爱着的》和《一半·万芳的小剧场》两张专辑,而透过这三张专辑,很多歌迷明显的感受到,如今的万芳,已经把她挚爱的小剧场气息深深地扎根在了她的录音室里,紧紧HOLD住她的淡定和沉静,用她那原来就擅长娓娓细诉的音质和音场,一首歌一个故事一种心情,像极了《收信快乐》里的那个陈淑芬。就连录音的方式,在《原来我们是爱着的》里,万芳也大量采用了传统非合成的乐器,费时又费工,但也因此增强了万芳本就钟爱的那种小剧场式的亲临感,“试图保留这些声音中的颗粒、温度、空间和临场感受”,连每个字里的情绪的呼吸都在乐器里听得清晰了,听到心悸。有乐评人就曾表示,如果说原来的歌手万芳是“8点档式万芳+文学散文式万芳”的综合体,如今的万芳,就只剩下“文学散文式”这一半了,而剩下的这一半万芳,则更多地沉浸在持续浓郁的剧场气息里。
  刚刚推出的这一张《一半·万芳的小剧场》里,万芳干脆就直接以“小剧场”标题,将许多剧场里的合作伙伴们请进了这张专辑里,像曾经做过很多剧场配乐的陈建骐来担任制作人并负责编曲和钢琴弹奏;还有毕业于台湾艺术大学戏剧与应用系的民谣音乐人王瑜钧亦出任了歌曲《一半》的制作人、编曲、古典吉他演奏;歌曲《练习失去》的作词徐誉庭曾是台湾著名戏剧表演团队屏风班的行政部经理、编剧和导演,后来还组建了“亲爱的“剧团,万芳主演的《收信快乐》就是这个剧团的作品;还有《收信快乐》的编剧和导演单庭炬(其实也是《收信快乐》2008版的男主演),也是《读乐乐》的作词人,这首歌同时也是话剧《收信快乐》2013版的主题歌。
  暂停表演,但并不因此转型导演
  剧场形式下的万芳,并不只是一个演员和歌手,去年,她又多了一个剧场身份,导演。新专辑中的第一首歌曲《练习失去》,是话剧《圣诞快乐》的主题歌,而这部话剧的导演,正是万芳本人。
  为什么会当起了话剧导演?万芳说,其实这部戏最初也是要找她来主演的,只是因为这个戏原来的导演时间撞期了,“有点临危受命的意思,然后也是因为是好朋友。本来是因为我要演《圣诞快乐》,后来我没演就对了,我自己想要再沉淀一下,思考一下表演的这件事情,所以我就说我暂时不演《圣诞快乐》。后来他们就说,我既然在沉淀表演,那就用导演的角度应该是还不错的,所以后来他们就找我来导演这部戏。”
  要沉淀表演?那是代表万芳从此不再演话剧了吗?万芳说不是这样,“只是说那时候我想说暂时先不要以演员的身份进入”,倒也不是因为觉得是现在的表演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就是想想暂停一下下,她也透露说,今年就已经有一些戏剧的邀约,但她还在思考当中,因为自己的档期可能会有点没办法完整地配合。那会接下来热衷于导演这件事情吗?“我觉得它需要比较长的思考和计划,那目前还没有这个想法。”
  

其他文献
由郭敬明监制的音乐剧《小时代》5月8日在上海文化广场进行全球首演,作为郭敬明小说《小时代》的全新衍生,这部汇聚吴思贤、刘思涵,潘辰等明星阵容,被赞为“史上颜值最高”的音乐剧,全场票房火爆,座无虚席。吴思贤凭借爆表颜值,被钦点为剧里“周崇光”一角,更被委以重任担任唯一一人全程挑战A、B两组同一角色,精湛的演技受到观众赞赏。  台湾演员黑人陈建州特意从台北飞来上海力挺好友吴思贤,并给予了超高的评价:“
期刊
导演:曹大伟  主演:王丽坤/金汎/郑元畅  类型:爱情  上映日期:2015-05-15  电影《重生爱人》以青春校园为背景,“为爱转身”为主线,围绕苏莹与江重云,讲述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成长故事。影片中导演注入了青春时期的初恋、青涩、懵懂、暗恋、甜蜜、纯粹等生动情感,力求呈现“心中的初恋感”,引发观众的真实共鸣。而反一号程峰回也为影片增添更多精彩看点,他性格上的扭曲、对爱情的执拗,不仅决定
期刊
去年底发行了各自专辑的符泷飞和金韩一,近日拍摄了一组清新风格的写真,两人身着黑白灰色系衣服,却在色彩鲜艳的纯色背景下更加凸显活力,鬼马调皮的表情尽显青春帅气。目前,符泷飞正在筹备自己新的原创单曲和MV,而金韩一在结束了台湾的第二轮宣传后也将进入新作品的筹备中,相信不久都将会有更多的惊喜带给大家。
期刊
乱穿衣之不怕冷的  杜德伟:内裤雄风  3月27日,杜德伟一连两场的极杜世界巡回演唱会PartII于香港红馆正式开锣,吸引曾志伟、钟镇涛、邱淑贞、容祖儿、陈小春、苏永康、蔡一杰等多位好友到场支持。杜德伟一身粉红色战衣出场,以歌曲《影子舞》打头阵。个唱中段,杜德伟和死党吕方以及另一位嘉宾罗志祥的互动也都让观众看得目不暇给。最后,一首《脱掉》结尾,更大晒紫红色配银色星星图案内裤,令全场热血沸腾。完场后
期刊
4月29日,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多功能厅,著名琵琶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李晖女士携由其10位弟子组成的充满青春气息的《琵琶舞》弹拨乐组合将为大家献上一场与众不同的视听盛宴。音乐会由传统经典名曲《春江花月夜》《行街》、现代作品《武生》《剑器》《天山之春》,以及世界名曲《野蜂飞舞》等组成。
期刊
5月9日,“结绳纪”大型主题演唱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唱响。“结绳纪”大型主题演唱会以“结绳记事”为线索,分“线与网”“绳与结”“编与织”“缠与绕”四个篇章,讲述了国家大义、亲情与友情、爱情、对人生的思考等内容。  “古风音乐”这种音乐形式由一首EDIQ填词创作的《盛唐夜唱》在网络上盛行。“古风音乐”的歌词洒脱自如,朗朗上口,且巧妙地将历史典故融汇其中,旋律将流行说唱与传统戏腔相结合。从网络填词到
期刊
张惠妹“乌托邦世界巡城演唱会”4月3日起在台北小巨蛋连唱10场。4月8日晚,陈奕迅(Eason)作为嘉宾惊喜登场,两人合唱阿妹的经典歌曲《最爱的人伤我最深》。当E神从升降台现身的那一刻,全场掌声雷动,两位唱将唱歌时紧紧牵住对方的手,阿妹更不时依偎在E神怀中,看得出彼此的好交情。Eason还大赞阿妹演唱会太好看,直呼:“我变成你的超级歌迷,要把你专辑全部买齐!”  Eason和阿妹是“微博之友”,两
期刊
那天下午,在麻雀瓦舍见到了江湖人称“万总”的万晓利。他独自坐在二层靠墙的窄沙发那里,不说话也不发出声响,如果没有人引领,就绝对不会发现那里有人。  回想起他的《走过来,走过去》里的嬉笑怒骂,《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里的犀利但动听,一直到上张专辑《北方的北方》中那种自省与平静,很难想象有如狐狸般狡猾多变的音乐都是眼前这个人写出的。  看到记者,万晓利立刻放下吉他站起来目光交汇,这就算是打了招呼。一
期刊
这个清明节前的《我是歌手》可谓故事多多,先是孙楠有预谋退赛,汪涵凭急智救场,惹得线上线下热闹异常;紧接着又有“你不换歌我就换人”的隔空吵闹,把个“凳子骑火了”的传说又一次炒将起来。之所以说“故事多多”而不说“事故连连”,就赛前事后的一些蛛丝马迹来看,并无什么突发事件让那个橙色水果台应接不暇,倒是让地处湘江两岸的他们喜出望外:地北天南的高度关注,不正是他们赚个钵满瓢满的绝佳时机吗?  商业营销采用何
期刊
在当下歌坛,超然物外又尽在歌中的作品鲜见,李春波的新作《老伴》可称范本。  在艺术创作和美学欣赏上,远在天边则想象空间和发挥余地很大;近在咫尺也就相应容易模糊,进而习惯性忽视。纵观几十年的流行歌坛,“爱情至上”乐此不疲,但着眼于“老伴”这个题材的歌曲几乎没有,因此说,李春波的《老伴》有其鲜明性和独特性。历数几十年的流行歌坛,追求“形而上”抽象抒情的作品很多,力图“形而下”具象细节的歌曲也很多,相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