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作文宫殿的金钥匙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wen_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工具。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那么当前小学生的作文情况怎样呢?
  许多教师都有亲身体会,作文课上,学生经常是抓耳挠腮,咬笔杆写不下去,而当教师一旦离去,他们便很快地将作文选上的范文,改一改,抄到作文本上算完事。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怎样正确地引导他们走出“误区”,使之克服心理上的恐惧和惰性,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做好观察和分析。
  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只有观察,才能获得作文材料,使文章有内容可写,只有通过分析,才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因此,观察和分析是进入作文宫殿的金钥匙。没有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也就不可能具有写作能力。观察得越细致,分析得越深刻,文章就写得越生动、具体。
  大家还记得“胸有成竹”的故事吧,它说的是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竹子的事,那么他胸中的“竹子”又是怎么来的呢?据说,文与可生性喜欢竹子,他的房前屋后种满了青竹。他每天观察竹子,如醉如痴。无论春夏秋冬,无论严寒酷暑,他每天都坚持观看竹子的颜色、形态,分析竹子在不同条件下的特点。所以,在他画画时,不是一枝一叶的拼凑,而是按照胸中成竹的样子,瞬间用笔挥洒泼墨而出。
  其实,写文章和画画一样,离开观察和分析,什么像样的文章也写不出来。据说世界级的伟大小说家巴尔扎克为了写好《人间喜剧》,自己常常深入到剧场,而且为了写好穷苦人的故事,他还深入到贫民窟中了解那些吃不上穿不上的穷苦人的生活,其中为了写好失业人员的生活,他曾经偷偷地跟这一对夫妇走了七、八里路,差点被人当小偷抓起来。
  二
  可见,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是多么重要,那么这种能力究竟包括哪些呢?
  首先,要掌握观察的方法
  要有条理、有重点的深入、全面、细致的观察,观察切忌混乱。否则,写作层次也会混乱不清。按顺序观察注意以下几点:
  1.从左向右、从上到下、自前至后、先外后里,反过来也可以,且莫中途变换顺序。
  2.先整体后部分。先观察事物的整体是怎样的,再观察各个部分的形态。这样,在头脑中先有一个总的印象,再观察各个部分,就会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所观察的事物就不会支离破碎了。切记不要总是抓住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不放,而忽视了整体。
  3.先主要后次要。先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认真观察,这样就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写文章时就能重点突出了。然后再抓住事物的次要方面尽心观察、分析才使文章写得更加完善,万万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如《夕照》一文作者就抓住了太阳下落过程中夕阳的颜色变化和夕阳变化中的三个场景进行了详细描绘,其他的则不去详细描绘。
  其次,要观察内容
  观察事物要抓住事物的形状、颜色、气味,人物的动作、神态、外貌、话语及其行动。但观察事物时要注意分析它们的特点,即抓住该事物与何人与其他事物与人的不同点,比如《少年闰土》中那活泼可爱、聪明机智的少年形象绝不相同于《小抄写员》中那为父分忧、替父亲抄写文稿的少年叙里奥的形象。
  再次,注意体会自己的感情和心理活动
  只有写出作者自己真情实感的文章,文章才会生动感人,否则只会干巴巴的。在观察中,注意自己的心情是怎么变化的?心里是怎样想的?“我”为什么要观察,观察中“我”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这些心理活动和感情变化是非常宝贵的,是非常生动的材料,只要记住,一定会使你妙笔生花,文章大放光彩。
  最后,就是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平时勤于观察,乐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挖掘出生活的闪光点,作文材料就会源源不断的向你涌来。那怎样观察呢?
  1.多看多听。人类获得外界的信息83%来自于眼睛,11%来自于耳朵,只要把这通向世界的窗口打开,就可以扩充你的知识,了解许多事情,你的作文也就有材料可写了。
  2.多问多想。“打破砂锅问到底”才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才能准确的把握事物的特点,了解事情的本质特点,然后通过比较,想一下自己明白了什么,才能使记忆深刻,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印象,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3.多记多写。俗话说“好脑筋不如烂笔头”,只要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在本子上,日积月累就会为自己积累了丰富的材料。而且在记、写的过程中,本身也就锻炼了你的书面表达能力,许多老师要求学生每天都记下观察日记或写日记的目的也在于此。
  总之,生活中勤于观察,勤于分析,一定会使你在写文章时“才如泉涌”,尝到“下笔如有神”的感觉。
其他文献
一  今年五月份,笔者执教了一节复习课,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中类推、转化方法的回顾整理。一次普普通通教研活动,却带给笔者巨大的冲击,那就是对数学及数学教学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为了上好这节复习课,笔者广泛地搜集相关资料,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应该复习整理分数这一部分,在复习回顾中进行知识建构,再结合具体例子揭示类推和转化的方法。可是,这样的教学设计对不对呢?笔者又反复研读了前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家庭角度对青少年犯罪进行分析,力图在思想基础、情感基础、教育基础、法制观念等方面进行探索、分析,试图找到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家庭结构;家庭状态;家庭观念    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元素,任何社会问题都能在家庭中找到相关的原因。研究青少年犯罪资料发现共性原因:没有“科学”的家庭环境。这里所说的“科学”,是指孩子健康成长所需要的健康环境,如家庭结构,家庭状态、父母自身因素、家
期刊
摘 要:目前非师范类课程统计应用文教学无趣且低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首先转变旧观念,大力恢复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地位,让学生认识到统计应用文很有用;其次,通过找准学生的薄弱点,合理处理教材,简化统计写作方法;第三,通过科学的事前指导,让学生去实践。最后,通过对学生作品进行总结与讲解,让学生认识到“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只有在充分把握学生特点并且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简化的前提下,
期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教育也应该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革。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正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按照教育部2008年颁布的《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学中要强调科学与实际、科学与社会的联系;要渗透人文创新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要树立从生活走向英语,从英语走向社会的理念,倡导探究式教学与合作式学习;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新课程,新理念,新探索,新方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作为新课
期刊
1.问题的提出  田径这个项目是各项运动的基础项目,而小学田径运动又是田径运动发展提高的基础。所以说小学田径是基础的基础。而近几年这个项目在大多数小学却难以开展,主要原因有:  一是田径训练单调乏味难以激发起小学生的训练兴趣;  二是当前的独生子女大多数怕吃苦;  三是有的田径教师有急功近利的思想,过早的进行专项训练使学生时常有受伤现象;  四是部分班主任和家长不理解、不支持。  笔者从事这项事业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提高课堂有效性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每天在给学生上课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更为有效的进行课堂教学。然而考察一堂课是否真的有效,值得研究和考虑的内容很多,我在认真反思教学的过程中也发现许多问题,选择了以下几个焦点内容,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想法。  焦点一:如何看待“是否完成认知目标”  能考取我校的都是济南市区的优秀学生,但进入高中学习后又产生了分化。一次上《椭圆的标准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话剧《万家灯火》中宋丹丹的表演片段的赏析,解读话剧舞台表演的技巧: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有高于生活,一切表演技巧都是通过演员丰厚的生活基础体现出来的,演员必须要热爱生活。  关键词:话剧;舞台表演;技巧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话剧《万家灯火》,上演后深受广大观众的赞扬和好评,曾经被评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年度十大精品剧目。在评论界看来,此剧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等方面,都达到了
期刊
1.引言  第15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于2006年8月19日至9月3日在日本举行,参加本届比赛的有世界五大洲24支男子篮球强队。中国队取得2胜4负的成绩,挺进世界篮坛前16强,基本完成了赛前的既定目标。虽然中国队在命中率、罚球、盖帽、后场篮板球等方面与对手差距不大,但在后卫线的外线进攻、抢断、助攻等技术统计方面与对手差距明显。篮球后卫运动员大多是全队的核心、战术配合的组织者,是教练员的得力助手。通
期刊
摘 要:《傲慢与偏见》一书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用行动告诉世人:不能为了金钱、地位、财产而结婚;但结婚不考虑这些因素也是不行的。她在任何时候都坚持自己的主张,坚持做自己,因而能够化被动为主动,收获美满的婚姻。她的婚姻观不仅引起了当时人们的注意,也足以警示现代人:什么是爱情,什么是正确的婚姻观,什么是应该借鉴的?  关键词:婚姻模式;现代爱情;傲慢与偏见;婚姻观;价值启示    伊丽莎白是小说《傲慢与偏
期刊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渠道,实施素质教育教学也应该以课堂为主渠道。这就要求每个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45分钟,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他们的知识与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在大多数学生的心里,都认为数学是门极其枯燥的学科,如何才能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趣味和奥妙所在,正是数学课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创设情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