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高效教学、学生自觉高效学习成为必然发展的趋势。下面介绍新课程背景下,我在平时的教学对构建有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一、 高效备课——上好一节课的先决条件
首先,老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一节课的目标不能太多,太繁琐,要解决的问题也要明确,要思考在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上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在交流合作中学生容易产生什么样的困惑,怎样拓展延伸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哪些问题学生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需要小组合作交流,哪些问题学生解决有困难,都要做一定的预设,要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到时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根据学生对问题掌握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怎样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都是我们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考虑的问题。
其次,老师要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不能所有可都是一个模式,例如新课和复习课,还有有的课确实需要老师根据本节课的特点设置一些有效的问题,这些问题一定要紧贴课本,要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能解决这些问题,有些探索型的新课就不需要学生事先预习,例如跟几何相关的课,有些结论就需要学生动手操作一步一步发现结论,如果事先预习了,已经知道结论,就失去了探索的价值。学生学起来就会觉得没什么意思,已经知道了他就不愿意再动手去做啦!这种类型的课可以让学生课前做一些模型以备上课用。让他在自己的动手操作过程中发现规律或结论,这样才能让他体现自身的价值。让他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真正实现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让他想学、乐学。
二、 高效课堂——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上课坚决不搞形式主义,要实实在在的,特别是讨论要有价值,不要为了讨论而讨论,讨论的目标要明确,要让学生知道到底要解决什么的问题。
首先,老师一定要转变角色,要由执教者、指导者转变为参与者、合作者,在学生讨论、交流合作的时候要参与到学生中来,让学生不断的暴露问题,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与做法,只有这样你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才能做到有的放失。如有些知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解决的则应该让学生自己解决,这一部分知识就不用小组讨论,直接由组内学生回答,如果答不上其他小组的成员可以补答,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处理方式也是这样,自己能独立完成的,一定要让他自己完成,否则他总依赖于讨论,反正小组内有人会,讨论时问一下就可以了,就不利于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容易形成惰性思想。
其次,要让学生学会分组学习的程序和方法。对于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者是一个问题多种解法的时候,可以分小组交流合作,给每一个小组或个人展示的机会。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也不一定要作详细解答,先提示提示条件或方法,让学生再讨论、再探索,让学生体会到集体的智慧,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增强了竞争力,不但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而且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绝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进行训练,使每个学生每堂课都有收获,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机会,在不同层次上有所提高,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 有效练习——检测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
巩固练习主要是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评价,通过练习来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老师要根据学生对巩固练习的完成情况掌握学情,对学生掌握得不太好的知识在下面的教学当中作适当的补救与调整,所以巩固练习的质量至关重要,在练习的设置上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要以基本问题为主,让全班绝大部分学生能做对。
二要体现分层练习,这样让学有余力的同学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要注意题型的多样化,不要仅拘泥于选择、填空、解答这几种题型,每个知识可以通过不同的题型进行考查,例如有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有些可以从身边熟悉的人或事着手去设置一定的情景,甚至于设计一些开放性试题,多种答案的试题,让学生做起来更有兴趣,更有意思。不会觉得枯燥无味。
四要注意练习的数量,只要达到巩固知识就可以了,要精不要多,多了不但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时间长了,还会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学习效果不但不会提高反而会大打折扣。在练习的设计上要力求出精品练习,基本题突出双基,拓展题要有一定的坡度,设置一定的台阶。要让学生在做练习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有效评价——让更多的学生感受自身的价值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无论哪个老师都不要吝啬您的表扬与鼓励,当然了评价要客观,表扬也要真是。现在的学生可聪明着呢,这就要求我们发挥我们的智慧进行有效评价,主要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一是课堂内对学生的评价。现在在课改的推动下,我校对每个班级的学生都进行了分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对小组和个人进行有效的评价,有效的个人评价可以让学生有一种满足感,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从而激发他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在学生课堂表现出色、对某个问题有独到见解、某一道题得解法巧妙,或跟以前相比有一定的进步,老师都应给予一定的表扬与鼓励,这样更能激发他学习的动力,对学习充满自信,简单的一句“不错”“非常好”“最近谁谁谁学的比较认真”“课堂上非常投入”……,会比这几个字的价值大得多,我在开学两周的一次班会上曾经举过这样的例子:开学两周来,老师能明显感觉到认真的同学有……,接下来就举了几个同学的名字,结果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在期中考试中,被我表扬的这几个同学只有一个因考前生病成绩没有进步,其他学生成绩都有所进步,而且有的进步还不小。由此可见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小组,我们也要进行有效的评价,合作交流好的,小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高的,集体荣誉感强的、组长作用发挥好的,都要在班级大张旗鼓的表扬,每天记录一次,每月评比一次,对于做得比较好的个人和小组要给予是要的奖励,这样以个人带动小组,再以小组带动班级,使班级整体都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
二是对作业的评价。对认真完成作业的,完成得质量有比较高的,也要大力表扬,同时在他的作业上可以做一些激励性的评语,例如:“做得很好,继续努力”适当的时候可以在班级内部搞一个作业展览,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对于偶尔作业做得好的更好抓住机会进行表扬,“这次做得不错,要坚持住才行啊”“你做题的准确率挺高的,在书写方面还要加强啊”……。对于作业完成的不够好的要把它指出来,加以提醒,希望他在某一个方面做得更好,有多个问题的,可以一个一个提出来,让他逐个改正,这样他不会觉得困难有很容易做到,学生也能接受,学生做到的时候老师要看到并给以表扬,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重视,这样他才会更好的去完成下一个问题。总之,客观真实的评价能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体会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更充分肯定了学习的进步与发展,让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参与到评价中来,在客观的有效评价中共同进步与成长。
提高课堂的高效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每个教师能积极投身到课堂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来,发挥我们应有的作用。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朝气与活力,让我们的学生能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學习并快乐着!
一、 高效备课——上好一节课的先决条件
首先,老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一节课的目标不能太多,太繁琐,要解决的问题也要明确,要思考在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上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在交流合作中学生容易产生什么样的困惑,怎样拓展延伸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哪些问题学生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需要小组合作交流,哪些问题学生解决有困难,都要做一定的预设,要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到时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根据学生对问题掌握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怎样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都是我们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考虑的问题。
其次,老师要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不能所有可都是一个模式,例如新课和复习课,还有有的课确实需要老师根据本节课的特点设置一些有效的问题,这些问题一定要紧贴课本,要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能解决这些问题,有些探索型的新课就不需要学生事先预习,例如跟几何相关的课,有些结论就需要学生动手操作一步一步发现结论,如果事先预习了,已经知道结论,就失去了探索的价值。学生学起来就会觉得没什么意思,已经知道了他就不愿意再动手去做啦!这种类型的课可以让学生课前做一些模型以备上课用。让他在自己的动手操作过程中发现规律或结论,这样才能让他体现自身的价值。让他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真正实现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让他想学、乐学。
二、 高效课堂——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上课坚决不搞形式主义,要实实在在的,特别是讨论要有价值,不要为了讨论而讨论,讨论的目标要明确,要让学生知道到底要解决什么的问题。
首先,老师一定要转变角色,要由执教者、指导者转变为参与者、合作者,在学生讨论、交流合作的时候要参与到学生中来,让学生不断的暴露问题,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与做法,只有这样你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才能做到有的放失。如有些知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解决的则应该让学生自己解决,这一部分知识就不用小组讨论,直接由组内学生回答,如果答不上其他小组的成员可以补答,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处理方式也是这样,自己能独立完成的,一定要让他自己完成,否则他总依赖于讨论,反正小组内有人会,讨论时问一下就可以了,就不利于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容易形成惰性思想。
其次,要让学生学会分组学习的程序和方法。对于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者是一个问题多种解法的时候,可以分小组交流合作,给每一个小组或个人展示的机会。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也不一定要作详细解答,先提示提示条件或方法,让学生再讨论、再探索,让学生体会到集体的智慧,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增强了竞争力,不但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而且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绝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进行训练,使每个学生每堂课都有收获,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机会,在不同层次上有所提高,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 有效练习——检测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
巩固练习主要是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评价,通过练习来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老师要根据学生对巩固练习的完成情况掌握学情,对学生掌握得不太好的知识在下面的教学当中作适当的补救与调整,所以巩固练习的质量至关重要,在练习的设置上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要以基本问题为主,让全班绝大部分学生能做对。
二要体现分层练习,这样让学有余力的同学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要注意题型的多样化,不要仅拘泥于选择、填空、解答这几种题型,每个知识可以通过不同的题型进行考查,例如有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有些可以从身边熟悉的人或事着手去设置一定的情景,甚至于设计一些开放性试题,多种答案的试题,让学生做起来更有兴趣,更有意思。不会觉得枯燥无味。
四要注意练习的数量,只要达到巩固知识就可以了,要精不要多,多了不但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时间长了,还会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学习效果不但不会提高反而会大打折扣。在练习的设计上要力求出精品练习,基本题突出双基,拓展题要有一定的坡度,设置一定的台阶。要让学生在做练习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有效评价——让更多的学生感受自身的价值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无论哪个老师都不要吝啬您的表扬与鼓励,当然了评价要客观,表扬也要真是。现在的学生可聪明着呢,这就要求我们发挥我们的智慧进行有效评价,主要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一是课堂内对学生的评价。现在在课改的推动下,我校对每个班级的学生都进行了分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对小组和个人进行有效的评价,有效的个人评价可以让学生有一种满足感,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从而激发他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在学生课堂表现出色、对某个问题有独到见解、某一道题得解法巧妙,或跟以前相比有一定的进步,老师都应给予一定的表扬与鼓励,这样更能激发他学习的动力,对学习充满自信,简单的一句“不错”“非常好”“最近谁谁谁学的比较认真”“课堂上非常投入”……,会比这几个字的价值大得多,我在开学两周的一次班会上曾经举过这样的例子:开学两周来,老师能明显感觉到认真的同学有……,接下来就举了几个同学的名字,结果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在期中考试中,被我表扬的这几个同学只有一个因考前生病成绩没有进步,其他学生成绩都有所进步,而且有的进步还不小。由此可见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小组,我们也要进行有效的评价,合作交流好的,小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高的,集体荣誉感强的、组长作用发挥好的,都要在班级大张旗鼓的表扬,每天记录一次,每月评比一次,对于做得比较好的个人和小组要给予是要的奖励,这样以个人带动小组,再以小组带动班级,使班级整体都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
二是对作业的评价。对认真完成作业的,完成得质量有比较高的,也要大力表扬,同时在他的作业上可以做一些激励性的评语,例如:“做得很好,继续努力”适当的时候可以在班级内部搞一个作业展览,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对于偶尔作业做得好的更好抓住机会进行表扬,“这次做得不错,要坚持住才行啊”“你做题的准确率挺高的,在书写方面还要加强啊”……。对于作业完成的不够好的要把它指出来,加以提醒,希望他在某一个方面做得更好,有多个问题的,可以一个一个提出来,让他逐个改正,这样他不会觉得困难有很容易做到,学生也能接受,学生做到的时候老师要看到并给以表扬,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重视,这样他才会更好的去完成下一个问题。总之,客观真实的评价能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体会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更充分肯定了学习的进步与发展,让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参与到评价中来,在客观的有效评价中共同进步与成长。
提高课堂的高效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每个教师能积极投身到课堂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来,发挥我们应有的作用。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朝气与活力,让我们的学生能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學习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