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片辊式溶液微分电纺批量制备PVA纤维研究

来源 :化工新型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i_j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实现批量制备性能优异的纤维膜,设计了一种针片辊式微分静电纺丝装置,以聚乙烯醇(PVA)静电纺丝为例,讨论了PVA溶液浓度和针片间距对纤维直径分布和纤维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VA溶液浓度的增大(8%~11%,wt,质量分数),纤维平均直径越粗,直径分布范围也越大;针片间距主要影响针片尖端的电场强度分布,随着针片间距的增大,针片间电场强度分布更加均匀,当针片间距为10mm条件下,各个针片尖端的电场强度分布均匀性明显改善,制备的纤维膜直径分布范围较小,PVA溶液浓度为8%(wt,质量分数)条件下的纤维直径为(161±67)nm;纤维膜产量随PVA溶液浓度的增大逐渐升高,针片间距10mm,PVA溶液浓度为11%(Wt,质量分数)条件下,获得最高的纺丝产能为12.8g/h.
其他文献
有机太阳能电池受体材料是有机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主要介绍了富勒烯衍生物、苝二酰亚胺衍生物、9,9-联亚芴基衍生物、二酮吡咯并吡咯衍生物和聚合物这五类受体材料的结
[摘 要] 近些年来,我国较支持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专业的人才,同样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但是教学质量关系高校和学生的发展,是高职院校教育的核心问题。以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为题,展开具体的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
本文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了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以此为角度探讨了提升高校青年教师创新能力的对策,以期为推动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创新能力的发展工作提
在地方高校组织开展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一般高度重视人才理论能力的强化,对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对忽视,导致教学组织规划效果不够理想,所培养的人才难以与社会人才需
开展护理专业社会实践,完善专业实践教学大纲,使学生、实践带教老师明确实践具体目标、内容及要求,利于专业社会实践教学的开展,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利于高职护理专业教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如何让高职学生对该门课程产生兴趣并学到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本文从课程设计,教学策略
在无添加剂条件下,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花状独居石结构的YPO_4·2H_2O∶Eu~(3+)橙红色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致发光光谱(PL)等分析手段对样
期刊
对静电纺丝法制备碳纳米纤维的过程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如何制备出取向性、形貌及结构优良的碳纳米纤维材料做了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综述了电纺碳纳米纤维在电极材料、吸附
随着近几年高校的持续扩招以及国家整体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面对2016年国内经济形势的复杂化和持续的经济下行压力,毕业生的就业既面临着挑战,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