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全球化与民族体育文化安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化全球化使民族体育文化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影响民族体育文化安全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其生存危机,最终威胁到民族体育文化的安全,主要表现为缺乏文化创新、自觉意识淡薄、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怀疑与批判及市场的冲击等。面对严峻的安全形势,本文提出了“推陈出新”、“和而不同”、“与时俱进”、“自强不息”、“发愤图强”等策略,以确保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演进。
  关键词: 文化全球化 民族体育 文化安全 文化创新 文化认同
  
  文化安全与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一样有着同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国家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日益深刻,文化的碰撞与冲突日益尖锐,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民族文化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是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撑和重要标志。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始终伴随着文化渗透、价值变迁、制度转移等现象,这无疑给我国文化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确保我国文化安全,提高文化应战能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2]。
  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承民族信仰、传授生存技能、展现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交流、抒发生活激情和培养审美情趣等功能。[3]目前,民族体育文化的安全状况却令人担忧,以奥林匹克体育为主体的强势体育文化风靡全球,对民族体育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面临着对它的排挤、侵扰和生存危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刻不容缓,这是历史赋予的重任。虽然文化是无国界的,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也是必要的,但我国民族体育文化价值体系正在逐渐失去其影响力和号召力,已经逐渐威胁到社会的安定发展和民族精神的传承,亟待抢救。因此本文以全球化的视角为切入点,进而探讨民族体育文化安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
  1.文化全球化与民族体育文化安全问题的产生
  一些国外学者认为,全球化已经带来了某种以消费主义盛行、大众传媒流行和英语交流普及等为特点的一体化世界文化,因此文化全球化即世界“文化的一致化”(Cultural Synchronization)或全球“文化的同质化”(Cultural Homogenization),在这一过程中“世界的基础结构无情地同质化,世界各地的一切东西越来越相似”。一些国内学者也认为,文化的全球化就是指世界上不同文化之间共性的(即世界性的)特征处在不断强化的过程中,而各区域文化之间个性的(即民族性的)特征则处于继续弱化的趋势。他们都强调文化的“同质化”过程是文化全球化最本质的方面,认可了由各民族文化到某种全球文化的单向度发展。
  也有学者认为,文化全球化并不是指文化的同一化或同质化,而是指不同文化在全球层面上大规模地交流与互动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它们相互吸收、相互借鉴,从而实现共同发展。这一看法强调各种文化的互动性,隐含着文化间的平等性,并认为文化全球化的实现路径是双向式的,它所体现的是一种乐观主义取向。综上所述,全球化在某种意义上带来了不同文化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以及知识体系的全球传播,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不同文明的全球整合,即出现“文化的全球化”现象。但是,在民族国家仍然是主要国际行为体的前提下,“文化的民族化”现象也同时在另一个方向上顽强发展着,这两个方向既相辅相成,又相互矛盾。
  一般说来,文化安全指一个国家的文化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国家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发展选择得到尊重,国家主体文化价值体系不受外来文化和非文化力量干涉,保持本国文化的民族性、独立性和自主性,并在不威胁别国文化安全的基础上扩大本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4]。众所周知,民族本身是一个文化共同体,而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栖息的精神家园。活生生的传统文化浸透了一个民族的斑斓历史,并从中展现出其特有的观念体系、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及心理结构等民族精神,支撑着该民族历史发展的心路历程,成为“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全部文化积淀所在,同时也是解释一个国家的文化身份、显示文化个性的依据,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自尊和自信的精神归宿”[5]。总之,它是一个民族和国家之所以能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标识。因此,彻底征服一个民族的最好办法,就是泯灭该民族的传统文化,如此才能使其从根本上臣服于占领者,这也是历史上许多侵略者惯用的殖民手段。
  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民族体育文化面临着西方体育文化对它的排挤和侵扰。被社会推崇的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受到越来越多民众的认同,而同时民族体育文化正在不断远离其生存的广泛群众基础,面临着生存危机。如今人们更加注重追求时尚、娱乐和休闲,更喜欢选择那些时髦的、有趣的、实用的、轻松的和有刺激性的体育运动项目。诸如中国武术这样的体育运动却远离人们选择的视野,使得武术拥有的人群越来越少,尤其在城市里,许多青少年把兴趣投注于外来的“跆拳道”、“空手道”、“瑜伽术”、“踢踏舞”、“健美操”等。
  2.在文化全球化浪潮中民族体育文化安全面对的挑战
  国家安全涵盖国内安全、国际安全,甚至全球安全。脱离国际大环境的国家安全是不存在的。影响民族体育文化安全的因素自然包括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融合,使民族体育文化安全不再局限于外部安全,而是内因与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奥林匹克体育”为主的强势文化扩张仅仅是影响民族体育文化安全的一个外部因素,它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内因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影响民族体育文化安全的内因在于一个国家、民族的内部精神力量。
  2.1缺乏民族体育文化创新。
  民族体育文化创新能力是其安全问题的一个主要因素,我国特有的民族体育文化要在全球化过程中生存发展,文化创新是生存的唯一道路,也是适应全球化时代背景的前提条件[6],而在我国民族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中很少发现新的创新项目。
  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千姿百态、绚丽多彩,这为我们今天发展体育文化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我们应当继承民族体育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并加以整理发掘和发扬光大,进一步激发全民族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在此基础上,要以开放的姿态对待世界先进体育文化,在抵御外国体育文化产品倾销和体育价值观念传播对本民族体育文化带来侵害与挑战的同时,积极吸收外来体育文化的精华,不断为民族体育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与活力。只有这样,面向21世纪的中国体育文化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才可以获得独立自主的全新发展,而且也只有在这样的发展中,才能获得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安全的全面保障。
  2.2民族体育文化自觉意识淡薄。
  文化安全问题,说到底是如何看待和处理文化关系问题。文化自觉是应对文化安全问题的基本态度。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7]自知之明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不是“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
  西方现代体育提倡竞争,提倡超越对手,超越自然障碍,其活动是在相互较量、相互比较的过程中完成的,这一点是与东方人或世界上一些其他民族的体育精神是不同的。东方民族更多强调体育对于身心的愉悦性、审美性、娱乐性,而忽视单纯的竞技性。在西方体育观中,竞技场上的姣姣者被视作偶像,被人们颂之为英雄。竞技的结果、成绩、名次直接影响到做人的价值及本身的尊严,竞赛的奖品也不再是古代希腊奥林匹克运动场上的橄榄技花环,它会给人带来一身的荣耀甚至富有。西方国家在赛场上的野蛮与欺诈正好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道与德及自然的关系。正如美国田径明星迈克尔·约翰逊所说:“人们只为荣誉参加比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参加比赛既为荣誉,也为金钱。”拜金主义、功利思想的影响,就使伦理道德观念发生倾斜和滑坡。在现代体育赛场上出现的偷用禁药、贿赂裁判、打架斗殴、弄虚作假的现象,已使道德丧失殆尽。这种线性的、单向的价值取向,恰好严重地背离了奥林匹克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传统伦理道德所体现的与自然、与人和社会和谐共处的思想和重人格的观念,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体育价值观。尤其是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活动,更有着自身丰富的独特精神,譬如其自娱性、审美性、共同参与性,对竞技的胜负并不看重,“胜固可喜,败亦无忧”,无论胜负都是对人生的一种体验,一种磨砺,是对人格完善的一种促进,更是民族精神的粘合剂。这是一种极其人本精神的文化传统。然而,这一些传统完全有可能在西方体育文化价值观的冲击下,受到现代人的漠视。
  2.3国人对民族体育文化认同的怀疑与批判。
  “所谓的文化认同是由共同的语言、民族血统、宗教信仰、价值观、伦理道德体系,历史地理、经济环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是民族国家确立其存在的正当性的重要依据,民族国家的凝聚力是建立在全民认同的国家利益、文化传统和相对一致的社会道德观念基础之上的。文化认同危机主要表现为对传统文化和既有的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的怀疑与批判,以外域思想文化取而代之”[8]。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开篇这样写道:“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独立的国家。就在之后的两个星期,在莫斯科政府大楼演讲厅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细心的美国人注意到,从前装饰在演讲台上的列宁塑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挂在墙上的俄罗斯联邦的国旗。但问题是,那面国旗却被挂反了。”一个小小的细节告诉我们在全球化到来之际人们越来越需要寻找一种文化上的认同,无论是塑像还是旗帜。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五千年的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浪潮冲击之下,我们又重新对自己发问“我们是谁?”。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在给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与世界各民族体育文化提供交流的新途径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使我们对自己民族体育文化的认同感开始产生怀疑。美国NBA篮球、韩国的跆拳道、饮食领域的可口可乐等对我国文化领域的影响不断扩大。“从竞赛规则、方式方法、到运动服装,同样都是西方的模式”,从消极方面来说:其一,是由于西方建立的高科技、新领域、高消费的文化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在物质方面的欲望,这些方面直接导致了体育文化的堕落和文化危机的发生;其二,由于西方体育文化标志了西方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反衬了中国传统的、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观念的落后性,从而使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产生了对西方的崇拜心理,以及对民族的激烈反叛情绪,对我国民族体育的文化观念开始产生怀疑。国家观念、民族意识空前淡化,从而对民族、国家的生存发展构成了深层威胁。
  2.4市场冲击,使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受到空前的影响。
  全球化特别是文化的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外国的体育项目开始大量地涌入中国的体育文化市场,美国的“NBA”篮球,韩国的跆拳道,以及“空手道”、“瑜伽术”、“踢踏舞”、“健美操”等项目大量地涌入中国体育文化市场,对原本就不够强大的中国体育文化产业形成了严重的威胁。西方体育项目的入侵,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体育文化市场发展较晚、还未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的国家来说,是有着致命威胁的。西方体育项目的大量涌入所攫取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利益,更为重要的是对我国独特的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破坏和对中国体育文化市场的占领,并使中国的体育文化自主创新能力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2.5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资源短缺,面临生存危机。
  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体育文化的全球化趋势和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渗透和入侵使得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保存和延续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正如马克思曾经分析的: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6]以现代体育运动会为例:体育运动会的仪式无不尊从西方式的圣火仪式、运动员裁判员宣誓、开闭幕式的庆典活动,等等,这一切都发源于西方。目前奥运会的竞赛项目已达300项之多,但这些项目绝大部分都是西方人的传统项目,其它国家和民族只能以抛弃其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传统文化为代价,在运动会上享受西方创造的“文明”。同时,竞赛规则也是以西方的价值观念为原则的,于是西方人所崇尚的竞争和刺激成为制定竞赛规则的标尺;设置的奖励方式则无论多少人,多少队参加,冠军永远只有一名:这体现了西方人的价值观——放大人的主体性,强调“我思故我在”,把竞赛变成对“稀有”奖励的争夺。无论世界各种体育项目的比赛,远动员穿的总是耐克或阿迪达斯,喝的都是可口可乐等等。这一切的结果是:通过世界性的体育比赛,全世界各民族固有的传统体育文化、运动方式、审美趣味等渐渐消融掉了,形成了一种单一的、同质化的——西方或美国化的——文化风格,而这种单一的、同质化的文化风格不仅刚好与奥林匹克运动所强调“多元文化”并存的美好愿望相背离,而且威胁到民族体育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影响到民族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不仅如此,以现代体育理念为主体的西方体育在世界范围内传播,造成了民族体育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严重短缺,从而影响民族体育发展,甚至某些民族体育文化面临生存危机。
  3.民族体育文化安全的应对策略
  3.1“推陈出新”—全新推进传统体育文化创新。
  增强自身的文化创新能力,实现我国民族体育文化与世界主流体育文化的接轨。创新力是文化力的根本,因此文化创新力是改变国际文化战略力量对比的关键环节。要从根本上解决我们民族体育文化认同危机,就必须大力推进体育文化观念的创新,加强体育文化内容创新、体育文化形式创新、体育文化体制创新。只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才能使我国体育文化在与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过程中,在仅保留自身的体育文化精髓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地吸收其他民族体育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创造出属于当代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体系。
  3.2“和而不同”—坚持正确的民族体育文化发展战略。
  尽管国际奥委会曾指出“奥林匹克运动所推崇的绝不是一种标准的现代化和文化的单一化,更非欧洲化或西化,未来的奥林匹克运动必须是多文化的跨文化”[9],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它反映的更多的是西方的价值观与逻辑。奥林匹克运动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同时,极大地忽视了各国民族体育的发展,忽视了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奥林匹克文化强势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拒绝其他文化的广泛参与,也强烈冲击着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因此我们应采取一种开放、发展的态度,选择、涵化、吸纳与借鉴西方体育文明中对我们有益的东西,丰富、充实自己的文化体系。当然,这种吸纳与借鉴,要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基础上进行。只有承认文化差异,保持本民族特色,与异质文化“和而不同”,和谐共处,才是全球化趋势下民族文化所应采纳的理性选择[10]。
  3.3“与时俱进”—努力建设先进体育文化。
  应该建设民族体育先进文化的理想追求、价值取向、理论品格,同时应该立足民族的、大众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实践为基础、与时俱进是民族体育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
  3.4“自强不息”—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体育精神。
  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体育文化传统,加强年轻一代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在世界各民族体育文化激烈碰撞的今天,使得国民,特别是年轻的一代人在体育文化认同方面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因此,我认为加强对年轻一代人的民族体育文化教育,对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来说显得很有必要。开设武术课,比如让武术进入课堂,加强对武术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一种做秀,而是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使年轻一代形成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一种需要。
  3.5“发愤图强”—大力发展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变“被动”为“主动”。
  借后奥运的有利时机,政府既要加大资金投入,又要依靠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形式地筹措资金。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体育的发展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注重民族体育产业的发展,开发利用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注入民族文化内涵,打造民族体育特色品牌,促进传统体育旅游业,从而增强自我造血机能,增强发展后劲。
  
  参考文献:
  [1]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24.
  [2]李晓东.全球化与文化整合[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104.
  [3]娄章胜,袁校卫,王振杰等.体育全球化视野下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危机[J].体育学刊,2008,12,(15):87.
  [4]李金齐.文化安全:一个关乎国家存亡的现实问题[J].思想战线,2006,(1).
  [5]唐克超.网络时代的国家安全利益分析[J].现代国际关系,2008,(6):60-61.
  [6]马文国.文化安全视野下中国武术的当代教育使命[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1,(26):57-58.
  [7]刘杏芝.体育全球化——世界体育文化与民族体育文化的和谐共生[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1,(4):104-107.
  [8]古柏.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体育的文化选择[J].体育文化导刊,2008,(6):26-29.
  [9]刘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问题——兼驳“文化全球化”论[J].探索与争鸣,2006,(9):19-22.
  [10]严兴文.试论国家文化安全的内涵、特点和作用[J].韶关学院学报,2007,(2):138-141.
  [11]路高峰,郭小学.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安全问题[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6,(2):66-68.
  
  基金项目:天水师范学院立项课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全程体系构建—以甘肃省为例》TSE0804部分成果。
其他文献
孙中山毕生视革命、读书为生活第一需要,无论在坎坷逆境里,或在戎马倥偬、日理万机中,只要偷得片刻之暇,他都手不释卷。1922年陈炯明之变,他窘居艦上55天中,经他披阅过的书,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注重使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刘忠礼根本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邓小平同志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划时代发展和贡献
一、前言空竹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烘托喜庆气氛的娱乐、技巧、健身玩具。这种玩具原来始于少数宫廷贵族,后来传到广大民间百姓。空竹作为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已有1000年的历史,种
努力提高浦东开发的整体素质──写在新春及《浦东开发》创刊三周年之际赵启正值此1995年新春和《浦东开发》杂志创刊三周年之际.我谨向国内外读者致意!今年4月18日,是李鹏总理代表中共
福建省松溪县茶坪乡官路村基干民兵陈永强和邻村女民兵陈爱玉俩曾冲破层层阻拦,自由恋爱结合。婚后,小两口恩恩爱爱,靠着勤劳能干,家境日见红火。可是,当他们的爱情结晶——
普通高校的篮球教学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如何增强女生的教学效果,让女生更好地参与到篮球教学中,体会和收益到篮球教学的乐趣,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高校女生篮球教学
兹定于1993年10月9、10日在石油大学(北京)昌平新校园举行“石油高等教育40年暨石油大学建校40年”庆祝活动(简称双庆),10月10日9时半召开庆祝大会。10月5日、6日在山东东营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强调少年强则国强,然而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和身心健康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富强的关键问题,是整个国民体育的基础,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及全民健身计
跆拳道运动从1994年传入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我国的竞技跆拳道在奥运会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跆拳道运动在中国的良好发展,是我国深入了解跆拳道运动发展的结果。本文
春回黍谷,暖洽花间。适逢戴老文葆先生康强遇吉,寿域宏开。初识戴先生在10年前。不曾谋面,读其文,为之一震。1983年,《出版工作》刊发了先生的《业务自传》,编辑业绩跃然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