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野生油菜性状演化与分支分类研究

来源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西藏野生白菜型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和野生芥菜型油菜(B.juncea Czern.et Coss.)的39个形态学性状为依据,以醉蝶花(Cleome spinosa Jacq.)为外类群,确定了性状的祖征和衍征。应用最大同步法,对35个西藏野生油菜种源的性状演化与分支分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生白菜型油菜和野生芥菜型油菜的基生叶、薹茎叶和花器官性状既有同期演化性状也有非同期演化性状;而伸长茎叶的所有性状均为非同期演化性状,有各自独特的演化规则。西藏野生白菜型油菜分为藏东
其他文献
为分析翼前缘形状变化对高压捕获翼构型气动性能的影响,基于一种锥体组合捕获翼概念构型,采用幂次函数和余弦函数组合形式对翼前缘型线进行了参数化设计,在比较了多项式和径向基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Cd-Cu复合胁迫(5 mg.L-1Cd-10 mg.L-1Cu;5 mg.L-1Cd-20 mg.L-1Cu;25 mg.L-1Cd-10 mg.L-1Cu;25 mg.L-1Cd-20 mg.L-1Cu)条件下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 L.)叶片和根系对Cd和Cu的积累作用及黄菖蒲体内Cd和Cu迁移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50 d的胁迫期内,黄菖蒲叶片和根系中
发展糖酵解与有氧代谢系统混合功能能力以及心脏功能的训练对于耐力型项目而言至关重要,但如何掌握训练,其对运动员的相关生理指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
为比较种植药赏两用植物对滨海盐碱土的改良效应,采用实生栽培方法种植了薄荷(Mentha haplocalyxBriq.)、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和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1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率的体育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发展,如果想要激发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则需要好好把握教学方法,从学生主体出发,充
以黑莓(Rubusspp.)品种‘Chester’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对初代培养基、不定芽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中适宜的激素种类及浓度进行了筛选,并对增殖培养过程中适宜的光照度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