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齿单元对起落架/舱体耦合噪声抑制试验

来源 :航空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83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民用飞机高速发展,噪声排放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在飞机起降阶段,飞行高度较低且处于机场附近,其噪声直接影响到机场地面周围环境.该阶段内起落架噪声占比较大,成为研究的重点.此外,起落架在收放过程中,除自身脱落涡产生的噪声外,当起落架舱门开启时,舱体空腔内产生自持性振荡噪声,与起落架噪声一起形成更为复杂的起落架+舱体耦合噪声,直接影响到整个着陆系统噪声水平,因此研究起落架与舱体耦合噪声产生机理和抑制措施显得尤为必要.以简化的起落架及其舱体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低马赫数(0.2Ma/0.25Ma)条件下,利用前缘锯齿扰流单元对起落架/舱体耦合噪声进行抑制的方法,并在0.55m×0.4m航空声学风洞进行试验验证.首先,从起落架及其舱体耦合噪声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分别明确起落架和舱体在耦合噪声各个频段的贡献作用.随后,在舱体空腔前缘安装锯齿扰流单元,以改变自由来流状态,验证降噪措施;同时采用参数化研究方法,研究锯齿扰流单元不同偏角对降噪效果的影响.最后,将起落架模型安装于舱体空腔内,分析锯齿扰流单元对耦合噪声的抑制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锯齿形扰流单元对舱体腔体噪声与起落架/舱体耦合噪声具有明显降低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30°安装角最佳.预期成果可以应用于起落架/舱体耦合降噪.
其他文献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诗人们能做出如此动人的中药名诗来,首先得归功于中药的命名者,因为不少中药名本身就充满了诗意。
期刊
@@
笔者报告了1975~2008年本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RMM)23例。对23例ARMM患者分别行根治性切除术(Mile’s术)和局部切除术及冰冻治疗,术后并辅以放疗、化疗
随着对肿瘤干细胞(tumor stem cells)理论的深入认识和分离、培养肿瘤干细胞实验技术的不断进步,胶质瘤内肿瘤干细胞的存在已经有较多的证据和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人们对胶质瘤发生、复发和侵袭机制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可能改变以往胶质瘤的治疗策略,影响十分深远.新近,有学者将来自胶质瘤的肿瘤干细胞或具有干细胞特性的胶质瘤细胞称为"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s,GS
在涡不稳定性特征的影响下,翼尖涡会在尾迹中发生摇摆运动.为了揭示翼尖涡摇摆的本质原因以及发展机理,采用体视粒子图像测速(SPIV)技术和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对不同雷诺数和
针对高超声速流动的γ-Reθ转捩模型在模拟强制转捩时存在捕获边界层内扰动不足的缺点,将RANS(Reynolds Averaged Navier-Stokes)框架改为IDDES(Improved Delayed Detached E
期刊
@@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通过脉动压力风洞试验测量,对比分析了跨声速(马赫数介于0.75~1.2)不同锥角和锥长大小的级间段对锥柱外形飞行器局部脉动压力的影响规律.结果 表明,肩部脉动压力主要由以低频
Background:Oxygen inhalation therapy is essential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 (CMS),but the efficacy of oxygen inhalation fo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