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教师素质的几点思考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a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从邓小平同志的话语中的。可以看出培养21世纪的人才就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此,作为教师,加强人格修养,提高自身的素质,是一堂刻不容缓的必修课。
  一、师德建设是核心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业也。”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传道”。“传道”就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的理论教育学生,并以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高尚的道德行操、正直的人格、正直的心,才能给学生良好的影响,使学生从小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正直的人。培养学生正直的人格,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加强教师的道德教育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核心问题。加强师德建设,首先,要大兴学习之风,组织广大教师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先进的理论武装教师头脑,使教师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形成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爱岗敬业,甘为“孺子牛”,乐于奉献。第二,教师要言行一致,通过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无私奉献来影响学生,塑造学生的灵魂,即“真正为范”。第三,通过法律的、行政的手段特别是依法治教 ,加强师德建设,使师德建设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有一颗进取的心,要热爱学生,对学生有博爱之心,要以诚相待,要宽容和有强烈的责任感。
  二、业务提高是基础
  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勺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怎样去衡量教师的这一桶水呢?中师毕业教小学,大专毕业教初中,本科毕业教高中,用一般人的眼光来看,这些教师具备了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水平了,有“一桶水”了。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世界进入信息化、数字化知识大爆炸的21世纪,知识更新的周期加快,教师原有的“一桶水”蒸发的速度也加快。如不赶快“充水”,不用多长时间就可能“水干见底”了。所以,教师决不能“两耳不耳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必须积极进修学习,一方面广泛涉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知识,紧跟时代步伐;另一方面要加紧业务进修,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参加学历提高培训,如自考、函授学习等,可以参加技能培训等继续教育学习,切实提高自身水平,同时,注意将书本知识运用到丰富的教学实践中去,用以指导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目前,需要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是:教师的学历不断达标,并且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取得了高学历,但教师的业务能力长进不快,教学水平提高不明显,甚至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因此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必须抓紧抓实。
  三、教学科研是关键
  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注意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注重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没有什么现存的模式。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教师的创新能力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强弱息息相关。“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旧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现代教育。因此,教师应不断更新思想与观念,大胆创新,大胆探索,在熟练专业知识和常用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掌握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为一个真正“常教常新”的教师。 并且通过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反复不断的探索,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科研水平。这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教师要结合自己丰富的具体的教学实践,开展教研教改,有条件的可以成立科研小组,进行专题研究。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成为教育专家, 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与反思,勤动笔,勤动脑,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伴随学生成长观察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不同优势和特点,实施扬长避短教育,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又一个要求。教师伴随学生的成长,要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恰当地点拨,避免拔苗助长。教育过程中,师生的沟通非常重要,这是师生互相了解、建立友谊的过程,也是教学科研成果的关键。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承担着人的思想文化传播、新生一代的培养、各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造就等艰巨任务。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师德,有很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承担起培养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其他文献
【摘 要】化学实验教学是学生形成化学基本概念,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反应规律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创新教育的最有效的一种形式。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探索,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关键词】实验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化学课程改革
晚清时期,在“清末新政”的影响下,裁撤绿营、编练新军,办警察局、设咨议局,开成都近代政治变革之先河。成都在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和影响下,逐渐被纳入全球资本主义市场,成为原料的输出地和工业制成品的倾销地。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经济日益解体,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勃然兴起。在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的带动下,自19世纪70年代起到20世纪初,成都陆续兴办了一批官办、官商合办、商办工商企业。尤其是甲午战争后到本世
期刊
【摘 要】思维教学是现代教学中的一个创新教学方法,文章阐述了将思维方法如何科学合理引入到中职语文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形态,提高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思维方法 中职语文教学  1思维方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1培养兴趣的需要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对文化课学习不重视、不懂科学应用思维方法等因素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积极性不高。在语文教学中
《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养成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小学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学科课程,它既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品德知识和规范要求,更要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规范行为,即学会做人。  但是,许多学校在这一学科的教学中存在许多的不足。一方面,由于许多地方
期刊
【摘 要】《成本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本会计岗位在实际工作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目前高职院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各种软硬件条件的影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配套教材都仍仅限于从理论到理论的层次,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距甚远。本文结合目前高职院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现状及教学经验,尝试着提出若干可操作性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成本
【摘 要】“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也是现存古籍对文学观念的最早存录和表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诗人作诗的目的是为言志。然而是他的内心产生激荡,并有所感悟的情感是诗人作诗的动机。因此,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一开始就与抒情言志结下了不解之缘。与西方文学中的诗歌相比,中国古代诗歌没有产生古希腊那种长篇叙事史诗,最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