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收费改革理论依据文献综述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1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教育收费是一个影响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外主要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收费的主要依据,然后又具体到我国,列举出了不同角度,基于不同学科的高等教育收费改革的理论依据,最后给出了几点结论。
  关键词高等教育收费改革理论依据准公共产品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我国自1999年开始,实行高等教育扩大招生政策,高校招生人数逐年攀高,与此同时,高等教育收费改革也随之大规模地展开,由原来完全公费逐步过渡到全面收费制度。高等教育收费改革是一项关系到国家、社会、高校以及学生、家长方方面面的重大举措,不少专家学者也对这项举措从各个角度做出了论证和阐述,本文试综合这些论述对高等教育收费改革的理论依据作出综述。
  
  1 国外高等教育收费的理论依据
  
  在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校财政和高校收费理念中,明显反映出这样一个问题,由于对高等教育性质认识的不同、所主张或所依据的原则不同,各国在高校是否应该收取学费以及应该收取多少学费的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其中有一点是共同的——虽然这些国家主张的理念原则各异,却大都是从经济学、社会学、经营学等原理中寻求理论支撑的。
  
  1.1经济学的投资理论
  投资理论的核心是用怎样的形式和方法来测定未来〔预期〕收益和现在投入间的收益率。人作为消费主体是有预期能力的,在人们将有限的资源投入给教育之前必然受着某种预期利益的驱动,其中最主要的动因是预期到这部分资源投向教育要比投向其它领域能够获得更多的回报。换句话说,教育投资理论认为,人们通过教育可以终身获得更高的收入。因此,从投资理论来考察高等教育需求,也表现出这样一个规律:期望毕业后获得更高收入的人数增加,则升学需求增大。学费增长则意味着收益率下降,因而需求量也就随着减少。
  
  1.2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学费问题进行分析
  社会学探讨学费问题的核心是社会原则和学费的关系问题,其中包括机会均等原则、公平原则等等。机会均等原则是大多数国家在制定学费标准过程中所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社会公平原则又不同于机会均等原则。机会均等原则所主张的是没有性别、信仰、经济、宗教等差异,机会对于所有的人都是均等的,但这并不保证每一个人都能获得这个机会。相比之下公平原则是主张对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反映在学费问题上就是受益者负担的原则。此外,社会需求也是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实质是大学为谁而办。大学要为社会培养其所需人才,这已成为多数人的共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大学就应该实行低学费政策,而大学经费的大部分就应该由社会(国家政府〕承担。不仅如此,国家还应对私立大学进行一定的经费补助,实际上一些国家也正是这样做的。
  
  1.3从经营学角度进行分析
  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的规律是,只要有获利的机会存在,就会有新的投资者加入进来。或者说,价格的上涨必然要拉动供给量的增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私立大学之所以在许多国家能得到如此迅速的发展,利益动机虽不能说是惟一的原因,但起码是主要的原因。学费〔包括注册费等〕是私立大学的主要财源。美国私立大学财政的51.4%来自学费和学生住宿费收入。对于一般商品,我们大体上可以从价格本身来解读商品的性质,但是学费是一种隐性价格,由于决定学费标准的因素十分复杂,所以从学费的不同标准中反映不出大学经营体制上的差异。相反,各校间的学费差距同过去相比有一种缩小的趋势,同各大学依据自身的实际来决定学费标准相比,大学确定学费时更注重参照其它学校的收费标准来做最后的决定。特别是在大学生存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学费已经成了大学经营战略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价格〔学费标准〕已被高等教育供给方〔大学〕所垄断,各大学都将其作为确保生源数量的王牌。这在以日本为代表的高等教育发达但适龄人口数量又不断减少的国度里尤为突出。总之,从经营学的角度看,学费已经成了今后衡量高等教育发展变化的晴雨表。
  
  2 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改革的理论依据
  
  我国在高等教育收费改革中参照国外高校收费的理论,依据本国实际,提出了符合本国国情的高教收费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准公共产品理论
  按照萨缪尔森的观点“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区别就在于“公共产品”具有外部或社会效益,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及效用的不可分割性三个特点,其所需经费由所涉及的消费者共同提供,共同享有,通常由政府预算提供。而“私人产品”则没有外部或社会效益,消费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受益具有不平衡性,其经费由市场进行资源配置。而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性质,在消费上有排他性,在受益上更有不平衡性:个人通过教育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即人力资本,当这种资本通过劳动力市场进入生产过程时,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个人获取更高的收入和福利以及提升个人地位。显然,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它的私人收益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又具有公共产品性和外溢性。高等教育承担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种功能。教育使知识得到普及,科技得到发展,全民素质得到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因而提高。教育的发展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给国民带来福利,物质水平提高的同时精神文明水平也得到提升,因此,教育具有巨大的外溢性。由于高等教育虽具有公共产品的公共性和外溢性,但不具有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因而高等教育不是纯公共产品,而应属于准公共产品。
  
  2.2教育成本分摊理论:谁受益,谁投资
  中国高等教育收费的另一个主要理论依据是由美国纽约大学校长、经济学家约翰斯顿在其《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英国、联帮德国、法国、瑞典和美国的学生财政资助》中提出的成本分担理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这种教育服务是一种兼具私人产品性质和公共产品性质的混合产品。私人产品性质体现为排他性和竞争性。因此,高等教育的教育成本应当由在教育中获得益处的各个方面分担。这种分担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利益获得”原则,即谁从教育中获得好处和利益,谁就应当支付教育经费;二是“能力支付”原则,即谁从教育中获得的好处越多,谁就应当支付更多的教育经费,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逐步由原来的纯公共事业转向一种有投资有收益的活动,这种活动在现代社会里,满足了多个主体的需要,收益人包括国家、社会、受教育者本人、企业以及家庭。根据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谁受益谁付款,高等教育的成本也应该由这些主体来共同分担,建立起一个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的机制。
  
  2.3高等教育收费是一个公共定价问题,即以什么样经济实力水平的群体作为公共物品定价依据问题
  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公共定价主要依据受益原则和支付能力原则制定。由于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的性质,高等教育服务按照外部性程度由政府投入资金外,应由受教育者按照受益程度提供相应的教育经费,从而避免“搭便车”现象,以有效提高政府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支付能力原则则主要以准公共物品使用者或消费者的收入状况作为确定公共物品价格(收费)的依据, 这里,关键是以什么样经济实力水平的群体作为公共物品定价依据问题,过高或过低都不能体现社会公平原则,因此要准确把握好公共定价标准的度。
  
  2.4教育收费监督论
  谁投资,谁受益。这种“受益”不仅表现在受教育者毕业后的工资收入,还表现在学生在校利益的维护。李福华在《论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下的几对关系——教育经济学的分析视角》一文中提出:高等教育的收费是学生和学校之间主客关系的调整,更是教育思想观念的深刻转变,是学生作为教育投资者、消费者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中主体性的确立。高等教育收费,一方面确立学生在高等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主体性的存在和发挥有利于形成一定的约束机制,监督教育收费、防止教育腐败。另一方面促使学校、教师改进管理和教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2.5基于财政理论的分析
  在财政学中,税收与政府收费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它们都是财政收入的形式,但也存在明显的不同。在不同的社会产品供给中,税收和政府收费所扮演的角度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不同社会产品具有不同价值补偿方式,准公共产品的供给包含税收和收费两种形式,效用外溢性的部分由财政运用税收收入进行补偿,而直接受益部分由行政规定的收费实现补偿。纯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由政府通过税收形成的收入提供。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应由税收和收费共同保证供给,其负担有明确划分。效用外溢的部分由政府财政支持,效用内敛的部分,则应由享受服务的直接受益人即受教育者通过缴费形式补偿。由此看来,对高等教育服务实施收费有其必然性和可行性。
  以上是高等教育收费改革的主要理论依据,此外还有学者提出了“消费结构理论”,即居民对高等教育的投资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消费结构的制约,应依据对我国居民收入做出比较准确、整体的把握的前提下,对高等教育收费定价标准进行合理估计;“投资收益理论”,类似于成本分摊理论,即谁受益,谁投资;“免费高等教育不公论”, 免费高等教育不仅使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成为了政府的沉重负担,而且使高等教育的不公平现象越演越烈。
  
  3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国外几个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收费理论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第一,大学是否收取学费,与一个国家的政权性质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不大。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美日两国在世界上居于领先的地位,但这两个国家的大学却都是收取学费的,而且额度还很高。在经济发展水平略逊于这两个国家的德、法等国却基本上实行大学免费制度,有的国家甚至还负担学生的生活费用。第二,与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传统理念或者社会原则对大学学费的影响也许更大些。欧洲一些国家的大学之所以基本上实行免费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理念在起作用。同样,美国和日本社会主张的是受益者负担原则,所以收费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
  就中国而言,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高等教育收费改革过程中所依据的理论都是基于高等教育的性质——准公共产品来提出的,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共同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改革的合理性,这也是为了适应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为近几年高校扩招、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从而教育经费的膨胀这种现实服务,为它提供理论依据的。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各种恶性事件在大学校园中频频发生,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如何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已经成为学者们研究探索的热点,心理行为训练方式的出现,为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寻找到了一条颇具实践意义的新途径。  关键词心理行为训练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在我国高校大学生中,出现了许多不良现象——自杀、抑郁、校园高消
期刊
摘要本文从方法论的视角,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成人教育评价的功能、模式、特点和具体实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改革建议。  关键词方法论成人教育评价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A    教育评价、教育基础理论和教育发展被称为教育研究的三大研究课题。在这三大课题之中教育评价对于教育发展和改革,对于教育管理和决策起着更为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学者瓦特·迪克和洛·卡利所设计的,最广泛的应用于教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当今大学生生活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与挑战。各高校学生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全新的学生教育工作理念,建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立体体系,全面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在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前提下流行开来,甚至成为人们喜闻乐道的语言现象,这一现象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这一结构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词类活用现象。  关键词“副词+名词”产生原因词类活用  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汉语中,副词和名词之间,尤其是程度副词和名词之间不存在直接的修饰与被修饰关系,这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甚至相当一部分教科书
期刊
摘要“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高校在 “两型社会”建设中大有可为。建设 “两型社会”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参与建设 “两型社会”建设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以武汉城市圈建设为例,主要就高校参与“两型社会”建设的条件、必要性、作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十七大之后,武汉城市圈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
期刊
摘要突破是篮球比赛的重要进攻技术,在篮球比赛中大胆运用突破能够对防守者进行强有力的攻击,有效地增强进攻的威力,打乱对方的防守阵脚,促使对方增多犯规次数,是进攻直接得分和进行助攻的重要手段。突破有两种主要方式,即原地持球突破和行进间突破(运球突破),无论哪种突破都是由脚步动作和运球、加速的环节构成。而突破能力是由突破技术的熟练性、心理因素及运用突破的时机和方法决定的。因此,在比赛中运用突破的效果与上
期刊
摘要由理学大师开办和主持的宋代书院是我国古代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其办学机制灵活,教育风格活泼,在传承与发展文化、培养人才和开化民智、化育人生甚至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生力军,在高等教育舞台上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论文通过对两者的比较,指出了其发展的异同之处,最后对民办高校的发展提出了反思与建议。  关键词宋代书院民办高等学校模式辨析  中图分类号:G64文
期刊
摘要当代大学生处于一个开放、多元、变化迅速的社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考研只为逃避进入社会,大学扩招、金融危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化面临的困境比以往任何一个社会都要多。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社会化的背景出发,简单描述了一下大学生社会化的现状,列出一些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和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提出一些对策,以促进大学生顺利完成社会化进程。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
期刊
摘要对于防御性现实主义,已有不少中肯而深刻的评介,甚至有直接用之于中国安全战略分析的文献。事实上,中国既可以从防御性现实主义那里学到维护国家安全的可靠手段,又可以学到降低安全成本的方法。鉴于此,本文扼要的分析了其现实性与非现实性,以利于对此理论的理性认识。  关键词防御性现实主义安全观简析  中图分类号:D8文献标识码:A    1 防御性现实主义安全观的现实性    国际政治理论是具有时代性的,
期刊
摘要在学校里,当学生遇到突发事故时,教师就常常是担当着“第一目击者”的角色,教师能否及时采取恰当的措施往往决定了学生生命的安危。本文试图借鉴其他一些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办法,然后从学校,社会以及教师本身等方面着手,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求增强我国教师的基本医护知识,提高其急救技能。  关键词教师 医护知识 急救技能 学生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2004年9月,英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