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凶讯激怒蒋介石
27日事发的深夜,宣铁吾便向南京国防部打长途电话,报告了事件概况。次日国防部大员动身抵沪,不料事态越闹越大。29日,不仅上海各报继续报道,而且外国大报也发了号外,这下可捅了国民党高层的马蜂窝。
蒋介石在28日中午,一看到上海的报纸便咆哮如雷:“混蛋,这还了得,还要不要党纪国法!”他将报纸撕得粉碎,抓起电话摇到上海市政府,命令吴国桢迅速平息事态。当晚,警察扩大事态的消息又传到蒋介石那里,他拍案而起,仰天嚎道:“警察狗胆包天,实在令人痛心!”他急令国防部次长秦德纯于29日飞抵上海,担任军事法庭审判长。
7月31日首次审讯案犯,引起血案的刘君复脸色吓得惨白,被两位法警押上来。他一字一句地说:“7月27日晚9点半,因与友人夫妇一起去看戏,预购2张票,请补购一张。但检票员不肯,还说宣铁吾来要求补票都不行,你是一个公务员,算什么东西!本人以其出言不逊,说他没有礼貌。他却反驳:‘什么没有礼貌,我就说宣铁吾、宣铁吾’,一面喊宪兵。宪兵来了说:‘他既不买票,算了,你去吧’。本已无事,忽又闯来一位军官,问什么事?检票员说:‘有一个公务员要补一张票,我说不行,他说我态度不好’。军官便推我,叫我走。我说:‘我是公家职员,让我说明白好吗?’当时旁边一位警察说:‘算了吧,不要难为人家。’军官动起气来说:‘谁要你管,我是陆军军官,你算什么?’警察说:‘我也可以管的。’就此争吵起来。9时40分电影开映,我就走了。”
刘君复的作证与媒体大相径庭,况且只字不提双方发生冲突的关键细节。场内顿时大乱,记者扑向刘君复。审判长见势不妙,马上宣布休庭。秦德纯当天向蒋介石汇报情况后,蒋介石于8月1日发出指示:要有关单位慎重处理血案,在沪侦讯完毕后,于8月15日转至南京审理。
姜豪大闹参议会
金都大血案乃民国历史上少有之事,把个大上海闹得沸沸扬扬。上海市市长吴国桢决定于7月29日下午,在市参议厅召开临时参议会。
是日下午,会议由市参议长潘公展主持,市长吴国桢、警备司令宣铁吾、警察局代理局长余叔平以及大部分参议员出席了会议。
潘公展阴沉着脸站起来说:“今天请各位来开会,内容想必你们都清楚。金都大戏院发生血案,对党国、对我们上海都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他停顿片刻,一个立正道:“总裁非常关心此案,希望我们及时妥善解决问题,下面请宣司令介绍案情。”
宣铁吾乃黄浦系,曾任过蒋介石的侍卫官,素与CC派的潘公展面和心不和。他见潘公展首先推出自己,不快地瞟了他一眼,慢吞吞地站起来说道:“这么热的天,劳驾先生们前来开会,真不好意思。”接着介绍了血案经过。宣铁吾说:“此事起因甚小,而冲突结果已死伤多人。查此重祸,突出的一部分是宪警知识不够,对本身职权不够了解。事后警察情绪激昂,多亏各方疏导,事态不致扩大。责任问题已组织三人小组着手调查。”他清清嗓子,不情愿地自责道:“宪兵警察原均由警备司令部管辖,惟本人警察局长名义尚未交卸,故电请国防部派员调查真相,依法处理。我以为,此案最大症结,乃宪警职权未划分清楚。经此事件以后,其制度当可改善也。”
吴国桢站起身问与会者:“在座的对案情还有不清之处吗?”见大家默然,遂推推眼镜斯文地说:“目前首要之举,务使复杂之事态简单化。至于责任问题嘛,中央已派大员来沪,会同三方面调查,一俟确定是非,再依法办理。”
潘公展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起身向各位拱拱手道:“鄙人也同意宣司令、吴市长的看法,事件发生之原因,在于宪警职权没有划分清楚。”旋又将目光环视一圈,斩钉截铁地说,“鄙人有言在先,在负责调查机关未发表事实真相前,希望兄弟们少发表意见,以免有所偏袒。”杜月笙立即附和,大多数参议员乐得少发表意见,纷纷表示同意。
正当潘公展准备宣布散会时,猛听得有人一声吼:“且慢,我有话说!”众人望去,只见站起一位中等身材的汉子,原来是市参议员、上海新生活运动总书记、老闸区区长姜豪。姜豪其父乃宋美龄的家庭教师,他本人又是青帮里辈分大于杜月笙的大亨,且在抗日战争期间任过要职,不久前作为蒙难同志会的十大斗士之一,受到蒋介石的接见并合影。有此背景,姜豪平时敢说敢干,号称“大炮”,上海头面人物都让他三分。
姜豪扬扬手厉声说:“警宪冲突造成这样一件大血案,我是非常气愤的。”座位上顿时一片骚动。潘公展摇摇手,想阻止姜豪讲话。姜豪手按桌沿,继续大声说:“刚才几位都说造成血案的原因,乃是警宪双方职权没有划分清楚。但我认为双方各自的任务是很清楚的,即警察管社会治安,宪兵管军风军纪。尤其重要的是,不论警察还是宪兵,都有保护老百姓安全的责任。”
吴国桢见姜豪提到老百姓,不禁虚汗直冒,连忙站起身阻止他:“好了,姜先生听我一句,我们的职责是尽快平息事件,向委员长复命嘛。”
“不对,吴市长此言差矣。”姜豪虎起脸,“今天老百姓在警宪冲突中被打死打伤了,请问应该由谁来负责?参议会既然是民意机构,我们当参议员的应该站在老百姓立场,为无辜遭难的市民鸣冤叫屈。”
“姜先生,你……”潘公展眼露凶光威胁他,“你要注意影响,每次开会都要闹,想想自己的身份,像话吗?”
姜豪理也不理潘公展,双手一起挥动,“警察被打死了,政府花了大笔丧葬费,为他们举行隆重的殡殓仪式,还发给每人抚恤金。我现在提议,要求政府对被害的老百姓,同样给予殡葬和抚恤,对于伤者要负担医药费。至于警宪双方的谁是谁非问题,自有司法机关来调查处理,我们可以不管。”
潘公展气得指着姜豪说:“姜先生说话不负责任,各位不要听他的。”吴国桢、宣铁吾、杜月笙等刚想接着说,下面已是乱哄哄的了。
“哈哈……”姜豪仰天冷笑。复指着潘公展说:“你平时口口声声说什么‘民为邦本’,告诫我们要记住唐朝魏征的名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现在怎么都忘掉了呢?”潘公展眼看下不了台,便恶狠狠地宣布:“今天会就开到这里!”参议会不欢而散。
草率了结血案
血案已经发生,高层又如此重视,它的结局如何,人们拭目以待。
案子于8月15日移至南京审理后,9月27日以国防部名义,由蒋介石验证的电文发往上海:
查上海金都大戏院警宪冲突一案,迭经电饬国防部依法讯办后,兹据先后呈复到府。经核定如次:
(一)宪兵司令张镇对于部属统权无方,训导不力,致生巨大祸乱,应予记大过一次。当时兼上海警察局局长宣铁吾对于本案处理欠当,应予记大过一次。
(二)宪兵廿三团团长及该营营长平素教练无方,应各降一级。
(三)关于宪兵罪刑部分,准照国防部九月廿七日的19730号签呈所拟原判办理(作者注:指判宪兵罗国新死刑,以及判李豫泰、吴伯良等有期徒刑)。
(四)关于警员犯罪部分,俟宪兵部分执行后,准予移送首都地方法院依法讯办。
(五)上海新成警察分局局长卓清宝准予撤职,连同有肇事警员移送法院并案究办。
然而,案子了结并未按国防部电文办,而是一拖再拖。据1948年3月13日上海《新闻报》报道,“除宪兵排长李豫泰等业经国防部军法庭审理论罪外,警察部分卓清宝等十一名提起公诉。”到了5月20日的报道,则是“金都案警察七名宣判各处有期徒刑十个月”。而宪兵廿三团于1947年8月8日奉令调回南京,最后结果令人失望,宪兵的处理没有下文。
1947年9月23日,上海市参议会让代理警察局局长余叔平答复参议员的质询。余叔平吞吞吐吐地说:“金都事件关于宪兵部分,已在南京审判终结;至警察部分,将由司法机关审判。关于行政者,新成分局长已降调,老闸、黄浦及嵩山也有学警参加,故对各局长记大过一次。本人也有失职之处,自请市长处分。”但就是没有提对伤亡市民的抚恤问题。
编辑:韩铁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