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差异,关注思维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ac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典型错例及分析】
  错例1:重点词理解不正确。
  三年级有男生20人,是女生的2倍。三年级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分析:关键词的理解,是学生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上题中的“倍”,学生因不能正确判断“谁是一倍数”“谁是几倍数”“求的是一倍数还是几倍数”,而导致错误。
  错例2:句子读不清。
  1. 停车场收费标准:小轿车3元,中巴车5元,大客车8元。管理员收了366元小轿车的停车费,收了610元中巴车的停车费。两种车管理员各收了多少辆停车费?如果管理员收的钱都是从停的大客车中收取的费用,那么停车场内有多少辆大客车?2. 9箱苹果,每箱32千克。8箱梨,每箱35千克。7箱香蕉,每箱40千克。用一辆载重1吨的货车,把这些苹果、梨和香蕉都装上,行吗?
  分析:学生句子读不清,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看到长句就失去信心,比如上面加粗的长句,二是题目信息量过多,句子读不清,造成思维混乱,就如错例中的第2题。
  错例3:生活经验或思维经验缺失。
  教学可能性的大小时,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花的味道一定是香的,血的颜色一定是红的,水的味道一定是淡的。
  分析:数学学习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思维经验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活动。上述题目学生出错的原因主要是“生活经验”和“思维经验”缺失造成的。
  【教学改进策略】
  一、理解重点词,需要建构思维
  作业中,有些重点词,教师一讲学生就明白了,如“各”“一共”“剩下”等;有些重点词的理解则需要教师通过铺路搭桥,设计针对性练习,内化认知,建构思维,学生才能克服一错再错的问题,就如错例1。
  1. 教给判断一倍数和几倍数的方法——谁的几倍,谁就是一倍数。2. 通过画图,帮助学生理解一倍数和几倍数。3. 进行思维训练。设计问题:男生是女生的3倍,男生和女生一共有64人。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1)谁是一倍数?谁是几倍数?(2)女生应画几个单位长度?男生应画几个单位长度?(3)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几个单位长度?(4)请列式解答。4. 适当重复练习,帮助学生建构思维模块。设计问题:男生有20人,是女生的4倍,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几人?仍然有一些学生错误地列式为:20×4=80(人),80+20=100(人)。教师帮助这些学生回到原思维模块,进行画线段图,判断一倍数等环节。如果没有建构思维,学生没有原思维模块,只是就题论题,学生对于一类问题就可能“一错再错”。
  二、理解关键句,需要训练思维
  例如,错例2中的长句“如果管理员收的钱都是从停的大客车中收取的费用”,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的:(1)圈,引导学生认真完整地阅读整个句子,把重点词“管理员收的钱”和“从停的大客车中收取的费用”圈起来。(2)问,通过设计小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管理员收的钱有哪些”,“从停的大客车中收取的费用”和哪些钱相等?(3)说,在教学中,允许学生用各种方式表达,说一说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4)写,在学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这个句子的意思写出关系式:管理员收的钱=从停的大客车中收取的费用,管理员收的钱=收小轿车的钱+收中巴车的钱。(5)编,让学生模仿这个关键句,编一道同类型题考一考同桌。
  三、解决多条件问题,需要设计一条路让学生“跑到目的地”
  解决多条件问题的思维方法,就是把多条件问题,分化成两两组合的单条件问题,设计一条路让学生“跑到目的地”。
  例如,教学错例2中的第2个问题时,笔者这样设计。(1)9箱苹果,每箱32千克,一共有多少千克?(2)8箱梨,每箱35千克,一共有多少千克?(3)7箱香蕉,每箱40千克,一共有多少千克?(4)9箱苹果,每箱32千克;8箱梨,每箱35千克;7箱香蕉,每箱40千克,一共有多少千克?(5)990千克比1吨少多少千克?(6)9箱苹果,每箱32千克;8箱梨,每箱35千克;7箱香蕉,每箱40千克;用一辆载重1吨的货车,把这些苹果、梨和香蕉都装上,行吗?(7)自编一道类似第(6)题的题目,并列式解答。
  四、抽象数学思维,需要丰富的具体形象思维
  数学思维在小学阶段主要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性为主。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思维水平之间有一定的距离,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所采用的手段主要靠直观教学丰富他们的直接经验,或者通过阅读丰富他们的间接经验。
  教学错例3,中学生的错误认识“花的味道一定是香的”“血的颜色一定是红的”等。一是丰富他们间接的经验,桂花开了十里飘香,说明桂花是香的;但有一花叫臭菊,说明臭菊不是香的。二是丰富他们的直接经验。在家长的看护下接触一些“反常”的事物。只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才有丰富的思维经验,才能正确地思考抽象的数学问题。
  教学实践中,学生作业的错误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分析学生作业,读懂学生,关注他们的思维,教学时要善于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入手,从题目的特点入手,引导学生有序思考,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跳出思维的限制,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对错题分析的反思、改进教学策略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完善教学素养的过程。
  (作者单位:福建省东山县前楼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0~43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自主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猜想、操作、观察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体积公式的探索过程,不断积累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进一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获得学习成功体验
期刊
名师工作室是当今教育发展的新兴产物,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体,是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力量。近年来,名师培养工作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作为一项提高当地教育质量的头等大事来抓。  当前基层小学规模偏小,班级数少,配备的教师数无法满足学科设置的需要,教师年龄又偏大,且每位教师一周任课时数高达20多节。若经常安排基层教师外出听课培训,既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开展,学校的经费也无法满足外出听
期刊
上下求索——邀你同行  韩兴娥:阅读给了我前进的力量,“海量阅读”实验使我得到许多知音。有时候,陷入低沉的情绪中不能自拔时,我也自我安慰,多想想称赞的话吧。当然在意质疑的声音是为了做得更好。担起推广“海量阅读”的重任的确有些不堪重负,所以我特别期盼涌现更多的在“海量阅读”上有成效的优秀教师。孙双金校长曾来潍坊听过我的课,一直热心宣传“海量阅读”,我对他特别敬重。韩军老师到潍坊时也顺便进了我的课堂。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在阅读教学中凭借文本语言,培养孩子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使孩子们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以《桥》(人教版第十册)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还原文本,让文本鲜活起来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往往会因为生活经历不足,情感价值观仍未成熟而难以走进文本,更难
期刊
美国劳工部的报告《今后的工作:21世纪工作的趋势和挑战》认为,今天的小学,将有65%的孩子因没有创造力而失去工作。我们如何培养一个强大的队伍,一个能够与技术渗透到多种形式的相互作用而不落伍,从而改变我们的生活,而与此同时技术是在不断快速发展中。  Z一代,或IGENERATION(除了上网什么也不知道的孩子),不仅使用互联网和移动技术作为知识的资源,也为社交、沟通建立个性化的空间,今天的年轻人从字
期刊
一、初教探析:还原数学本质  初教时,我们尝试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从人数相同与人数不同两个纬度给学生呈现更加真实、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教学预想是第一个情境着重让学生明晰在人数相同的时候,不能仅仅比较个体,应比较总数,如果有学生能说出比较平均数更好;第二个情境试图让学生理解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无论是比较单个个体还是比较总数都显得不够合理,从而希望水到渠成地引入平均数的概念。然而事与愿违,教
期刊
一、新、旧教材比较与分析  (一)体现了“情境+问题串”的编写体例特点,为教与学导航  新教材基于“情境”,围绕一定目标(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倍的意义),按照一定的结构精心设计了一组问题,通过这三个问题指向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等发生发展过程,从而引领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效实现学习目标。这正体现了新版教材“情境+问题串”的编写体例特点,这样的编写有利实现启学引思、导学引教。  (二)新增了“学生作品”,更
期刊
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教师的人格对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只有人格才能够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布贝尔也说过:“教师只能以他的整个人,以他的全部自发性才足以对学生的整个人起着真实的影响。因为在培养品格时,你无需一个道德方面的天才,但你却需要一个完全生气勃勃的人,而且能与自己的同伴坦率交谈的人。”这里都明确提到教师的人格问题
期刊
盛夏七月,傍晚的霞光格外美丽。带着两岁半的女儿在院子里散步,父女两人边走边聊,十分惬意。难得如此的悠闲,可以放慢脚步,俯下身来,听女儿说说她的想法。  “爸爸,我想当个小偷!”  女儿突然冒出的一句话如巨石投入平静的湖水中,波澜四起。我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一直以来,总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还是很成功的,孩子的心态还是很积极的,总能看到她那阳光般灿烂的微笑,总能听到她言谈中“分享”“帮助”等等词眼。
期刊
多一把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素质教育就是要增加几把衡量学生的尺子,让更多的学生受到鼓励,坚定信念,走向成功。我校教师在实践中对学生实施多元的、积极的、全过程的评价,探索出评价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让评价“立”起来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学校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才能,构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