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航船

来源 :课堂内外(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zm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大海的寂寥。一道无法穿越的线封锁着它,这道线与整个穹隆连在一起,只在海滩处留下空隙。一艘船。意志高昂,带着隆隆的轰鸣驶离了海岸。西斜的太阳,温和的云朵,阵阵海风催人远行。船在前进,在空中留下黑色的烟尘,在海上留下白色的浪花,前进,行驶在平静的波涛上。它驶到海天交接处,穿越那道界线,只剩下高高的桅杆依稀可见;这最后的迹象也终于消失了!
  总有一天,注视那同一条神秘的线,你会看到一缕袅袅升起的青烟,一面旗帜,一根桅杆,一个似曾相识的船体……这是那返航的船只!它回来了,犹如一匹忠于牧场的骏马。它或许比离去时更_加可怜,体重减轻了;或许被肆虐的波涛伤害了。然而它平安无恙并满载珍贵的收获凯旋。光荣和幸福属于航船!
  请你稍加注意。一个思想,你将它排除,或者它自行消失。你再也望不见它;天长日久,它又在你心灵的明媚的阳光下出现,然而已经变成和谐、成熟的意念,变成了能以整个辩证法的力量和炽热的激情来展开的说服力。
  你曾阅读过一本令人深思的书。你又置身于人群和事物的纷纭混乱之中,你想起了那本书的内容与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终于明白,尽管是无意地、不假思索地翻阅,那本书也在你的心灵中发挥作用,以至你整个的精神生活都受它的制约并按照它的要求而改变。
  你在体验一种感觉。它对你是匆匆过客,其他的感觉要抹掉它的余味和记忆,宛如一个海浪冲去前面的海浪留在海滩上的痕迹。总有一天你会感到一种巨大而又令人折服的激情从你的心灵中溢出。你会意识到那一连串的内心活动来自那被遗忘的感觉。正是这内心的活动将这个感觉变成你自身的全部力量所遵从和依傍的中心,如同茂盛的藤蔓顺从地缠绕在一条柔软的绳索周围一样。
  这一切事物都恰似航船:起程,消失,然后又满载而归。
其他文献
“国际行动援助”是一个以消除全球贫困为宗旨的公益性国际联盟组织,1972年成立于英国,2004年总部迁到了南非。“国际行动援助”与45个国家的1500多万人一起工作,帮助人們摆脱贫困和不公,改善了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状况。  一、“国际行动援助”的定位  “国际行动援助”的总部位于约翰内斯堡。这是唯一一个总部设在非洲的国际发展机构。“国际行动援助”还在亚洲,美洲和欧洲设有办事处。“国际行动援助”相信人
初级    徐氏签名:唯一一个可以在3秒内辨认出的签名。现在网上还有静蕾字体供大家使用哦!
去过西藏的人,总是难以忘怀那里的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然而对于淮安人网的志愿者来说,西藏之行让他们更多了一份牵挂和一份责任。  2018年6月1日,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的志愿者王忱、毛建中、李兵、葛宏刚、丁汝超、张叔军、张俊荣、李兆飞、陈毅生一行9人经过11天5000公里长途跋涉,终于到达海拔5000米的西藏自治区尼玛县第二中心小学。这一次,他们给全体学生带来了200套保暖內衣、200顶棉帽、200副
主持人:雪 花 小 B  特邀嘉宾: 黄老师 广西玉林市卫生学校教师曹老师 重庆市江津西郊中学体育教师王天丰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第六中学初二学生张 蕊 新疆农十师北屯中学初一学生白晋川 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初三学生    话题开始前:一段耐人寻味的旧事……    2000年8月5日,日本拉博(LABO)国际交流中心与北京月坛中学合作开展民宿交流活动,我和女儿应邀参加了其中的登山探险活动
笑与爱(慈善漫画選登2)
期刊
我总也忘不了那个一直簌簌发抖的女孩儿。她是我在贵州南部山区一个农户家见到的。  那是1999年冬季的一个傍晚。  我走进她家那简陋的小屋时,同去的伙伴正招呼我赶快往回走。那时,天已经开始暗淡了。再晚,就很难走出大山了。  可我还是在她家里停留了一会儿。她家里只有她和她生病的父亲。她父亲见有外人来,吃力地从一个很小很破旧的床铺上起来,痛苦地喘着在屋里走了两步,就又躺回到床铺上了,没有说一句话。  我
慈善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慈善文化引入校园,目的在于培养青少年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越来越多的人把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自2013年,昆明市“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昆明9所学校开始试点,4年、21所学校、4万余名中小学生……昆明“慈善之花”开遍校园,“慈善文化”已深入学生心中。孩子们言语轻轻、以礼相待、助人为乐等行为表现令人欣慰,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下
我与慈善的缘分是因为小时候吃了太多的苦。就像每一粒熬过冬天的种子,都有一段关于春天的故事。  自小父亲多病,母亲改嫁,生活艰辛。寒冬腊月里,脚指头脚后跟裸露在外。1969年,年长我4岁的堂哥张庆发去辽宁锦西(葫芦岛)当兵。婶婶见我衣衫褴褛,就把换下来的长衫短裤、棉袄背心给我穿,虽不合身,我千恩万谢。村里办喜事和匠人上门一般会增加几个菜,我常站在门口看热闹,乡邻看到都会给一些好吃的,让缺失母爱的我心
一直以来,我以为慈善只是一些迷信的人们模仿伟大的佛祖——释迦摩尼的行为,或是有些人在记者媒体面前装模作样,打着“慈善为悲”的旗号却不做实事。确切地说,我曾经并不了解慈善的真正含义。但中华慈善总会编辑的《慈善读本》让我对慈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本小册子主要讲述了世界需要慈善、慈善是每个人的责任、慈善是一种分享、慈善需要关爱与尊重、慈善组织与管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慈善六个方面的内容。在阐述每一
街边有一个修伞的门店,其实我也不知道那叫不叫店,它是在两栋楼的中间缝隙上盖了一块遮雨板而成的一个小隔段,无论风晴雨雪,总有一个年届七十开外的老大爷来此坐镇。我上下班总经过那条繁忙的街道,总是会不由自主地留心那位老大爷。他的头发几近全白,衣服朴素而整洁。下雨天时,穿在脚上的那双旧鞋还沾着泥迹。修伞的担子放在逼仄得仅容一人通过的店里,担子的边缘插着许多旧伞骨。  老大爷坐在门边的一把靠椅上,面前放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