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和体积单位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理解体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能选择恰当的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与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体积存在于生活中,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并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体观念。
  教學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实验导入,教学体积概念(略)
  二、教学“体积单位”
  1.引入:出示两条不同长度的线段,问:哪条更长?(有了长度单位,就能比较线段的长度。在线段的基础上画两个长方形,问:这下你能看出哪个平面更大吗?接着出示宽的大小,问:能比较了吗?怎么比较?(有了面积单位,就能比较平面的大小)在平面的基础上两个长方体,问:你能一眼看出哪个长方体体积大吗?那怎么办?(比较体积的大小必须用统一的体积单位。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二个内容,板书:体积单位)
  2、布置自学任务: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出示的自学要求,用几分钟自学课本知识。自学要求:自学课本第39页的内容,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长组织讨论以下问题:问题一: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问题二:找一找学具袋中1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问题三: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 1立方米。
  3、结合教师讲解,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生汇报常用的体积单位:(教师板书)三种常用的体积单位及字母表示是cm3、dm3、m3。(1)讲解1立方厘米:哪个小组的代表来说说,我们数学中是怎么规定1立方厘米的?是什么形 体?它的棱长是多少?师: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想像一下,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大概是多大?边用手比划一下。师:接下来请你们在学具中找到1cm3的小正方体,它和你想象的一样吗?在咱们的生活中,哪些物品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请看大屏幕,出示图片。师:现在老师小组合作,用你们手中的1cm3学具量量这个火柴盒的体积有多大?生汇报以下问题:怎么计量的?它的体积是多少?它就是12立方厘米吗?应该怎么说?(2)讲解1立方分米。师:哪个小组的代表来说说,我们数学中是怎么规定1立方分米的?是什么形 体?它的棱长是多少?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一下,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大概是多大?边用手比划一下。师:请你们在学具中找到1 dm3的小正方体,它和你想象的一样吗?在咱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出示图片。﹙3﹚讲解1立方米。师:哪个小组的代表来说说,我们数学中是怎么规定1立方米的?是什么形 体?它的棱长是多少?师: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想像一下,棱长是1立方米的正方体,大概是多大?边用手比划一下。师:你们想知道1立方米到底有多大吗?出示3根米尺做成的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我们把它放在墙角,看看1m3有多大?(摆出空间)生体验1立方米的空间的大小:让几个同学站到我们做的这个1立方米的空间里去,看一看可以站多少同学?(先估计再验证)
  师:1立方米大吗?在咱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米?哪些物体的体积单位可以用立方米来比较合适呢?文具盒行吗?课本呢?
  三、总结
  师:现在老师要请同学们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课题),这些知识你都掌握了吗?那接下来老师要带你们去智慧屋,看看谁是我们班的智慧星?
  四、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1、出示练习1、2,填常用物体的体积单位;2、完成练习七第一题。为什么形状不一样,可体积都是4立方厘米呢?师总结: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只要含有相同的体积单位,体积都是一样的。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3、出示数学日记,请同学们补充完整。为什么这样填?师总结:长度单位是用来计量问题的长度;面积单位是用来计量一个平面的大小,体积单位是用来计量立体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4、拓展练习。出示问题:想一想:你在生活中见过体积最大的物体是什么,体积最小的物体呢?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物体,它的体积小的让你的肉眼根本看不到,比如:细菌。
  五、思想教育
  今天这节课大家高兴吗?在课的最后老师要送你们一句话:音乐能激发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智慧,科学改善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一切!
  六、教学反思
  (一)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有适当调整,把课本的乌鸦喝水的故事改为两个实验引入,让学生亲眼见证物体不仅有体积,而且物体的体积有大有小,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
  (二)教学策略的选用:数学的产生源自于生活实践,数学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际的生活。从放入石头后水面上升,放入不同大小的石头水升高的高度也不一样,以及比较生活中物体体积的大小等让学生在实例中提取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三)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形成空间观念
  1.在教学体积单位时,学生通过自学、小组讨论、交流,已经能正确的找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就不需要用多媒体显示,并读概念,有点重复教学,因为这里浪费了时间,导致后面的练习时间不够;2.在教学完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米后,马上抛出问题: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可以用立方米来计量,学生容易混淆两个问题,学生回答得有点乱,应该改为用实例提问,效果会更好。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的选择:确定核心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3、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确定支撑核心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1、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知诗人,解诗题  1、我們的祖国山河壮丽,在江西省九江市就有一座享誉世界的
期刊
【内容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神奇对于小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新时代的青年教师要抓住孩子的这一心理,在课堂上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在教学实践中深挖教材、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影像、声音、视频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来呈现教材内容,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突破知识的重难点,展现
期刊
学习目标:1、学习多角度选材凸显一个主题的写法;2、学会用物物相关的方法来丰富文章的细节,丰盈“瞬间”的内涵;3、通过作文升格练习,养成反复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写作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我们“每周一作文”的做法坚持得比较好。反思同学们的写作困境,一是不善于观察生活,选材单一;二是描写空泛,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生活片段写得细致动人有感染力。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发现并抓住细节,发掘
期刊
“开口能说普通话,提笔就写规范字”是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活动的宣传口号,虽然只有14个字,但是对我校师生普及国家通用文字,促进语言文字应用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規范学生的文字书写就必须在小学书法教学上下狠功夫。但是在小学书法教学中正确规范小学生的文字书写却是一项不小的难题,本文通过书写态度、书写姿势、笔顺笔画、循序渐进、相互学习等方面论述在书法教学中要如何来规范小学生的文字书写。  “行
期刊
教学目标:1、通過绘本故事,让学生了解毛毛虫的生长,体会毛毛虫破茧而出的过程。2、学习用“如果我是毛毛虫, 我喜欢吃….”和“如果我是毛毛虫,我会….做”的句式说一句完整的话;3、学习词:毛毛虫、饿、茧、蝴蝶;4、感受绘本故事带来的色彩美  教学准备:课件、音乐、绘本书、字卡、布袋、一枝树叶  教学过程:  一、认识毛毛虫  1.观看课件,了解毛毛虫出壳的过程:1)你看到了什么?毛毛虫在干什么?2
期刊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在数学教学中,人们关注的一直是认知因素,而忽视情感因素的存在。实践证明,这种现象违背了数学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抑制了学生在数学领域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本文从“营造民主和谐的情感氛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挖掘数学中的美育因素 ”四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焕发课堂活力。  【关键词】认知与情感 情感源 营造氛围 尊重差异 数
期刊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2.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3.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4.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面积含义,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课件,每两人一组,长25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长3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各一个,每
期刊
【内容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式各样的多媒体设备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而且随着其不断地发展完善,人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人们将多媒体设备运用在各种行业上,当然教育方面也无法例外,大量的多媒体设备涌入教学课堂,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与更多的教学方式,今天我们就来谈论一下在多媒体框架下的幼儿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 幼儿教育 教学模式 创新  一、多媒体的定义及特点  多媒体是多种
期刊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课《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教材分析:《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全诗共5小节,通过“我”在夏天的遐想“想变点什么”,展开了丰富的想象,铺排出一系列想变的事物,最后落在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上。  第一小节可从“夏天是位小姐姐”一句入手,让学生一开始就亲切地感受到夏天的可爱以及小朋友和夏
期刊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掌握判定三角形全等所需的条件个数及条件类型;2.教学思考:通过对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探索,能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能进行简单的推理;3.解决问题: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主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中,经历画图、观察、操作、比较、推理、交流等环节,培养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