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接触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比较研究

来源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b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人体职业性接触环境中三氯乙烯(TRI)和四氯乙烯(PER)的吸收率、推荐接触TRI和PER的生物学指标,作者测定了5家干洗店工人血、尿中TRI、PER及其代谢物的浓度。研究对象分为两组,A组由用TRI作清洗溶剂4家干洗店的10名工人(女8人)组成,年龄32~59岁,平均42.8岁,接触工龄4~28年,平均15.0年。B组选自用PER作清洗溶 To explore the bioavailability of trichlorethylene (TRI) and perchlorethylene (PER) in 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 environment of humans, biological indicators of exposure to TRI and PER are recommended. The authors determined the blood and urine TRI, PER And its metabolites concentration. The 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A consisted of 10 workers (8 female) from 4 dry cleaners with TRI as cleaning solvent, aged from 32 to 59 years (average 42.8 years), with a working experience of 4 to 28 years and an average of 15.0 years . Group B was chosen from PER for cleaning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杨浦区凤城街道1986年和1989年二年中出生的62例巨大儿的近期随访,发现巨大儿的出生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产生巨大儿的原因可能与孕母妊娠反应少,营养供给偏
  目的 探讨应激是否可降低癫痫再次发作.方法 大鼠ip给予戊四氮(PTZ) 50 mg· kg-1以诱导SD大鼠的强直-阵挛型癫痫(5级症状)并观查30 min.第一次大发作0.5,2和4h的恢复期
会议
  目的 考察白藜芦醇的抗抑郁作用及探讨其初步机制。方法 连续21 d给予大鼠一系列慢性不可预知性刺激建立模型,同时给予白藜芦醇20,40和80 mg· kg-1,采用糖水消耗,强迫游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急性给药的抗抑郁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小鼠行为绝望模型,即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观察白藜芦醇急性给药是否具有抗抑郁作用。通过5-羟色
  目的 探讨4种抗抑郁药以BDNF为靶点的作用机制,以及对糖皮质激素受体、CREB的影响。方法 采用CUMS刺激造成大鼠慢性抑郁模型,通过动物糖水偏好程度的检测验证模型的可靠
会议
  综述了情感性精神障碍综合症抑郁症的非单胺类神经递质机制研究进展,包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亢奋假说、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缺乏假说、免疫功能异常假说和星
会议
一、产生应激反应的原因养殖鱼类由于在狭小的场所进行高密度的饲养,一般处于在自然界强烈得多的应激反应状态。最初给应激反映定义的是加拿大的斯里埃教授,他把体内产生应
  目的 探讨皮质酮对C57BL/6N小鼠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通过反复皮下注射皮质酮模拟高皮质激素血症;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定量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S1
会议
  目的 探讨开郁胶囊抗抑郁作用.方法 ICR小鼠分为对照组,开郁胶囊(6.6g生药/kg),(13.2 g生药/kg)和(26.4 g生药/kg)组.分别给小鼠ig给药2周,末次给药1.5h后进行小鼠悬尾试
  目的 评价BJ-263的抗焦虑效应.方法 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孔板、自发活动测试3个模型,每个实验均为50 ICR小鼠,♂,随机、双盲分为正常对照、阳性药组(DZP)、BJ236-1(5、10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