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新中国三线建设

来源 :军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应对大规模反侵略战争,加强战备,毛泽东提出了三线建设并具体指导实施。三线建设不仅对国家安全及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为中国的后继建设留下了宝贵财富。 In the 1960s and 1970s, Mao Zedong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ird line and concretely directed the implementation in response to the massive anti-aggression war and the enhancement of combat readines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ird line not only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national security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army, but also leaves valuable assets for the successor construction of China.
其他文献
在中国学界关于建设中国国际政治理论的探索过程中,有关国际政治本体论的研究议程已经初步形成.这项议程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视的建设性意见,认为中国国际政治理论的构建应当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要有实践的动力,又要有精神的动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动力是多方面的,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追求,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理
近来有人把晚年马克思、恩格斯说成是民主社会主义者、"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首倡者.从马克思第三卷对股份公司的分析中得不出所谓"资本主义就这样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
节俭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美德,更是成就事业的内在要求.增强节俭意识,必须引导大学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正确认识我国基本国情和肩负的责任.节俭教育要树立智力、非智力协调发
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这是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指导党和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涵之一。郑州市在推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中做了一些扎实的工作,但是和全国很多地方一样,也存在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实现引领社会思潮的前提.在文化多元并存与竞争的当代,既要重视文化的共融,更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导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一般性科学,是我国高校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本文试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从现象与本质、局部与整体、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具体需求,使免费避孕药发放的范围更广,降低基层药具发放的工作压力,从而实现药具发放领域具有更强的社会化.本文结合具体实际,对免费避孕药的社会化发放
马克思借助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利益的本质。他指出,利益是以人的需要为前提,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体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对立统一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经济关系的最直接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