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甘孜州重要地质遗迹类型、分布与价值

来源 :四川地质学报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db0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孜州位于四川西部,地处中国一级阶梯青藏高原向第二级阶梯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属横断山系北段,山高谷深,最高峰贡嘎山海拔7 556 m,为"蜀山之王",是世界第11座高峰。复杂的地质构造作用,造就了区内类型多样、数量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目前已发现地质遗迹有3大类10类21亚类105处,是全省地质遗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同时也是我国乃至世界地质景观资源最为丰富、最具特色的区域之一;区内地质遗迹品质高,有2处世界级、24处国家级地质遗迹;区内地质遗迹以冰川地貌、构造地貌、水体地貌、重要岩矿石产地、地
其他文献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本文以地震相为目标,对工区内河道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在地震相上识别了下切型、侧积型、充填型三类河道。通过对工区五个地层段进行地震解释,共解释出了115条河道,组合成了42条河流,而这些河流是控制工区三角洲的沉积体系展布的主要因素。
文昌8-3油田位于珠江口盆地琼海低凸的东北部末端,呈近椭圆状,油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较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岩心、录井、测井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珠海组沉积相垂向分布是由底部的潮坪沉积逐渐向滨-浅海相过渡;②对研究区测井相进行了识别,珠一段的潮坪沉积以潮间带沉积为主,珠二段以砂坝为沉积主体,并发育临滨泥沉积;③建立了研究区的沉积模式,发现在水体深度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下,沉积微相由研究区的中间向两侧逐渐过渡。通过对研究区沉积相的精细研究,可以为研究区下一步的勘探开发部署提供有力的分析
目的:探讨总结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通过对脑梗塞患者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 142 例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护理措施。 结果:142 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患者出现功能不全。 根据笔者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量表发现,患者的满意度为 100% 。 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 及时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促进疾病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患糖尿病足的人将逐渐增,此病是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 文章从老年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入手,详细的阐述了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工作,对预防糖尿病足及如何护理糖尿病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主要是血管和神经病变。 血管病变可导致下肢血流供应减少,足部发凉,导致下肢麻木、浮肿、疼痛、皮肤紫绀,温度降低,感觉异常,易损伤形成溃疡、感染并难以控制,这是发生糖尿病足的基本因素。
Bhutuke水泥用石灰岩矿大致位于中喜马拉雅带与低喜马拉雅带接触部位,即边缘主断层附近,属帕罗帕县管辖。矿区内大面积出露为震旦系加布阳岩系地层,少量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分布;Bhutuke水泥用石灰岩矿赋存于震旦系加布阳岩系尼尔吉里组地层中;矿体呈中厚层产出,矿石质量良好、稳定,属于浅海相化学沉积型碳酸盐岩矿床。矿山的开采条件一般,但所处地域内对水泥需求量大,开发利用能产生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期刊
研究区位于山西著名的霍西煤田中西部区域,区域含煤地层出露稳定,潜在资源量巨大。研究表明:井田含煤地层主要为上石炭统太原组(C3t)和下石炭统山西组(P1s),可采煤层主要为9、10和11号煤层;煤田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于简单型,褶皱、断层和陷落柱等对煤层影响较小;研究区的矿井瓦斯主要受煤层埋深与上覆基岩厚度的影响,而受其他因素影响不明显。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护理中常见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防范对策。 方法:将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 292 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分析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结果:本研究 292 例神经外科患者中,共发生 17 例护理不良事件,占比为 5.82% ,常见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护理管理因素、护理人员因素以及患者自身因素。 结论:在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存在较多的危险因素,通过对这些危险因素加强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
消化性溃疡(PU)是一种严重损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饮食结构也在随着生活节奏的改变而不断发生变化,PU 的患病人数以及发病率均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 国外有报道称,估计约有 10% 的人在其一生中患过此病,且该病好发于任何年龄段。 临床资料显示,十二指肠溃疡(DU)多见于青壮年,而胃溃疡(GU)则是以中老年最为多见;前者的发病高峰一般比后者提前 10 年左右。 临床上 DU 患病人数多于 GU,DU 与 GU 发生率的比值大约为 3 ∶ 1。不论是 GU 还是 DU 均
目的:研究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的效果。 方法:于院中选取 28 例已经被确诊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为探究活血化瘀药物对该病症的治疗效果,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14 例患者,一组为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疗法,另一组为观察组,为患者使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法下的疗效。 结果:经过对治疗方法的分析来看,活血化瘀药物的疗效更优,观察组中显效、有效患者数分别为 8 例、6 例,无治疗无效患者,治疗有效率 100%;反观对照组,在治疗后共有 6 例显效,6 例有效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