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激射器雷达取得高脉沖功率

来源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l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里弗尼亚州门洛·帕克消息:此地的斯坦福研究所发展的一种光激射器雷达已达到6.9~7.6兆瓦, 20~30毫米宽度 峰値脉冲。这样高的脉冲功率的成功取得是因为釆用了高速转动棱镜的Q开关, 其转数达30,000~60, 000转/分。仪器由加里福尼亚州散卡洛斯的贝克曼和威特利公司(Beckman
其他文献
英国标准电话与电缆公司目前已开始生产第二代低阈值激光器。公司声称,新激光器在价格、性能、可靠性方面较现有设备有明显的优点。新激光器的波导结构只需一种外延生长过程,用掩埋式异质结就能获得低阈值特性,而且生产成本低得多。
期刊
We demonstrate a polarization-insensitive silicon
期刊
为降低探测器的热噪声和暗电流,研制了一套高精度和高稳定度科学级裸片探测器制冷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低温循环机和薄膜电加热器组合的探测器控温方法,减小了测试光源及环境温度变化对器件自身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探测器制冷系统降温速率不大于0.6 ℃/min,控温精度优于±0.08 ℃,将该制冷系统应用于多角度偏振成像仪面阵探测器的光电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探测器工作温度升高6.5 ℃,暗电流增加1倍左右,20 ℃时暗电流是0 ℃时的6.93倍。近红外波段的量子效率受温度影响较大,810 nm和900 nm波
期刊
近年来组织光透明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现代骨科临床基础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组织光透明技术主要通过多种物理、化学手段,降低组织的光散射和光吸收,使光能在组织中更好地传播,从而增加光学成像的深度和对比度。结合多种荧光标记策略,实现更深层、更高分辨的骨组织及三维空间微结构信息,为突破骨这种高散射组织及骨疾病的分子影像学研究带来新的视角与方法。对组织光透明技术的原理及机制进行介绍,并重点从骨组织光透明成像技术
An efficient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 called time-domain weighted average (TWA) algorithm is proposed for coherent optical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OFDM) systems. On the premise of calculating the associated weight of channel transf
期刊
1970年初连续抽运锁模染料激光器的研究使1974年第一个亚微微秒光脉冲产生成为可能。在七十年代的后来几年中,试图产生更短的光脉冲实际上没有特别的成就。去年年初报导的两个新成果现已由贝尔实验室的一个小组用来产生仅30毫微微秒的光脉冲,即3×10-14秒或14个6200埃红光周期的光脉冲。
期刊
期刊
An asynchronous optical sampling scheme based on four-wave mixing (FWM) in highly nonlinear fiber (HNLF) is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d. Based on this scheme, 10-GHz input pulse train with 1.8-ps pulse width is successfully sampled in 100-m HNLF. A single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型模拟出单个脉冲作用后的热传导过程, 并得到了在下个脉冲辐照前硅材料表面的温度变化情况, 深入探究了非辐射复合及表面浮雕结构对硅表面温度的影响, 并根据分子动力学方程数值模拟了多脉冲飞秒激光烧蚀硅材料的超快热响应, 分析了电子与晶格的瞬态热平衡和硅表面最大温度随俄歇复合的变化。针对硅材料加工领域中高频多脉冲持续扫描硅表面的情况, 建立了宏观加热机制, 以减轻加工过程中的热累积效应。当采用较高重频脉冲时, 宏观热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多脉冲扫描硅表面时, 温度的热积累不仅与光源本身入射通量和重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