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隶书的风格发展研究r——以吴门隶书为线索

来源 :书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傅申先生在《从陈淳到赵宧光的草篆》一文中说:“篆隶虽非明代主要书体,然而三百年中亦不乏能书者.将其作品置之碑学大盛的清代,非止并不逊色,而且另有特色.若笔者或同道有暇,尚望能摭拾有明三百年中传世篆隶书迹,作一风格上的排比介绍,以补书史之未备.”笔者非常赞同傅申先生对明代篆隶书的评价,以及其提出的明代三百年篆隶书研究的方向和命题.笔者通过查找史料文献并搜集明代的篆隶书作品,通过比较发现,隶书作品流传最多,风格也更加成熟独特.所以笔者择取明代隶书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对其进行梳理论证,得出明代隶书成就最高的是以文徵明作品为代表的吴门隶书,由此可以窥见整个明代隶书的发展面目.
其他文献
柳宗悦认为“手”在最寻常的造物活动中具有主导地位,在探讨“技”和“工具”,辨析“手”“工具”“机器”的关系上都是如此.柳宗理提出“手的工业”理念,主张设计师要有正确
俄罗斯有重视代际阅读的传统,开展代际阅读活动是促进俄罗斯国民阅读的重要举措。文章对俄罗斯代际阅读推广的背景进行了回顾,着重介绍了3项典型案例,剖析其案例成功经验可以
期刊
李亦男教授将“Postdramatisches?Theater”译为“后戏剧剧场”,该译法使后者释义的合理性问题成为当代剧场研究中无法悬置的一点.从语义学角度看,“后戏剧剧场”(Postdramat
明清以来,文人篆刻流派纷呈,在陶淬秦汉的艺术追求中,篆刻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当代的篆刻创作,追摹古风与强化展厅效应相互助益,涌现出一大批青年篆刻家,唐茂轩便是新一
期刊
马伽术是起源于以色列的一种格斗项目,由于其突出的实用性被广泛应用于个人防身、军警战斗、健身锻炼等领域。随着马伽术的发展,儿童马伽术也逐渐在各国开展起来。新颖的课程设计理念,兼具趣味与实用的游戏设计,对儿童体能训练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儿童马伽术中的游戏设计进行案例分析,并将其理念引入儿童体能训练,以提高儿童体能训练的趣味性和效果。
《龙藏寺碑》,全称《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隋开皇六年(586)十二月五日立,隋代著名正书碑刻。碑阳三十行,每行五十字,额正书三行共十五字,碑阴及两侧均刻题名。碑文内容主要记述佛教历史及建寺缘起。此碑书法遒丽宽博,上承汉晋草隶,下开唐楷先河,为研究书法艺术发展史的重要资料。原碑在今河北正定隆兴寺,由于日久风化,捶拓者多,碑体大部已漫漶,故其早期拓本弥足珍贵。目前所见《龙藏寺碑》拓本以明初
期刊
石鲁先生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大家,更是古都长安孕育出来的具有传奇色彩的文化英雄.他所生活和创作的时代以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三四十年为主,这个时期的美术创作以政治主题
期刊
关于乾隆时期邓石如入京发展失败和从湖北毕沅幕府辞归的原因,迄今为止仅有其后嗣邓以蛰先生做过说明.但笔者对邓先生的说法持怀疑态度,遂从史料出发展开分析,提出个人观点:
高速发展的大数据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融合创新.将大数据信息技术融入专业教学成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三教改革”的大趋势.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现状,探析了大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