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小胜 与 小红马 (大结局)

来源 :东方少年·阅读与作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ilov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六章  寻找红马
  1
  关小胜美滋滋地趴在谷草上,三十捆谷草由大悠车子赶着马车载运着,慢慢往关小胜家走。麻雀也趴在车上,紧靠着关小胜。
  马车到了关小胜家的后园跟前,车还没停下,关小胜就听见小球子在哭:“呜呜呜……小胜哥……呜呜呜……你家马……马被我弄跑了……呜呜呜……”
  关小胜这才看见在后园里吃草的小红马已经没有了影子。但见小球子哭得可怜,关小胜稳定心神说:“没事儿,马认识家,跑不丢,一会儿找回来就是了!”话虽这么说,关小胜的心多少有点儿颤,万一小红马被谁牵走了,牵出几百上千里去,即使小红马再有识途的本领,也很难再回来。
  “小胜哥,那要真丢了,你会让我赔马吗?”小球子眼巴巴地问关小胜。
  “马是我的,我说了算,就是真丢了也不让你赔!”
  小球子高興了,便不再哭,也不抹鼻涕擦眼泪了。
  关小胜问小球子:“马往哪边跑了?”
  小球子拿手一指后园子墙说:“它一蹦,就尥蹶子跑出去了,好像往那边跑了!”小球子拿手又朝西边一指。
  关小胜从园子墙上蹦出去,没有看见小红马。他猜想小红马可能跑到村外去了,就出了村朝四处望,但望见的是白雪茫茫,没有小红马的影子。
  关小胜从村西绕到村南,也没有看见小红马。就朝东面走,走到村子东面,依然没瞅见小红马的影子。
  “不会跑到村北去吧?村北有好多柴火垛,肯定会在那里!”关小胜独自叨咕着,便从村东绕到村北。在村北,关小胜没能看见小红马的影子,却看见了麻雀。
  “麻雀,你咋跑这儿来了?”关小胜就朝麻雀喊。
  “我帮你找马啊!”麻雀回应,“我刚才还帮你在村子里转了一圈呢,也没看见,不会被谁给偷走了吧?”
  “闭住你的乌鸦嘴!”关小胜有点儿生气地说,“你就不往好点儿想!”关小胜的额头直冒汗,他真担心像麻雀说的那样,但想想又感到不可能。
  想到“村里人看见”这几个字,关小胜一拉麻雀说:“走,咱回村问问!”
  2
  回村里的关小胜和麻雀,见到人就问看见小红马没有,被问的人不是说没看见,就是连连摇头。关小胜很失望,说话都有点儿带着哭腔了。
  “小胜,要不咱俩分别到各家问吧,咱们村这么大,我就不信没有一个看见的!”麻雀说。
  关小胜与麻雀分开后,开始挨家问。结果这样一问不要紧,家里有孩子的,孩子听说关小胜在找马,等从这家出来时,这家的孩子便跟在了关小胜的后面。开始是一个孩子跟着关小胜,等又问了几家,跟着关小胜的就是三个孩子了。到后来,关小胜走在前面,后面跟了一群,好像关小胜率领的一支队伍。
  关小胜感觉自己被这些孩子当成了瞧热闹的对象,有点儿生气,回头喊着说:“你们跟着我干什么?看戏啊!”
  跟着的孩子都不是很大,自然有点儿害怕关小胜,就不敢紧跟着了,拉开一些距离跟着。
  关小胜问完了一趟街,正想去另一趟街靠村东第一家去问时,麻雀呼哧带喘地跑来了,到关小胜跟前也没顾得喘口气,边喘着边说:“小胜……小胜……我问到了,跟一辆马车走了!”
  “跟谁家的马车走了?”关小胜有点儿吃惊。
  “张民说的……他看见了!”麻雀依然喘着,答非所问地说。
  麻雀所说的张民家住村中街的村西头,他家往西是村外的田地。村中街连接着一条土路,土路向西延伸,连通着西边的村子。
  关小胜到了张民家,张民告诉关小胜说:“今天我去村后扛柴火回来,看见有挂马车往西去,你家小红马在后面跟着,赶车的人还下车往回轰撵两次。我猜想那人可能最后没轰撵回来,你家的小红马跟着去了!”
  关小胜很想责怪张民看见了这事儿,却不去他家告诉一声,现在说出来还管用吗?但觉得责怪张民也没道理,小红马不是他家的,那个赶车的也往回轰撵了,是自己的小红马愿意跟着人家,能怪得了谁呢?!
  从张民家出来时,红红的夕阳被西边的地平线擎着,像擎着一个红彤彤的圆气球。
  关小胜噘着嘴往家走,麻雀在后面颠颠地跟着。
  “小胜,你不去找小红马了?”麻雀追上关小胜问。
  关小胜何尝不想去找小红马啊!可出村不用多远,天肯定就黑了,黑灯瞎火的还哪里找马去?再说自己私自找小红马去了,妈妈还不得急死?万一等把小红马找回来,妈妈一发怒,不让再养马了,以后自己岂不就没有马骑了吗?
  “先回去跟我妈说一声,看我妈啥意思!”关小胜说。
  “嗯,还是跟关婶说一下好,要不你走丢了,关婶还得找你去!”麻雀笑笑地说。
  关小胜回到家,关婶还不知小红马跑走的事情,见关小胜发蔫,麻雀在旁边只眨眼睛不说话,关婶就觉出有点儿不对劲了,问关小胜:“咋了?刚才出去时那么欢实,现在咋蔫了?”
  “我的小红马跑了!”关小胜有点儿胆怯地说。
  “跑到你那大爷家再牵回来不就成了。”关婶以为小红马找妈妈,跑回那大爷家去了。
  “没跑回那大爷家。”关小胜显得发愁地说,“听张民说,跟外村的一个马车走了!”
  3
  第二天早晨,关婶见关小胜醒了,对关小胜说:“起来吃饭吧,马跟别的车去了,也许人家会给送回来的!”
  关婶这样说是有根据的,因为这里民风淳朴。但关小胜还是觉得自己找一找比较好。
  吃完饭后,关小胜也没有等麻雀作伴,一个人就出了村西口,走进茫茫的雪野里。
  到了第一个村子,只要在街上遇见人,关小胜就询问人家看见一匹小红马没有。问了两个人都说没有看见,询问第三个人时,这个人告诉关小胜,说昨天是有个马车后面跟着一匹小红马,往西边去了,那个赶车的还轰撵过。
  听这个人说完,关小胜出了这个村,往西继续走。正西三里外有一个村子,西北方向也有一个村子。关小胜来到通往这两个村的岔路口站住了,心想:麻雀说跟着来找小红马,可自己没等他,要让麻雀跟来就好了,可以分别到两个村子去找。   站在岔路口往西看看,往西北看看,关小胜最终选择了正西方向的村子。这个村子关小胜曾经去过,知道叫三马村。西北方的那个村子有点儿远,关小胜虽知道叫卢岗村,他却没有去过一次。
  关小胜到了正西的三马村,凡是在街上能遇见的人,他都问了,人家说村里养马的人家倒有,但没看见哪家拐来了一匹小红马。听人家这样说,关小胜是一次一次失望,只得朝西北方向的卢岗村走去。
  从卢岗村的前街问到后街,关小胜变得眼泪婆娑的了。
  这时有一个敞着棉衣襟、身子干瘦还有点儿驼背的男人经过关小胜身边,见关小胜不是卢岗村的孩子,又折回来问:“你是谁家的?我咋没见过你呢?”
  关小胜闻到一股酒气,显然这个干瘦男人刚喝了酒。
  “我……我找马!”关小胜嗫嚅地说。
  “你找妈?你妈把你扔下不要你了?”干瘦男人喷着酒气说。
  听干瘦男人这样问,关小胜虽生气带窝火却又不敢招惹这个干瘦男人。
  “大叔,我找马,不是妈,我妈在家好着呢!”关小胜忍著气说。
  干瘦男人这回听清了,说:“哦!你看我,刚才酒有点儿喝多了,不好意思!”说完了,转身想走,似乎又想起什么,回头对关小胜说,“你这孩子,看你的样子饿了吧?去我家我给你弄点儿饭吃!”
  干瘦男人要不问这个,关小胜还真没觉得肚子饿,可听干瘦男人这样问他,关小胜感到还真有点儿饿了,好像浑身还冒起了虚汗。关小胜扭头看看太阳,太阳已移到西边去了,虽然还没到傍晚,但这里的冬天白昼短,再过一个多小时也就是傍晚了。
  关小胜想:能吃上点儿饭最好,一会儿再去找小红马来也有劲!关小胜跟着去了干瘦男人的家。
  4
  干瘦男人屋里空荡荡的,屋中有个火炉,干瘦男人拿炉钩子,打开炉盖捅了捅,火苗就窜上来了,向外跑烟的炉筒子还发出“呜呜”的声音。
  “我老婆领孩子去孩子的舅舅家了,”干瘦男人对关小胜说,“我这就给你热豆包,菜也是现成的。”说完,干瘦男人刷干净一只双耳小铁锅,放上水,拿下炉盖把小铁锅坐到炉子上。又去灶屋取来半铝帘粘豆包和一大碗猪肉炖酸菜,在小铁锅里摆放端正,之后取来一个大号瓷盆罩在小铁锅上面。
  干瘦男人说:“刚才你说自家的马跑了?没事,一会儿我带你到各家问问,要在这儿,不管在谁家,都会还你的!”
  关小胜听干瘦男人说要帮他在卢岗村问问,心想自己都问过了,还需要再去问吗?便说:“大叔,我刚才都问过了,都说没看见!”
  “哦,你已经问过了!”干瘦男人说,“那也别着急,估计丢不了,咱先吃饭,吃饱了再去找。”
  关小胜在干瘦男人家吃完饭,出来时太阳已落到了西边的地平线。送关小胜出来的干瘦男人看了看天说:“天黑了,先别找了,快回家吧,省着大人惦记你!”
  关小胜回到家门口时,天已经黑了许久。关婶正在屋后的院门口站着,旁边还有麻雀。
  瞧见关小胜回来了,麻雀跑上前说:“哎呀小胜,你咋才回来?都要把关婶急死了!”
  晚上睡觉时,关小胜在被子里把自己摆成了个“大”字,眼望着屋顶。关婶已经睡着了,关小胜的眼睛还在眨动:小红马究竟在哪里呢?
  第二天天刚亮,关婶已经起来做早饭,关小胜在被窝里还没醒,麻雀就跑来了,一进屋就叽叽喳喳地把关小胜吵醒了。
  “小胜,你猜谁回来了?”麻雀一脸高兴地说。
  关小胜好久都没看见麻雀这样高兴过了,便滚身爬起来问:“是我的小红马自己回来了吗?”
  “不是,不是!”麻雀摆着手说,“是我妈回来了!”
  听了这话,关小胜要比听见小红马回来了的事儿还惊讶,甚至都有点儿不敢相信麻雀的话是真的。
  5
  早晨,雪已不再下,天也晴了,天变得瓦蓝,没有一点儿云。但天很冷,村巷里不见大人的身影,倒是有些孩子在风雪中奔跑,把整个身心都投入雪的洁白里去,彰显着他们的快活。
  这要放在往常,奔跑的孩子群里肯定有关小胜,甚至有的孩子头顶已被关小胜抛出的雪团击中,然后传来一阵哄笑声。但现在在雪中奔跑的孩子群里没有关小胜,此时关小胜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又寻找小红马去了。
  不过这回关小胜不像昨天那样找马了,他觉得再像昨天那样找,太耽误时间——见人就问,甚至挨家去问,把很多时间都浪费掉了,也走不了几个村子。
  我得改变找法!关小胜告诫着自己,于是便按照新的找法,关小胜先朝西南方向的村子走,走了两个村子,然后又折向北,又找了两个村子,这样找了几个村子之后,关小胜感觉像昨天一样又饿了,心里直突突,抬头瞅太阳又转到西边去了,觉得不能再往西去了,得往回兜着走了。想到卢岗村,关小胜便记起了昨天那个干瘦男人,心想今天他再管我一顿饭就好了,他炖的菜太好吃了!
  关小胜这么想着,回了下头,他想再看看背对着他的太阳还有多高了。可就这么一回头的工夫,关小胜看见有一辆马车拉着一车谷草,谷草在车上码得很高,在车的行进中晃晃悠悠的。这车谷草倒没这么吸引关小胜,是赶车的人和两匹马吸引住了关小胜,其中有一匹,就是他要寻找的小红马。
  看见小红马的影子,关小胜的心激动得怦怦跳,再一看赶着这辆马车的人,关小胜很想去四处寻摸一根棍子,照着赶车人的脑袋上敲一下。
  “那老孩儿,你可把我坑惨了!”关小胜没有去找棍子,腿一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赶着谷草车过来的确实是那老孩儿,车后面是那大爷。那老孩儿早就看见了关小胜,等到了近前,笑嘻嘻地对关小胜说:“咋?找马来了?
  听那老孩儿这样问,关小胜用手一撑地蹦了起来,朝那老孩儿喊着说:“你还有脸问?把小红马拐走了也不告诉我一声,你想坑死我啊!”
  那老孩儿不笑了,吆喝住小红马停下车,从车上跳下来说:“小胜,昨天我跟我爸去我姐家住的西洼子那边买谷草,今天回来时看见小红马在一家院子里拴着,我们帮你要回来了,你咋不问个青红皂白乱说呢?”
  车后面的那大爷这时赶上前来了,看见了关小胜与那老孩儿两个人脸上都气呼呼的,便明白咋回事了,赶紧对关小胜解释说:“这回老孩儿没说瞎话。还是老孩儿先看见小红马在那家院里拴着,我们去问时,人家说也不是有意要拐小红马,是小红马跟着也撵不回来,人家还想着要送回来呢,偏巧今天又被我们撞上了,就帮你牵回来了!”
  关小胜看了看那大爷,觉得即使那老孩儿说谎,那大爷也应该不会说谎,这才不再生气,过去要解开与小红马连在一起的缰绳,那大爷笑笑地说:“小胜,你解它干啥?还怕我们把你的小红马拐跑了啊?”
  “我不怕,但我想自己牵着!”关小胜还是把拴小红马的缰绳解开了。
  小红马见关小胜要牵着它,撒起欢来,围着关小胜转,还拿嘴巴拱关小胜的肩头。关小胜知道小红马在跟自己亲昵。
  关小胜骑在小红马的背上,回头看看村子,又看看四周的雪野说:“我只在乎我的宝马,还要让我的宝马快快长大,我好当真正的骑士。”小红马似乎听懂了关小胜说的话,撒着欢跑起来。关小胜担心自己从马背上摔下来,连忙握紧了马缰绳,双腿夹紧了马肚子。此时,骑在马背上的关小胜,感觉自己真有点儿像一位骑士了,并且奔驰在白茫茫的雪野上。
  (全文完)
其他文献
周六这天,胡老师邀请我和其他五个同学参与学校童豆种子博物馆的粉刷工作。  老師准备好了刷子、滚子和环保漆,让我们从粉刷墙面开始,先把立面墙面全部粉刷成淡绿色,再把天花板粉刷成黄色。老师认真地示范着,拿着滚子轻轻地在墙面滚动着,我激动地跃跃欲试,小心地用滚子蘸满漆,也学着老师的样子轻轻地在墙面滚动。可是,环保漆滴滴答答掉了一地,墙面的漆却不均匀,其他的同学也出现了这种情况。于是,胡老师一一耐心地指导
期刊
从小到大,你一定参加过很多活动:集体春游、运动会、新年联欢会、“跳蚤”市场、婚礼现场……活动精彩,让人意犹未尽,可怎样把活动鲜活地写下来会让很多同学犯难。其实,写好活动作文,诀窍就两个字:活动活动,既要“活”,又要“动”。  说到“活”,有同学要问了,难道还有活动作文是“死”的不成?来看看这位同学怎么写社区组织的书法活动吧!  书法老师走上讲台,让工作人员给我们发书法用具,让我们坐端正,准备好墨汁
期刊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古韵悠悠的苏州城里,喧嚣热闹的街市间,藏着一座座典雅古朴、精致秀美的园林。一墙之隔,便似两个天地:墙外,车水马龙;墙内,曲径通幽。除了精心设计的湖山奇石、亭台楼阁,苏州园林更追求人文精神与景观的结合,是典型的人文山水之园,使游人沉浸于眼前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流溢在山水错落、花木扶疏间的文化精魂,体会到独属于苏州园林的风雅与诗意。狮子林,便将这一特点发挥到了极致。  
期刊
一  初夏的雷雨说来就来,没有一点征兆。  马路上顿时乱起来。等闹哄哄的人群散去,雨也停了,校门口一下子安静下来。  雨萱在校门口站了很久,还是没有等到外婆来接。路边高高的梧桐树上,叶片在晚风的吹拂下微微抖动着,像外婆有时微微颤抖的手指。  雨萱背着书包独自往家的方向走。  石板街上冷冷清清。下过雨的街道冒着一股股湿气。雨萱抬起头,看见夕阳的脸红得像一个熟透的柿子,慢慢地从西边的天空往下落,高高的
期刊
我是一个六年级的学生,但我真的不想上学。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背英语;七点四十到学校,做“新鲜出炉”的晨间作业;白天上课时,各科老师轮番上阵,让我的脑子一刻也不能休息;好不容易到了课间,还不能跑、不能跳,要抓紧课间时间完成一些家庭作业;晚上放学回家,一堆的课外班等着我,连我最喜欢的《水浒传》都没时间看……上学这么辛苦,让我怎么喜欢呢?  我曾经想出各种各样的“好”办法来逃避上学。一天早上,我肚子有点
期刊
假如明天开学。我划掉“假如”二字。明天开学,我一下感到有些猝不及防。  2020年的寒假特别长。我们向往的悠长假期,如今却变成了漫长的不安。残酷的疫情把人们期盼的长假变成了一种等待和煎熬。我发现,假期也能如此使人厌烦。原来对开学的抗拒变成了心中的渴望,现在,终于能开学了。  我要去好好整理一下书包,检查作业。当我拉开书包拉链时,突然感到有些兴奋。书包里黑漆漆的,有熟悉的油墨味儿。再一眨眼,恍惚间又
期刊
夜深了,周围静得吓人,只能听到脚下的树叶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道路两边的草丛中偶尔传来几声虫鸣,在寂静的夜中时有时无,一惊一乍。旁边黑漆漆的树林中时不时飞出几只惊鸟,留下了阵阵低沉的回声。一个身影紧紧地握着手中的钱,仿佛这样才能得到些许安全感。“啊——”一只乌鸦沙哑的嗓音打破了黑夜骇人的宁静,让那个身影抖得越发厉害了。  回想起刚才的场景——“闺女,家里没有药了,去帮妈妈买一盒感冒药。”母亲的面容苍
期刊
大千世界,山珍海味无数,我却独爱土豆。  它不是什么高贵的物种,且价格低廉,菜摊和超市里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  外貌上它是极不起眼的,裹着一层土壤颜色的外衣,摸上去也有一种泥沙的感觉,体型硕大且圆润。  起初,我对这东西并没有多大的好感。但是这世界上,有一种食物被大多数孩子喜欢,那就是薯条。当我得知薯条的原料就是土豆时,便请求母亲帮我做。  母亲并不知道如何做更好吃,只是將土豆切片,放进锅中炒上一
期刊
学校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园林,名为“蕊春园”。  进入蕊春园的门厅,顺着美丽的菊花大道往前走,一座小石桥迎面而立,名为摇篮桥。桥下是水葫芦池,不时被微风吹拂,几条小鱼时而蹦起,又扑通一声落回池中,只留下一串散开的涟漪……池旁的柳树让春风轻轻梳理着飘散的辫子,带着绿色和春日的气息。  往前一点,两棵紫藤映入眼帘。远看好像是两位紫衣仙女,带着幽香飘然而至;近看好像一串串精巧的紫葡萄。再近些,香味儿略显浓郁
期刊
乡村的秋天乐趣很多,尤其是到了山芋收获的时节,我和爷爷奶奶一起挖山芋、洗山芋、烤山芋,收获到无尽的乐趣!  挖山芋  秋天到了,一片丰收的景象,地里的山芋娃娃也成熟了。秋天是爷爷奶奶最忙碌的季节,也是最开心的时候,他们每天都要到地里去挖山芋。这一天,我给奶奶送水时,远远就看见奶奶挖山芋的样子:肩上搭着毛巾,手上的锄头举过头顶,再使劲往下一挥。我走近一些,只听见奶奶嘀咕着:“山芋山芋,快点起床吧,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