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精神文明建设

来源 :河南教育·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zzz12345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学校是创建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且必须遵循三个原则: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原则,“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原则,集中活动与循序渐进相结合原则。
  关键词:精神文明;先进文化;科学发展观
  
  高等学校是创建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为高校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供了根本保证,而且为高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一、准确把握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为高校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也为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总体上讲,党的教育方针得到了比较好的贯彻,学校的德育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具体表现为:绝大多数教师能够忠于党的教育事业,不断用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教育学生,乐教重教,为人师表。绝大多数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健康向上,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逐步扩大,党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成才意识逐步增强,多数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大多数学生渴求知识,勤奋钻研,读书热、考研热兴起。
  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思想文化的碰撞和较量也日趋激烈,在全球范围内大分工、大协作的背景下,我国的文化发展呈现多样的趋势,不同文化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社会上还存在一些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落后文化,特别是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的非健康网络文化,对高校师生的影响不可忽视,高校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少数师生在价值取向上重现实功利、轻理想信念,重回报、轻奉献,重个性绝对自由、轻纪律规范约束。从教师队伍来看,主要问题是社会责任感、敬业精神、教书育人意识滑坡;从学生方面来看,主要问题是基础文明滑坡、诚信意识弱化和社会公德失范,一些学生在心理上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二、扎实推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必须构筑好清晰的路径。
  1.明确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高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为育人服务。高校不但要传递人类的文化成果,而且还承担着创新的重任,要把人类文明推向前进。精神文明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在精神文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高校扮演着“龙头”角色。
  2.改进党的建设,引领精神文明的前进方向。要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就必须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各方面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领导的目的在于从思想上解决各级领导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视不够、抓得不力、“一手软、一手硬”的问题。要建成“‘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领导集中精力抓、宣传思想教育部门重点抓、其他部门共同抓”的工作格局。同时,要通过加强党总支、党支部建设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3.用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教学体系。高校必须对原有的教学计划、教学体系、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体现鲜明的时代特点,吸收各学科发展与研究的最新成果,突出知识的综合性、跨学科性、应用性和现代性。用中外先进文化引导学生,使学生置身于广阔的文化视野之中,自觉地把握主流文化;营造富有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传播氛围,使学生在发展和成长中不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同时,要对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法进行改革,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法,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4.加强校风建设,培育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具有教育、引导、娱乐、信息传递和能力培养等作用。我们必须从营造育人环境的高度来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狠抓校风、学风建设,着力培育有本校特色的、催人奋进的校园精神。要把“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准则,激发大学生的崇高精神追求,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大学生生动的道德实践和生活方式。
  5.完善制度,典型育人。要重视建章立制工作,尤其要完善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管理制度和考评办法,通过严格的规范化管理,逐步消除大学校园中的各种不文明现象。要从机制上加强监督检查,对师生中存在的不文明现象及时予以制止、教育、批评、处罚。与此同时,要按照“倡导什么就树什么,要求学生怎样做就树立怎样的典型”的原则,树立、宣传一批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形成一个强大的典型群体,带动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6.建立“三育人”工作机制,发挥教职工的表率作用。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科学工作者要有追求真理而埋头苦干、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克服心浮气躁,反对弄虚作假,树立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在学校,教师的理想信念甚至言谈举止都时时刻刻对学生产生着引导和示范作用。因此,必须建立“三育人”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教职工的示范作用。要按照管理干部、教师、后勤人员等不同的工作岗位,提出精神文明建设的不同要求。具体来讲,对于教师,要从端正教风入手,努力把好教学质量关;对于管理服务人员,要从整顿机关作风入手,使他们牢固树立管理服务岗位也是育人岗位的观念,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7.发挥网络的教育功能。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伦理对高校诚信道德建设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网络伦理以其内容丰富、观点鲜明、诚信观念新颖等特点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作用。但是,网络伦理是一种虚拟伦理,具有“数字化”“虚拟化”运行的特点,学生在网上的交流与沟通表现出非常自由、难以控制的虚拟人格,表现出与现实社会诚信规范不相符合的状况。因此,高校必须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网络平台,让学生参与,凝聚学生的智慧,推动校园先进文化建设。
  
  三、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遵循以下三项原则。
  1.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原则。学校各级党组织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全体师生处于主体地位。精神文明建设中最重要的是要以人为本,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和引导主体意识,让大家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帮助他们把外在的教育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需要和自觉的行动,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因而,学校工作中涉及师生利益的重大事项,要尽可能让师生充分讨论,积极参与。
  2.“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原则。教育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渠道在“第一课堂”,关键在“第二课堂”。要充分发挥两个课堂教学的作用,用中外先进文化教育学生。各类实践活动是将精神文明建设转化为内在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深入细致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使精神文明建设实践化。
  3.集中活动与循序渐进相结合原则。精神文明建设既是思想观念的认知过程,又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积累过程,也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不能急于求成。既要通过各种活动、宣传方式,营造育人氛围,又要常抓不懈,日积月累,多管齐下。仅靠集中活动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是不够的,建立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是关键。一是要善于总结和提高,把有效做法制度化,防止“一手硬、一手软”或“紧一阵、松一阵”;二是必须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实现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坚持用新的观念调整工作思路,用科学发展的思路、模式、方法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温家宝.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01-09.
  责编:路童
其他文献
苗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以文化丰富多彩而著称。近年来,如何继承和发展苗族先民千百年来积累的文化遗产,促进本民族的文明与进步,并与其他民
《理想国》与《共产党宣言》是人类有史以来两个关于国家学说都无比杰出的文献。两个文献有共同点,但更有差异性,正是其差异才突显了柏拉图和马克思各自的理论体系和特色。只
近年,伴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从市场因素出发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和就业工作队伍建设;实施校企
罗曼·罗兰说:"财富是靠不住的。今日的富翁,说不定是明日的乞丐。唯有本身的学问、才干,才是真实的本钱。"表面上,过早职业化好处颇多,既积累了经验,又赚了钱。但是,忙于职
研究背景与目的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急腹症和消化道畸形,是胚胎期发育异常所致,多为小儿先天性全身畸形综合症的一部分。主要病因包括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环
打开阅览室的重门新泰市石莱镇一中陈成海近年来,人们已逐步认识到传统应试教育的致命弱点──高分低能。于是国家及时地提出了素质教育,要求将知识传播、能力培养与全面素质教
高校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由于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家庭环境等各方面的原因.他们往往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出现自卑、焦虑、敏感等消极心理。因此,学生管理工作者
11月24日至26日,由省教育厅联合相关部门主办的“诚莲杯”第二届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决赛在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英才校区)举行。省委宣传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发展
提高主流意识形态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其政治价值的重要途径。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
多年来,黄淮学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把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