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手段平衡公共空間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22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眾所周知,澳門作為旅遊城市,人多地少,有限的公共空間使用權爭議從來不陌生,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如何優化現有公共空間?如何開拓更多的公共空間?
   辜文逹諮詢委員認為,一個旅遊城市的發展,必然產生遊客和當地居民的矛盾。社區服務對象是居民和遊客,應針對居民的角度出發,包括生活空間、作息條件等的满意度,居民對遊客的接受程度,全盤考慮,不可傾斜向一方。以關前街為例,現時設行人專區特色市集,帶動人流去體驗,但對當地居民而言,卻對出行及作息造成負面影響。現在特區政府正努力打造智慧城市,將來可借助科技手段分流人流,使各公共空間的人流逹至一個合理的平衡點,是長遠要思考的問題。
   林翊捷城規師表示,人多地少是肯定的,澳門土地資源不足也是事實。從城市規劃的角度來看,關鍵在於如何去將人口合理配置,舊區的公共空間很難大量增加,方向上應該是減少舊區人口密度,將人口疏散去人均公共空間比較充足的新區。具體方法例如控制舊區的住宅樓地板面積等等。
   黃中原理事長提到,澳門回歸以後,賭權開放,社會發展迅速,經濟發展、旅遊發展及居住發展都需要土地,需要空間,以中區旅遊旺區一帶來講,每逢節假日例必人頭湧湧,針插不入,本地人不願意前往,甚至有居民不滿旅客佔用公共空間,要了解為什麼出現這些社會問題的成因,就要從澳門的城市發展定位來講,澳門的發展路向是國際旅遊休閒城市,要發展吸引旅客的到來的配套設施,如從景點開發及購物環境便利等著手,而參照世界上任何一個旅遊發展成功的城市,遊人出入的口岸、車站、機埸等都是為满足遊客需求而設,加上商舖為追求經濟利益,經營方向以為遊客服務為主,吸引遊人為目的,這是無可厚非的。
   至於本澳社會所關注的承載力的議題,其實並非一個不可解決的問題,當一個區份的遊客多到某一個程度,遊客的數量自然會調節到合理的水準。過去一直有社會意見建議將遊客分流各區是可行的,政府也做了很多工作,如開拓新的景點,分流遊客到相對人氣不足的景區等等,如深受遊人歡迎的海上遊觀光航線,有否成效分流到遊客,最終的關鍵還是要看新的景點有否吸引力。
   楊晶副理事長強調,澳門城市特色鮮明,多元文化糅合的城市氣質和高密度發展的城市現狀需要我們理論上提出:突出城市特色、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空間利用率、調節承載平衡等又清晰又恢弘的目標,但同時也需要每一個身處城市之中的人,不論遊客還是市民,政府還是業主,商家還是居民,都需具備同理心,換位思考,發揮人性的力量。毋庸置疑,城市空間及空地永遠是機遇和財富,而商業利益和公眾利益似乎也永遠有著衝突和糾纏,如何實現二者的平衡,兼顧效率和公平,方為智慧發展之道。
   前段時間一位年輕建築師何志森的Mapping工作坊,很有新意,也帶給業界很多啟發。他通過近距離觀察,把自己及團隊融入當地及社群,發現很多有意思的公共空間使用規律,提出“参与式设计”。他說了一段話,我的印象特別深,也讓我再次重溫了好的規劃和設計永遠“富有人性的價值觀,而不是滿腦冰冷的規範。考慮到不同人群的感受,才會真正地接地氣。”vv
其他文献
本期時事辯論有幸邀請來,政府市政署市政諮詢委員辜文逹、澳門建築師協會理事長黃中原、澳門城規師林翊捷以及澳門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楊晶齊來為澳門的城市空間進言献策。   論及全球各地公共空間面臨挑戰,澳門是否公共空間不足以及治理不善的問題。市政署市政諮詢委員辜文逹提到,公共空間由九O年代的二十多增加到現時的九十多個,數字來看不少,但亦要睇澳門各區分佈情況,離島區、中區相對合理,而在人口密度更高的北區,
期刊
回歸碩果,穩定繁榮   回歸祖國20年來,我們看到澳門社會和諧穩定,經濟發展迅速,人民安居樂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特別是與祖國內地的聯繫更加緊密,澳門越來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回歸前,我從加拿大求學返回澳門,看到當時澳門整體的治安狀況令市民不安,經濟發展相對低迷,整個社會處於一種迷茫不安的氛圍之中,全澳市民幾乎都是熱切期盼著能夠早日回歸祖國,幫助澳門安定人心,穩定發展。幾年後,當我完成碩士學
期刊
2月21日,體育委員會在東亞運動會體育館會議室舉行全體會議,會議由社會文化司司長、體育委員會主席譚俊榮主持,討論了多項議題。   會上,譚俊榮指出,國家剛公佈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其中,在共建人文灣區方面,也鼓勵粵港澳大灣區共同推進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展,聯合打造一批國際性、區域性品牌賽事。未來,澳門體育界需要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和創新的思維,共同推動澳門與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的體育發展。  
期刊
沐風瀝雨70載,啟航新征途   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這份8分多鐘、800多字、贏得8次雷鳴般掌聲的講話,深情回顧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波瀾壯闊的歷史,展望新征程上再啟航的方向,昭示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無比光明的前景!講話極大提振全民信心,激發愛國熱情,點燃了全體中華兒女的奮鬥豪情,凝聚起同心
期刊
在這數碼化時代,應用於文獻檔案整編、數碼化典藏、史料共享等技術愈趨成熟,昔日一些較難保存和借閱的珍貴史料,透過數碼技術得以長久保存。文獻資料庫的構建不但能系統地呈現歷史面貌,更具有時代意義,是文化傳播及傳承的重要載體。澳門基金會籌劃多年的大型文化工程項目“澳門記憶”於今年8月正式推出,以網上互動多媒體資料庫的形式,把專屬澳門的人文記憶永續保存。  各界見證“澳門記憶”啟動   “澳門記憶”文史網啟
期刊
澳門將在今年十一月十八日正式實施“膠袋徵費”,拖沓多年後,澳門終於踏出“污者自付”、“以法限塑”的第一步,儘管較香港起步遲十年,但遲到總好過沒到!筆者期望趁著這契機,澳門能進一步加快限塑減廢部伐,更重要是儘快落實回收廢膠的在地資源化工作,令澳門成為真正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城市。   根據統計,二零一七年的塑膠廢棄量為11 萬7,461 噸(佔城市固體廢物量的23%),即平均每日的塑膠廢棄量為32
期刊
社會企業在澳門,並不是一個新鮮的名詞,然而,對很多市民而言,卻仍是一個陌生的事物,甚至許多人對什麼是社會企業充滿疑問。特區政府在2009年施政報告提倡發展社會企業,2011年開始透過資金支持鼓勵民間開辦社會企業以來,越來越多的社會服務團體投入開辦社會企業,有政府公共資金資助的,有社會服務團體自資開辦的,也有商業機構和社會團體合辦的,那麼,今天,澳門的社會企業發展得如何了呢?他們是如何在商業競爭市場
期刊
繼中國兩大首富,阿里巴巴的馬雲和騰訊的馬化騰,先後突然地宣佈退出公司管理層,退休缷任之後,中國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也於近日卸任聯想控股(天津)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一職,同時不再擔任董事,也“缷任”了。   不但如此,中國共產黨杭州市委辦公廳向轄下各區發佈通知,準備派駐百名“政府事務代表”進入阿里巴巴集團、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等重點企業。此外,河南、廣東及貴州等地,也傳聞將派出政府官員進駐當地企業。  
期刊
社企目的是實現創造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兩者孰輕孰重?   澳門扶康會總幹事周惠儀女士:澳門目前社會企業不多,大多都是在政府推出社會企業資助計劃,以一筆種子基金扶助非牟利社會團體創辦的社會企業,目的是解決某一特殊群體的就業問題、貧窮問題,發展也面對種種困難,規模也很有限,員工則主要是弱勢群體如殘疾或智障人士,可選擇的行業限於清潔、洗衣、產品制作及零售等。然而,在香港,社企發展得很蓬勃,而且涉及行業早
期刊
九澳新監獄2010年8月動工興建,按照規劃,原定於2014年底全部落成。至今工程起足將近十年,然而,四期工程才勉強完成兩期。剩餘的兩期工程,又究竟什麼時候完成,有關部門依然沒有一個確切答案,由頭到尾一筆糊塗賬。因為工程延期,除了時間成本損失外,多年來又帶來工程預算不斷追加,公帑安全得不到保障,社會既擔憂,又無奈,對當局的公共工程監管能力產生強烈質疑。   新監獄工程延期費用超支,至於原因,社會眾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