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训练方法探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phi_qu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目的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人际交流素养。口语交际的教学必须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巧妙创设情境,注重双向互动,让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参与,在大胆实践中进行。那么如何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呢?
  现代的西方国家把“舌头”和金钱、原子弹相提并论,称之为世界三大威力,可见说话的重要性。特别是在这个科技、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在信息的交流上更能发挥其重大的作用。再者,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听、说、读与写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后者的先导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和提高。
  因此,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和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进行听说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一、课堂多进行交流与讨论。
  
  课堂上的交流与讨论,其实质是师生之间的思想上、学识上的相互切磋、相互砥砺的过程,也是训练听说能力的良机。如,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自然,谈谈自己对社会上某些现象或人生等方面的认识及感受,让学生说清楚、说明白,充分激发学生的听说欲望,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灵活运用复述的方法。
  
  复述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将内部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很有帮助;同时对于复述的学生来说,也要听出复述的脉络是否清楚,详略是否得当,语名是否畅达,语音是否清楚等,这也是听说的训练方法。复述的方法有摘要复述或重点复述。可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选用,若较深刻可用详细复述,若较肤浅可用简略复述。如我在教学《扁鹊见蔡桓公》时,要求学生们看完课文注释后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这样就能加深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说话能力。
  
  三、让学生听有关材料后再说话。
  
  具体形式有:听故事讲故事;听有关文章后说文章的主要内容、要点和文章说明的道理或表达的思想感情;转述别人的话;听辨训练——听有错的话(句或段的逻辑错误和语法错误等),找错误并说明错误的原因等。这种方法是听说综合训练及思维训练。特别是听辨训练,有利于训练学生说话的准确性,纠正学生的语病。使用听说法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教给学生听的方法;要听清楚别人的话,要一句句地听,还要听出语句间的联系,做到边听边思考记忆,记忆时抓要点,这样交际时才能说得清楚。
  
  四、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活动后交际。
  
  具体形式有科学实验、参加劳动、做游戏及参加其它活动后口语交际等。这种方法既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的兴致高,一般都能积极参与,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好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时,应加强对实践的指导,充分让学生边实践、边思考、边表达,最后把整体过程连起来说,体现出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训练收到实效,如我在上《皇帝的新装》一课时,让学生先把课文中的对话读熟,然后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四人分别扮演皇帝、骗子、大臣、小孩,一人评说,可轮换角色,先在小组内进行表演,再请三人为代表,在班上当众进行演说,其他同学评说,这样当众说清,再评议,让学生懂得应该怎么说才能把话说清楚、说好。
  
  五、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或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分歧的事件、材料,组织学生辩论,辨别是非。
  
  这种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大有裨益。要辩论,要驳倒对方的观点必须阐明自己的观点,申述自己的理由,认真积极组织自己的语言,使说出的话有理有据,有很强的说服力,这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促进听的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敏捷性、辩证性。如我在上《散步》时点到不管做什么事情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过渡)设想一下: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办?让学生们讨论和辩论。
  又如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企业和企业的竞争可以优胜劣汰,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当然也存在强强合作、弱弱合作,但是它的前提还是为了在竞争中获胜。企业内部合作无间又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当然企业中也存在着竞争,但是其前提必须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只有同心同德确保企业在竞争中“活”下来了,才有土壤让你去竞争职位,所以竞争更能促进社会的进步。那么,究竟是竞争比合作更能促进社会进步还是合作比竞争更能促进社会进步?对比,可让学生们进行辩论。
  
  六、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多媒体教学具有多视点、可变时空的蒙太奇表现手法,能够充分表现宏观、微观、瞬间和漫长的过程与事物,不受时空条件限制,有利于在教学中让学生深入观察、认识、理解和思考。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展示一些比较难以理解清楚的事物现象和事物定律。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能大大地丰富教学手段,为教学提供逼真的表现效果,扩大人的感知空间,提高主观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范围,同时也提供了图形、声音、语言等交互界面和窗口交互操作,可通过各种灵活方便的交互界面来操纵控制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既然多媒体课件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那么口语教学就要充分利用它,将生动、鲜活的画面呈现于学生面前。如教学《变色龙》时,可用多媒体播放精彩的人物对话场景,即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案件的对话场景,然后由学生们分小组进行模仿表演对话。
  总之,口语交际的教学,要体现双向互动的特点,坚持语言实践的原则,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使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色彩词的出现源于语言和文化发展的需要。由于中西方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历史背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色彩词在文化内涵上也呈现出了很多不同之处,本文将对中西文化中色彩词的文化内涵作简单的比较。  关健词: 色彩词 文化内涵 中西文化差异    人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中,用色彩词来表达千色万彩。英汉语言习惯不同,风俗各异,表示颜色的方法和用词也不尽相同,就是对同一颜色的理解与使用也有差异。
摘 要: 在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广告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无处不在的广告已成为各种信息的主要来源,广告凭借各种媒体,以其巨大的说服力与诱惑力,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信息功能和劝说功能。任何成功的广告,总是语言与非语言形式如色彩、声音、画面等方面的有机结合体。英语广告语言作为现代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词汇特色和修辞特色,这些特色体现了英语广告语言的独特语言魅力,也使得广告英语本身
摘 要: 本文分析了产生病态教学模式的原因,提出了改变这种病态模式的措施,即提高老师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病态模式 教师素质 开放性    语文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进一步推动了语文改革,但语文教学最需要解决的仍是课堂教学的问题。  在当前新课程标准越来越深入人心、语文课改搞得轰轰烈烈的形势下,仍有为数不少的语文教师走着满堂灌的老路子,他们只是把教学参考书上的
摘 要: 本文结合语文教改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探讨和实践,提出了语文美育教育的观点,即在泛化语文教学的外延,以语文教学为基础,实施审美教育的渗透,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上,回归语文学习的理念。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渗透    1.引言  语文课不是美术鉴赏课,现代编写的语文教材内容秉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含蓄、潜移默化而又意义深远。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物欲横流,很多教师和学生都疏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