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高崚搭档8年:缘聚缘散皆为冠军梦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11月,两届奥运会羽毛球混双冠军得主张军和高崚在搭档8年后,正式分开。12月初,高崚与新搭档郑波重新配对,并在多哈亚运会上勇夺混双冠军。张军高崚从当初被捆绑配对,到中途他们“反抗”被拆开,到今天的主动说分手,两人共同走过8年风雨岁月。缘聚缘散,他们的心愿始终只有一个:为祖国争光,为冠军而努力……
  
  不是冤家不聚头,捆绑配对成就金牌搭档
  
  1997年5月,来自江苏苏州的张军从国家羽毛球青年队脱颖而出,被总教练李永波招入国家队,与张尉配对主攻男子双打。次年3月,中国羽毛球队头号混双主力刘永、葛菲退役,混双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队里开始着力培养混双新人。教练组经过研究,决定让张军和高崚配对。高崚来自湖北武汉,身高1.68米,只有19岁,比张军小两岁,以前主攻女双,她头脑灵活,场上步伐移动快,封网好。如果张军和高崚都能把各自的特点发挥出来,他们应该是一对出类拔萃的组合。
  当混双主教练陈兴东把这个决定告诉张军和高崚时,张军不顾女孩子的感受,鼻子一哼:“我不同意,我想与杨维配对。”在他看来,杨维不仅比高崚个头高,场上照顾面积大,实力也远远高于名不见经传的高崚。高崚见张军当着教练队友的面,如此不给她留情面,武汉姑娘的倔脾气上来了:“我还不乐意和你搭档呢。瞧你这小胖子,在场上肯定跑不快!”两人你一句我一句,打起了嘴仗。直到教练声色俱厉地阻止,他们才停止了口舌战。
  张军和高崚压根儿就没想到要成为一对稳定的组合,彼此都对对方没有好印象,两人都这样想:如果他们配合不好,不出成绩,队里自然就会把他们拆开。训练时,两人在场上貌合神离,该扣死的球张军故意不杀死,该封网的球高崚有意慢半拍。这哪像混双配对呀,简直就是在单打独斗!
  4月中旬的一天,总教练李永波来训练馆巡视,张军和高崚在场上的表现让他非常生气,他板着脸让他们停止训练:“混双讲究的就是配合,你们这样互相敌对,是不是不想打球了?7月份的队内循环赛,你们打不进前两名,就滚回省队去!”
  李永波的严厉警告把张军和高崚镇住了,好不容易打进国家队,如果被退回省队,他们有何面目见人?毕竟是男儿,张军大度地对高崚说:“我们别斗来斗去了,先把球打好再说。”高崚没有说话,其实内心也开始有了转变……
  再出现在场上,张军和高崚按照教练的安排,积极跑位、封网、劈杀,一个多小时后,两人大汗淋漓,身上的运动衫都湿透了,趁喘息的工夫,张军从包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饮料,递给高崚,调皮地说:“那天我说话有些冲,您大人大量,就别往心里去……” 高崚“扑哧”一声笑了,接过饮料,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
  毕竟是年轻人,毕竟都是职业运动员,以前彼此心头的小隔阂就这样在两人的嬉闹中化解了。那时队里的混双除了张军和高崚外,还有赵婷婷和陈其遒等几对选手,竞争非常激烈,不出成绩就会被淘汰。张军和高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在队内激烈的竞争氛围中,两人忽然意识到以前他们闹别扭是多么可笑,浪费了多少宝贵的时间啊!为了把浪费的时间追回来,张军和高崚不仅训练更加投入,而且每天训练结束后,他们会主动地留下来加班训练。加练结束,为了犒劳高崚,张军今天给她买个冰淇淋,明天给她带个汉堡包,说:“男孩子就应该对女孩子好一点。”女孩子是需要哄的,高崚也不例外,她非常开心:这个小哥哥,其实心地善良,为人挺不错的。
  这年7月,在队内循环赛中,张军和高崚战胜了所有队友,夺得第一名。当世界冠军、当奥运冠军成了张军高崚的梦想。场上,他们挥汗如雨,对技术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场下,两人经常在一起交流总结不足之处,研究战术。2000年6月,张军高崚作为混双组合出现在泰国公开赛上,这是他们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大赛。两人气势如虹,一举夺得冠军。这让两人激动万分。
  这年9月,张军和高崚参加悉尼奥运会,为了保存体力,张军主动放弃了男双的比赛,专攻混双。当时,张军高崚在世界羽坛还是小字辈,混双排名在10名以外,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他们一路过关斩将,将世界排名前三的对手斩于马下,奇迹般地摘取了奥运会混双金牌。
  夺得奥运会冠军,张军和高崚都欣喜若狂。颁奖结束后,高崚故意逗张军:“你以前不是不想和我配对吗?现在你找别人去,我不要你了。” 张军故作委屈状:“我错了,我请你吃大餐还不行吗?”
  
  再给一次机会!兄妹搭档逆风飞扬续写辉煌
  
  2000年、2001年,是张军与高崚最辉煌最霸气的两年,所有的国际大赛,只要他们参加就所向披靡,混双冠军没有旁落过。这对黄金组合创下连夺马来西亚、日本、中国、英国等五站公开赛冠军记录,并摘取了2001年羽毛球世锦赛的混双冠军。
  张军高崚精湛的球技和默契的配合,赢得了千千万万球迷的喜爱,从2002年开始,很多球迷得知他们各自都还没有朋友,纷纷给他们写信,或者在网上留言,希望他们能够成为一对情侣。2002年7月,在中国羽毛球公开赛上,张军高崚又一次夺得混双冠军。有记者问他们:“你们天天在一起,这么熟悉,是不是情侣关系?”张军看了一眼高崚,认真地说:“我们要是情侣,就弄不好了,距离太近,会影响训练。但要想把球打好,必须得相互了解,所以得有个尺度和分寸,我们现在的距离属于刚刚好,再前进一步或后退一步,都不行。” 高崚吐了一下舌头,笑着说:“我们是绝配,但不是一对。”然后,她看了一眼张军,诙谐地说:“人家张军有女朋友了,大家就不要再乱点鸳鸯谱了……”
  高崚的一句话,让张军的爱情曝光了。高崚说的没错,两个月前,张军与胡妮刚刚确定恋爱关系。胡妮是山西大同人,曾是江苏花样游泳队的队员,在国家队,相同的志趣和梦想让他们的心灵碰撞出爱的火花。就在张军有了情感归宿不久,2003年初,高崚也有了意中人,她的白马王子是国家羽毛球队的主力球员、公认的帅哥陈宏。张军与高崚约定:不能因为各自的爱情而影响彼此的状态和训练。两人都处理好谈恋爱与训练比赛的关系,成绩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张军和高崚的运动生涯陷入了暂时的低谷。在印尼和新加坡公开赛上,他们丢掉了保持多年的混双冠军,甚至有的国际大赛连决赛都没有进入。这引起了国家羽毛球队教练的注意,他们知道,不是张军高崚的能力下降了,而是多年的征战生涯,各国的对手都把他们研究透了,他们的跑位、杀球落点对手都了如指掌,再刁的球对手也能防起来。教练感到困惑,张军和高崚也困惑。
  经过反复思考,李永波和教练组准备将张军与高崚拆开,尝试与其他运动员重新配对。张军和高崚的技术与能力摆在那里,大赛经验丰富,与其他队员配对组合,也许能延续他们的辉煌。
  当教练组试着将这一决定告诉张军和高崚时,他们都无法接受。近5年的朝夕相处,近5年的一起摸爬滚打,让他们之间结下了牢不可破的友谊。现在分开与别人配对,也许各自都能重现辉煌,但就这样分道扬镳,他们不甘心啊!张军和高崚都觉得,他们还有上升的空间,还有能力重返世界羽坛巅峰。
  张军和高崚主动找到教练组,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离雅典奥运会不到一年时间了,重新与别的队友配对,这么短的时间里,不可能达到我们现在如此默契的程度。我们不想现在就分开,希望队里再给我们一次机会。”教练组经过慎重考虑,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张军和高崚非常珍惜合作的机会,在训练中,他们开动脑筋,开始求新求变,打出新的战术。2004年8月下旬,雅典奥运会上,张军和高崚一路气势如虹,杀进了决赛。在与老对手、英国选手罗布森/埃姆斯的巅峰对决中,首局张军高崚以15∶1的悬殊比分轻取对手,但第二局,有些大意的他们被对手扳回。决赛局,张军高崚又是以12∶14落后,张军紧张得动作都有些变形,在这关键时刻,又是高崚的微笑让他紧张的心得到了一丝轻松。她对他说:“我们已经拿过一次奥运冠军了,对手还没有尝过奥运冠军的滋味呢,他们比我们更紧张。我们放开拼,他们就会崩溃。”
  高崚的话稳住了张军的心,他们调整情绪,每球必争,在落后的局面下反败为胜,蝉联羽毛球混双金牌!张军和高崚,也因此成为奥运史上第一对蝉联羽毛球混双冠军的选手!张军和高崚用自己的努力向世人宣告:他们依然是最优秀的黄金搭档!
  
  搭档8年主动分手,缘聚缘散皆为祖国荣誉
  
  2005年3月,张军在力量房里举杠铃时,右肩不慎拉伤,引起老伤复发。队医告诉张军:“你伤得不轻,起码要治疗几个月才能恢复训练比赛。”张军一听头都大了,几个月不训练不比赛,不早就被对手超越了?到时候高崚会等他吗?
  两天后,高崚来到张军的宿舍看他,作为多年的搭档,她知道张军心里想的是什么,便安慰他:“运动员伤病不可避免,没什么大不了的,放心吧,我会等你康复的,不会‘移情别恋’。”高崚的善解人意和幽默,把张军逗笑了。
  就在张军受伤半个月后,高崚在进行体能训练时,左小腿副韧带严重拉伤,也不得不停止训练。对运动员来说,没有什么比伤病更折磨人的。看到队友们生龙活虎地在场上训练,而自己只能无奈地待在宿舍打针、吃药、看电视,那种折磨可以用锥心刺骨来形容。这时的张军已经28岁了,对职业运动员来说,这个年龄已不算年轻。情绪低落的时候,他告诉高崚,他想退役。
  高崚逼视着张军的眼睛:“我们是搭档,是个整体,不是说分开就能分开的。你要退役必须先得到我的批准!”张军本来就只是情绪不好时的冲动想法,现在经高崚一开导,他打消了退役的念头,是啊,有这么好的搭档,他为什么要选择现在就离开呢?
  一直以来,张军高崚展现在球迷和队友面前的是阳光、健康和坚强,带给别人的是信心和希望,这对好搭档约定:他们的这种形象不能垮掉,即使伤病在身,也要做坚强的病号!伤情有所好转后,两人约定每天一起去力量房练体能,一起看比赛录像,研究对手。两个多月后,张军和高崚伤病痊愈,一对搭档又龙腾虎跃地出现在训练场上!
  2006年春节,高崚与相恋两年多的陈宏分手了。高崚虽然性格开朗,但一段感情的逝去还是在她心头留下阴影,那段时间,她变得有些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张军为了安慰高崚,训练时,他不断地讲笑话调动她的情绪;不训练时,张军让胡妮抽空来陪高崚,胡妮是个细腻的女孩,她带着高崚去游泳,教高崚绣十字绣,转移她的注意力。在张军和胡妮的共同帮助下,高崚很快摆脱了失恋的阴影,阳光般的微笑又回到了她的脸上。
  2006年3月,张军和高崚参加中国公开赛,由于这时羽毛球比赛已经实施了每球得分的21分制,加上对手对他们研究得非常透彻,他们的成绩不理想。其实,他们的成绩下滑早在几个月前的益阳世界杯上就有所显现,那次,他们连四强都没有打进。不仅在国际赛场上张军和高崚成绩不理想,而且在队里,他们也常常输给一些年轻的队友。2006年9月的西班牙马德里世锦赛、10月的湖南益阳世界杯,张军高崚都被挡在四强之外,这对黄金搭档陷入了沉思中,他们终于明白,他们不是水平和实力下降了,也不是状态不佳,而是对手对他们的了解实在太透彻了,再配合下去,也无法突破,难有大的作为。
  走过痛苦的心灵挣扎,张军与高崚主动选择了分开。8年啊,8年的携手共进,8年的风雨兼程,8年的成功失败,给他们留下了太多刻骨铭心的回忆!8年来,他们是亲密无间的兄妹,是患难与共的搭档,他们一起走过了2000多个日日夜夜,怎么能说分开就分开?
  做出决定的那一天,两人都流泪了……教练组被他们感动了,从几年前队里要求他们分开,到现在他们主动分开,张军和高崚走过的是一段多么不平坦的路啊!中国羽毛球队永远会为他们喝彩,广大球迷会永远记住这对昔日的黄金搭档!
  2006年11月10日,张军与胡妮在他的老家苏州举行婚礼,高崚随教练和队友们去为他们祝贺。热闹的婚礼现场,两位昔日的黄金搭档依然像从前一样快乐活泼。高崚幽默地对张军说:“你现在结婚了,我也要‘移情别恋’了。”两人哈哈大笑……
  12月初,高崚与新搭档郑波出征卡塔尔多哈亚运会,并夺得混双冠军。张军给高崚打去电话:“祝贺你和新搭档旗开得胜!”电话两头,这对曾经的黄金组合都感慨万千,他们明白,未来的日子里,不管谁与别的队友重新配对,只要能为国争光,他们都会为对方感到骄傲。他们心头的那份默契,会让彼此感念一生,回味一生……
  (责编/朱茂星)
  E-mail:amfzmx@sina.com
其他文献
父亲五十三岁的时候,被一个远房的亲戚招到城里去做园林工人。他怕母亲一个人在家里憋闷,便将母亲一起叫了来。两个人在工作的市郊租了间小平房,自此便开始了他们的打工生涯。  这个城市发展得很迅速,父亲每月400元的工资,除去房租和吃饭,几乎没有剩余。但母亲还是很满足,她打电话跟我炫耀,说今天你爸带我去了“银座超市”,还坐了电梯,那么大的超市,要不是你爸领着,我非得走丢不行。我问母亲,那爸给你买什么东西了
期刊
[新闻背景]   在中国的富豪圈中存在着夫妻俩“同甘不能共苦”或“同苦不能共甘”的现象,文中的故事正是这种现象导致的悲剧。主人公夫妇在成功创业后,男主人公心生异心,不仅在外包二奶生子,而且还企图独吞财产,让一手打下江山的妻子净身出户。实在是太过残忍!终于,女主人公丧失了应有的理智,选择枪杀这一违法手段来惩罚不忠夫。一对相得益彰的商界夫妻就这样同归于尽了!其实,无论是纵横商海的富豪,还是平淡生活的百
期刊
前年10月的一天,罗兰在白岩路公交车站等车。10米外,一男一女两个用手语交流的年轻人吸引了她的视线。读大学时,罗兰当过3年的志愿者,定期去聋哑学校服务,她能熟练地用手语交流。她看得出,女青年是在问路,她想去三峡学院,而男青年,用手语说他不知道。一向乐于助人的罗兰连忙跑过去,用手语告诉二人。女青年用手语和罗兰聊起天来。出于对残疾人朋友的友好,上车前,罗兰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电子邮箱和QQ号码。  
期刊
珠江三角洲是中国著名的电子产品生产市场,如今,充斥中国的各种电子产品,绝大多数都来自这里。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珠江三角洲迅速崛起一批千万甚至亿万富翁。在珠江三角洲的IT业,韩鹏辉、李升珍夫妇创立的升辉显示器在当地很有名气。迄今为止,他们已拥有2000多万元的资产。但在2006年11月9日,也是李升珍的生日这天,韩鹏辉、李升珍这对富豪夫妇间却上演了一出血案:李升珍趁韩鹏辉熟睡时,凶残地朝丈夫开了枪!
期刊
当日本战后的“婴儿潮”一代接近退休年龄时,婚姻指导顾问们发出了郑重的警告:如果你希望与老伴共度晚年,那就最好不要外出旅游。   为了庆祝丈夫退休而到国外海滩度假、观光旅行或者其他奢侈的行程通通不要考虑了。专家们说,这些肯定会造成新“成田离婚”现象,也就是说刚刚度假归来的老夫妇一抵达成田国际机场就开始闹离婚。“成田离婚”这个短语最初用来描述度蜜月归来的新婚夫妇发现彼此并不喜欢对方,因此分道扬镳。  
期刊
因为自己是男儿身,一个已为人夫人父的五旬男子竟痛不欲生,并三次为此轻生;变成女人,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梦想。为了让亲人快乐地活下去,10多年来,妻子一直与他以“姐妹”相称,两个女儿都改口叫他 “姑姑”。在亲情与伦理面前,妻子和女儿毅然选择了前者,她们支持了他的选择……    震惊!父亲竟想变为女儿身    今年22岁的陈莹出生在沈阳市西郊的一个普通农家,父亲陈华和母亲李敏都是当地农民,她还有一个大她两
期刊
女性的成功恐惧到处可见。譬如:在接受新工作或新职务时,女性常犹豫不决,总是先考虑自己能力是否足够,或是说“我要先回去跟家人商量……”此外,年轻女性也常常在闲谈中说:“不想干了,能找个老公养我就好了!”  这看起来像是开玩笑的话,但实际上却反映了女性恐惧成功的集体潜意识。  美国女心理学家霍纳是最早研究女性的成功恐惧的科学家。1968年,她请女大学生构思一个故事,其开头语为“第一学期末,安妮发现自己
期刊
“性格家教”曝出隐情,这份错爱何去何从    2006年5月18日上午,魏静到医院看望一位朋友。在医院的走廊上,她意外地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吴猛,儿子的“性格家教”,自己的新男友。让她意外的是,吴猛和一个女人正牵着一个八九岁、穿病号服的小女孩,俨然一家三口的样子。不出所料,她听到那个小女孩甜甜地喊了吴猛一声“爸爸”!  魏静的心狂跳起来。“吴猛!”她本能地叫了一声。吴猛猛然回头,脸上的表情顿时变
期刊
舒洪刚是我国一位优秀的青年芭蕾演员,有“芭蕾王子”之称。最近,由他创作并主演的芭蕾舞《亲情无语》情动英国。而在这荣誉和鲜花的背后,却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亲情故事。    苦尽甘来时,妹妹不幸遭毁容    1976年冬,我出生在湖南新化县一个小山村里,妈妈是长沙来的下放知青,爸爸是本地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在我4岁的时候,妈妈带我回到了长沙外婆的家里,随后不久,妈妈给我生下了一个妹妹,取名舒小如,长得很漂
期刊
每天QQ聊天时,您可能羡慕有些网友的图像打扮得花枝招展;每逢节日时,您可能会在电子邮箱里选择漂亮的电子贺卡发送给好友。您或许体验着E时代的超快感,可您想到了其中的商机么?有这样一个小伙子,他不仅延伸了自己的兴趣,还赚得盆满钵满。    天行本名叫薜川,山东青岛人,典型的山东大汉,浓眉大眼,粗手笨脚,走起路来虎虎生风,说起话来掷地有声。可是,你绝对想不到,他画起画来比女生画得还精致;你更想不到,此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