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儿女》杂志1988年创刊,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从无到有,从稚嫩到茁壮成长的历程,恰与国家与社会发展进步,尤其是文化繁兴同行并进。它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轨迹、传达了一个时代的声音,同时又以自己的承担,为这个时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而今,《中华儿女》杂志走过了25个春秋,作为忠实的读者、勤奋的作者和尽责的编委,我愿与所有关心支持这本杂志的朋友共同分享这份荣光和喜悦。
屈指算来,我与《中华儿女》结缘已有19年,之间的情谊绵长而深厚。當采编一部任华南执行主任约我写一篇与《中华儿女》结缘的故事,或参与相关活动的深情回忆时,我愉快地答应下来。但当打开电脑时,却不知该从哪说起。
最早知道《中华儿女》杂志是在共青团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为团中央主管、全国青联机关刊物,《中华儿女》是上会的杂志之一,翻看目录就很吸引眼球,一读便爱不释手……从此我便与《中华儿女》结下不解之缘。
1993年5月初,我收到《中华儿女》时任主编王维玲先生于4月24日签名的《中华儿女》杂志专栏作家证,证件编号010。从此,我几乎参加了社里组织的所有的重大活动,每一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为了报答杂志社的厚爱,我只有积极写文章,从1994年发表第一篇《草原之光塔琳托娅》时起,我先后发表了《风采依旧鲍蕙荞》、《旅欧前后的斯琴高娃》、《影坛纤夫黄健中》等文章,不少文章被转载并获奖,如《中国犯罪学研究的先驱严景耀》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德高寿高雷洁琼》一文被《中国青年报》用四分之三的版面作了转载,并获评为《中华儿女》创刊20周年20篇优秀作品。
当了编委后,我深感身上的责任更重了,除了自己撰写文章外,还积极主动组稿约稿,或者是协调关系,只要是杂志社的事儿,我都心甘情愿去做,印象深的要数策划和参与组织在我家乡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举办的中华儿女草原笔会。
我有一种感受:《中华儿女》这样高品位的杂志坚持了25年,其间的五味杂陈非亲历者不能尽知,局外人充其量不过略感略闻而已。但仅仅略感略闻也够让人肃然起敬了,杂志社的历任领导王维玲、杨筱怀、石国雄、何青龙和现任社长总编李而亮、陈安钰、孙聚成副总编、丁幼华、张志刚、张怡副社长及曾担任编辑部主任的李静、马林、郭丽琴、弋阳、刘之昆等同志们肩负使命,抱定“文以载道”的信念,守住阵地、守住尊严,以自己独特的风貌立于期刊之林,给同类期刊树立了一个榜样。
我有个习惯,每到年终都要清理一次书架,处理一些杂志,但惟独《中华儿女》舍不得扔掉,都装册成集收藏起来。这不仅是一份不忍割舍的感情,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需要……她不仅记录着时代的步伐,而且每当我需要了解一些成功人士时,总能在里面找到。这实际上就是意大利学者克罗齐上世纪初提出的对世界的人文科学产生重大影响的著名命题——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从1988年创刊到2013年,《中华儿女》随时代而行,在探索和实践中走过了25年的历史。正像我们人类一样,25岁正是对社会贡献最大的时候。《中华儿女》25年,当是一个继往开来的重要节点,既应回望,更须前瞻。
我有幸参加和见证了她的成长足迹,可以说是一起走过。不管世事如何变化,我都会一如既往地关注、关心和支持《中华儿女》,衷心祝愿《中华儿女》杂志的编者们不负众望,以25年为新起点,继续担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立定脚跟,坚守理想,再创新的辉煌 。
责任编辑 华南
而今,《中华儿女》杂志走过了25个春秋,作为忠实的读者、勤奋的作者和尽责的编委,我愿与所有关心支持这本杂志的朋友共同分享这份荣光和喜悦。
屈指算来,我与《中华儿女》结缘已有19年,之间的情谊绵长而深厚。當采编一部任华南执行主任约我写一篇与《中华儿女》结缘的故事,或参与相关活动的深情回忆时,我愉快地答应下来。但当打开电脑时,却不知该从哪说起。
最早知道《中华儿女》杂志是在共青团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为团中央主管、全国青联机关刊物,《中华儿女》是上会的杂志之一,翻看目录就很吸引眼球,一读便爱不释手……从此我便与《中华儿女》结下不解之缘。
1993年5月初,我收到《中华儿女》时任主编王维玲先生于4月24日签名的《中华儿女》杂志专栏作家证,证件编号010。从此,我几乎参加了社里组织的所有的重大活动,每一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为了报答杂志社的厚爱,我只有积极写文章,从1994年发表第一篇《草原之光塔琳托娅》时起,我先后发表了《风采依旧鲍蕙荞》、《旅欧前后的斯琴高娃》、《影坛纤夫黄健中》等文章,不少文章被转载并获奖,如《中国犯罪学研究的先驱严景耀》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德高寿高雷洁琼》一文被《中国青年报》用四分之三的版面作了转载,并获评为《中华儿女》创刊20周年20篇优秀作品。
当了编委后,我深感身上的责任更重了,除了自己撰写文章外,还积极主动组稿约稿,或者是协调关系,只要是杂志社的事儿,我都心甘情愿去做,印象深的要数策划和参与组织在我家乡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举办的中华儿女草原笔会。
我有一种感受:《中华儿女》这样高品位的杂志坚持了25年,其间的五味杂陈非亲历者不能尽知,局外人充其量不过略感略闻而已。但仅仅略感略闻也够让人肃然起敬了,杂志社的历任领导王维玲、杨筱怀、石国雄、何青龙和现任社长总编李而亮、陈安钰、孙聚成副总编、丁幼华、张志刚、张怡副社长及曾担任编辑部主任的李静、马林、郭丽琴、弋阳、刘之昆等同志们肩负使命,抱定“文以载道”的信念,守住阵地、守住尊严,以自己独特的风貌立于期刊之林,给同类期刊树立了一个榜样。
我有个习惯,每到年终都要清理一次书架,处理一些杂志,但惟独《中华儿女》舍不得扔掉,都装册成集收藏起来。这不仅是一份不忍割舍的感情,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需要……她不仅记录着时代的步伐,而且每当我需要了解一些成功人士时,总能在里面找到。这实际上就是意大利学者克罗齐上世纪初提出的对世界的人文科学产生重大影响的著名命题——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从1988年创刊到2013年,《中华儿女》随时代而行,在探索和实践中走过了25年的历史。正像我们人类一样,25岁正是对社会贡献最大的时候。《中华儿女》25年,当是一个继往开来的重要节点,既应回望,更须前瞻。
我有幸参加和见证了她的成长足迹,可以说是一起走过。不管世事如何变化,我都会一如既往地关注、关心和支持《中华儿女》,衷心祝愿《中华儿女》杂志的编者们不负众望,以25年为新起点,继续担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立定脚跟,坚守理想,再创新的辉煌 。
责任编辑 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