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HCD和ECRH条件下的反常多普勒不稳定性

来源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milk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详述了HL-1托卡马克等离子体在低混杂波驱动(LHCD)和电子回旋波加热(ECRH)条件下不同特征频率上的微波非热辐射。欧姆放电下,分析了由速度各向异性引起的反常多普勒不稳定性,实验观察了在LHCD和ECRH条件下这种不稳定性的行为。运用反常多普勒不稳定性产生条件,本文讨论了LHCD条件下这种不稳定性受到抑制的可能物理机制。 This paper details the microwave non-thermal radiation of HL-1 tokamak plasma at different eigenfrequency under the low hybrid noise driven (LHCD) and electron cyclotron heating (ECRH) conditions. Under the ohmic discharge, the anomalous Doppler instability caused by velocity anisotropy was analyzed. The instability behavior under LHCD and ECRH conditions was observed experimentally. By using the conditions of anomalous Doppler instability, we discuss the possible physical mechanism that this instability is suppressed under LHCD conditions.
其他文献
给出了在简单磁镜装置MM-2及其改进装置MM-2U中电子回旋共振加热(ECRH)和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CRH)的实验结果。在电子回旋共振加热的实验中,使用一个频率为15GHz,功率约为30k
在Purex流程1AF料液中调节钚的价态,先以NH_2OH·HNO_3,N_2H_4·HNO_3和U(Ⅳ)为还原剂,详细研究了各种工艺变量对还原Pu(Ⅵ)的影响。其后,选择最佳还原条件,用模拟1AF料液做了验证。最终,完成了用NO ̄-_2氧化Pu(Ⅲ)至Pu(Ⅳ)的实验。 The va
在核物质的Hartree-Fock理论框架下,通过动量空间状态数的修正Hill-Wheeler公式来顾及核的有限尺度效应,应用Gogny等效核力和唯象Coulomb能公式得到了合理的有限核零温饱和性质,得到有限核的液-气相变临界温度T_c约为12MeV,与由
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单晶铜中纳米空洞的成核与早期生长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高应变率拉伸作用下,在缺陷原子或空位密集区首先启动(111)-[211],(111)-[211],(111)-[211],(
美国和俄罗斯上周演示了一个实验性电子系统,美能源部(DOE)认为该系统最终可较经济地用于遥控监测两国的武器级核材料。 美国和俄罗斯的研究人员在DOE的实验室一实验室计划
利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串列加速器质谱计测定连山关铀矿床矿石和地下水中的 ̄(129)Ⅰ。结果表明,裂变产物 ̄(129)Ⅰ具有活泼的地球化学性质,矿石中的 ̄(129)Ⅰ由于地下水的淋滤而丢失。实验结果
用亚阈技术分析研究了干氧栅氧化期间通入HCl所制作的PMOSFET的60Co辐照响应。结果表明,栅介质中掺入少量HCl能抑制辐射感生阈电压漂移和界面态增长;固定HCl流量为15ml/min时的最优通入时间范围为10-150s,过量的HCl掺入
几十年来,人们一直在注意那个为太阳提供能量的过程——核聚变,把它看作地球能源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核聚变能否满足我们的期望还有待观察:聚变电站设计者面对的技术问题是
本文报导了黑洞靶X光产生机制实验研究。实验采用波长为1.053μm,能量为300—700J/束,脉宽为600一1000ps的高斯型激光脉冲。利用三台亚千X光能谱仪,三台软X光针孔相机、一台软X光透射光栅谱仪和十个平响应亚
编者按经国际辐射防护协会(IRPA)和中国国家科协批准,由中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学会与日本保健物理学会共同主办的国际辐射防护协会(IRPA)区域性大会——亚洲辐射防护大会于1993年10月在北京举行。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