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年代》掀怀旧情怀 忆火红年代

来源 :星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51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开年,一部题材新颖、视角独特,反映共和国工业“长子”鞍钢成长史和产业工人们建设鞍钢激情岁月的电视剧《钢铁年代》掀起了老一辈的怀旧情怀,异军突起成为2011开年电视剧中的收视黑马。
  
  《钢铁年代》由“金牌编剧”高满堂创作,导演孔笙执导,陈宝国、冯远征、姜宏波、张译等联袂主演。这部“史诗级”的电视剧全景还原了中国工业的发展史,展现了共和国成立初期,钢铁工人鏖战关东的景象。故事中不乏感人至深的亲情、友情、爱情,甚至是跨国恋情,同时歌颂了那个年代产业工人的铁骨与热血。
  重量级作品大多会给人严肃、沉重之感,但《钢铁年代》却独辟蹊径,陈宝国和冯远征两大主人公欢喜冤家式地斗嘴成了该剧最大看点。陈宝国饰演的尚铁龙豪迈、粗犷、直来直去。冯远征饰演的杨寿山细腻、敏感、文质彬彬。两人都是响当当的汉子,都争强好胜,他们虽然斗了一辈子嘴,但在那个干净质朴的年代里,却也结下了无比深厚的情谊。
  这是继《闯关东》、《生死线》之后,山东影视集团推出的又一部开年大戏。《钢铁年代》剧组克服诸多困难,在艰苦的条件下辗转于大连特钢厂、北大荒、重庆等地拍摄,历时一百余天摄制完成。一部成功作品的背后,一定会有值得玩味的故事,为此,本刊专访了《钢铁年代》的制作人侯鸿亮及导演孔笙,探寻这段“还原工业历史”的过程。
  
  侯鸿亮: 引领,只需一步就好
  《钢铁年代》的制片人侯鸿亮与导演孔笙是山东影视集团的一对“黄金搭档”,他们共同完成了《闯关东》、《生死线》后,又联手打造了工业题材的典范剧目《钢铁年代》。
  两人合作多年,配合默契,一个热情、健谈,一个专注、内敛。“孔笙导演是我摄影方面的老师,他是一个特纯粹的人。他靠自己的行动,可以影响到身边很多人。他看世界从来不为政治、利益左右,他很客观,同时他也很低调。虽然我是制片人,但我们一起合作,我经常冲在前面,拿主意的往往是他。”侯鸿亮说。
  从《闯关东》开始,他们与金牌编剧高满堂就有了很好的合作。高满堂受《鞍钢志》的影响,打算做一部工业题材的作品。他告诉我们,故事背景是解放前夕,当时战争还没结束,东北是最先解放的,很多兵脱下军装就当了工人。而解放之初,全国人民又一同支援鞍钢建设,里面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也是“闯关东”的一种延续。这是一部非常厚重的作品,高老师希望能与我们合作,这也是我们希望的”。
  现在的市场状况是,大量热钱进入影视业,但影视作品跟风复制的现象很多,剧二代、同类题材翻拍层出不穷、纷至沓来,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却屈指可数。“其实,我一直认为同类型的题材都可以拍,但视角一定要独特。好莱坞已经把所有类型剧都尝试得差不多了,电视剧的所有的形式都是在电影的基础上拷贝的,我们只要从这些类型上找到不一样的点,或者在中国老百姓没看到过的类型上做文章,它就是新的,不用走太快,只要有一点突破就够了,往往引领也只是一步而已。但不少制作单位过于急功尽力,做不到这些。”侯鸿亮话语种带着遗憾。
  其实,在选择戏上要把握好两个标准,首先要有好的内容,包括能感人、触动人的好故事以及具有创新性,别人没太涉及过的故事都属于好内容之列。其次是追求形式上的独特性,我们力争每部作品都要领先一步。“选择《钢铁年代》也符合我们上面的标准,咱们国家产业工人那么多,但写产业工人的戏却凤毛麟角。所以这部戏在内容上是比较新颖的,肯定也可以触动一些人,如果戏能够拍得让大家感动,我们就完成了任务。这是我们选这部戏的理由。”
  
  收视率非终极目标
  采访当日,《钢铁年代》在北京地区的收视率已达8.16,对于这样一部比较怀旧的戏,收视率能够达到七八个点,侯鸿亮直言满足。
  “我们特别幸运地一直和高老师、蓝小龙等优秀的编剧合作,彼此相互信任。因为这些优秀的编剧同样也希望找到高水平的制作团队给自己的‘孩子’找到好归宿。我们坚持做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电视剧。我们不跟风,要做好这个引领的人。”
  “我们的团队一直在引领和创新方面下功夫,作品在保证口碑的基础上力争收视率。保证作品品质的前提下,我们兼顾商业利益。”
  《生死线》是最能体现这个团队做戏原则的一部作品。剧本当时传到到侯鸿亮手里的时候,已经在业内流传了三四年,很多知名导演都看过,认为这个本子有问题,不能做。但侯鸿亮团队为剧本所感动,决定改编拍摄。“我们用了173天的时间完成它。最初拍摄时并未考虑收视率。我只能保证拍摄中每个环节都不掉下来。这部戏能感动我们自己,就能够与观众产生共鸣。收视率自然也会‘水涨船高’,收视率并不是终极目的。”
  《生死线》奠定了他们在业内的口碑,《钢铁年代》又复制了这一传奇。《钢铁年代》投资花了3000万元,于2009年底拍摄,戏还未拍完就卖出去了,合同价格收回了成本,同时还被四家卫视定为2011年度开年大戏。既得到了口碑上的认同,也确保实现了商业利益。
  
  孔笙: 用镜头化再现鞍钢风貌
  摄影师出身的导演孔笙不满足于只让演员来讲故事,他更喜欢用镜头语言说话,他的作品先要靠镜头营造出一种氛围,再使演员融进去,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势必是自然、丰富而有层次的情境。钢花四溅的火热场面,一面面红旗、一幅幅口号迎风招展,破旧的房屋与简陋的衣着……这些画面语言,带观众走入一个特殊背景的钢铁年代。
  
  费周折还原历史
  故事中呈现的不少情节,包括背景人物张明山、孟泰以及苏联专家援建鞍钢等情节,都在《鞍钢志》中有详尽记载。故事的主要背景集中在五十年代。如今的鞍钢已经发展得非常现代化了,炼钢全部是电脑化操作,要想还原那时的情景,着实不易。
  “我们主要的场景都在大连特钢集团拍摄。五十年代的场景和设备都已经没有了,好在大连特钢还有一些六七十年代启用的小转炉,可以拉些钢条,提供一些镜头素材。钢厂实际上还是比较危险的,那里的温度很高,钢水有几千度,我们都需要戴安全帽进入,烧红的钢包在头顶掠过,确实很惊险,粉尘也比较严重。但拍摄这些钢厂的镜头的确有气势,也能让观众感到震撼。”
  高炉与平炉是剧中常提到的炼钢设备,但这些基本找不到了,尤其是高炉,因为有三层楼高,根本无法还原。大连特钢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空场,而且用十几吨钢材搭建了一个平炉,可以点火,除了不能真正炼钢以外,其它都行。
  幸福大院、宿舍、街道、办公室等场景是在闯关东影视城拍摄的。“想找回那个年代的感觉不容易,我们只能去努力做。景象上的,我们通过后期画面编辑、剪辑一些历史资料片去接近。人物上,主要从精神气质上靠拢。实在无法还原的镜头就被规避了。看到一些网上的评论,尤其是一些老观众还比较认可,我挺欣慰的。”孔笙导演面对本刊,回忆着点点滴滴艰辛的拍摄过程。
  
  好演员精益求精
  《钢铁年代》中,我们看到了陈宝国突破性的演出,他塑造的尚铁龙糙中有细,这是他三十年后再次饰演工人。冯远征则很好地诠释了知识分子软中有硬的特质,姜鸿波的麦草质朴、真实,三位演员的出色表演使整个剧情底蕴十足。
  “选角色的原则就是适合,我们不会去一味追求演员的知名度。这是我们团队达成的共识。这次角色确定也是如此。”导演孔笙详解着选角的经过。
  “由于《闯关东》的良好合作,加上尚铁龙这个人物的个性,我们的团队曾经考虑过邀请李幼斌来出演,但他已经签了《爱在苍茫大地》,档期不行。于是高满堂老师亲自给宝国打电话,力邀他加盟。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对的。”在导演眼中,陈宝国对于角色是极其专注的,在剧组的宿舍里,他永远是桌上放一杯茶、一包烟,手拿剧本,反复琢磨角色,有了想法后就会与导演交流,很安静,很认真。
  《钢铁年代》热播,陈宝国更是破例为此剧卖力宣传,因为他看中这个角色。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样一位知名演员对角色的挑选一直保持宁缺勿滥的原则,宁可在家赋闲八个月,也要等一个好剧本,一个他满意的角色。
  好演员喜欢在现场飚戏。往往可以促使整体表演不断超出预期,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像陈宝国冯远征这对搭档,无论戏里还是剧组的生活中,他们都经常斗嘴,为找戏中的感觉,追求角色中的状态。而姜鸿波的表演很真实,有些戏是扑面而来的,一个女人衬出两个男人,她在处理一些心理变化时很到位,人物很鲜活。”
   “我不是学表演出身,不如演员们专业,因此在拍摄上我就把握大的方向与氛围,包括说话的精、气、神以及动作上的简单、直接等。我特别感谢这些演员,他们都特别专业,把自己的角色分析得清晰准确,再融合一些我的想法,就能让这个角色丰富。大部分情况下沟通顺畅,拍摄顺利。”
  
  删戏份忍痛割爱
  鞍钢从建厂发展到现在历经了沧桑七十年,但《钢铁年代》中只把这段波澜壮阔的发展史截取到1964年。问及原因,导演孔笙说:“首先因为那时是鞍钢发展最红火的年份,也是产业工人凝聚力最强的时期。如果再往下写,就会经历文革,不太好处理。其次,1964年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刻,它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原子弹的爆炸可以说改变了国家的命运,我们因此进入了联合国。现在的人可能很难意识到第一颗原子弹对国家的重要性,所以我们把这个事件当作故事的结局,以此当作两位主人公努力一生的成就——最终为原子弹炼制的特种钢炼制成功。”
  剧组原来还在重庆还拍摄了十几天,当时的重庆还没有解放,处在敌战区,尚铁龙为了接炼钢专家经历了不少困难,有点像谍战戏的感觉。但因为呈现出的剧情与整部剧的故事主线不太相符,考虑到大局,后来不得不剪掉了。
  原本40多集的剧情,被最终定格到37集,对此导演孔笙也稍有遗憾。“原来我剪过一个39集版,但包括制片方和电视台都考虑到观众的观赏习惯,希望前几集能进展得快一些,最后确定了37集版。不过现在看起来,我个人感觉前面还是有点快了,显得不够沉稳。毕竟这部戏主要是面对中老年观众,节奏稳一点会更好。”
  孔笙导演坦言,《钢铁年代》是为父辈而拍,观众能够评说,就是很好的褒奖。若能够再带给观众回味与思考,那就是意外收获了。
  
其他文献
我经历的沮丧、失落、恍然大悟,  对我现在做事很有帮助。  这些一定是碰到挫折后你才懂,  好在我觉得老天很疼爱我,  那种挫折都不是致命的,  就是能让我缓过来,  这些对我来讲都是宝贵的财富。  《玉观音》  亦黑亦白初体验  很多人说从《玉观音》到《后宫甄嬛传》的成长是孙俪从一个清纯偶像到实力派演员的成长,想来说此话的人定是没有细细品味过孙俪在初期角色中的用心。曾经在《玉观音》中的安心,鼻尖
期刊
在娱乐的华丽风景之后,往往藏匿活跃着一群一群的候补艺人,鲜的惊人、新的发涩。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怀揣着激情与梦想,希望站在舞台上,哪怕喝着稀饭;渴望听到摄影机卡卡的声响,哪怕只有一场戏。  从走过7年的“星锐榜”里,可以拽出无数这样的追梦者。入选过“星锐榜”的每个艺人,都在艺术的道路上艰难行进了数年,从跑龙套到小角色,从大配角到担纲主演,每个人背后都有一连串动人的故事。并不是只有成名才算成功,他们奋
期刊
《心术》开机后的某天,  导演杨阳在洗澡的时候摸到自己身上的一处小伤口,  始终留有一针未及拆线。  “或许以后我也不会去拆这个线了,”她说。  手支着脸庞,神情平静,声音里却充满恋恋不舍。  她感觉到一种开示,也许这个记号本是为《心术》留下的。  如果她不拍这部戏,生命中某些关于病痛的体验,在愈合为身体的一部分时,  很难会刻意去触碰或记起,作品也同样如此。  而有了这个记号,一切便格外不同。 
期刊
好演员就像射击场上的神枪手,历练得多了,出手的自信就有了。表演能力从来都是由内向外的,自信会让工作变得简单,而简单会让创作信马由缰。当你不用再去刻意考虑这个事情时,就像齐白石画虾,一出手就出神入化。    去年是曹禺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也是人艺演员王斑接戏最狠的一年。三部话剧,两部电视剧,从剧场到片场往返的路上,他也在想为什么要接这么多的戏?问及原因,他说,“喜欢。我的幸福是,现在想演什么接什么,不
期刊
五年之后,2011年1月26日,尚敬携《武林外传》原班人马杀进贺岁江湖。还是那个七侠镇,仍旧那段儿女情,但故事的背景和走向变了……接受本刊专访时,尚敬说,“‘武林粉’们曾经有个口号叫‘武林外传,永远不散’,这也是我下决心要拍电影版的缘由,这是我和他们共同向往的东西。”    一部剧火了,拍续集或电影司空见惯。  说到《武林外传》电影版,它不仅仅承载着主创们九十分钟的电影梦想,还有无数“武林迷”对它
期刊
尽管在王晶指导的“赤裸”系列3《赤裸战士》中,唐一菲只出现了短短八分钟的时间。但对于她来说,并无遗憾。因为档期问题,无法再续“片”缘,可最精彩、最精华的部分早就让唐一菲过足了戏瘾。她自信满满,今后与王晶导演还会有合作,拍戏需要慢慢来,不是着急的事儿。    逃不开的可人儿  天生有着一副好身材的唐一菲,自言是个崇尚自然的人。对于外界赋予的“新一代性感女神”封号,她一笑不予评价。如同很多艺人,唐一菲
期刊
陈楚生,这位沉寂了些许时日的歌手在2011新年之际首度发力,在北京举办了首场个人交响音乐会。首次以交响形式开唱的陈楚生身着高级定制奢华礼服亮相,并首度与六十人的哈尔滨交响乐团百乐齐鸣,庄重高雅的交响氛围衬托陈楚生明快又质感的声音,风格别具。  而恰恰一个月前,2010年12月5日,陈楚生与天娱的解约案再度升级,天娱传媒继续上诉,拟定了新的赔偿金额2950万元,并向法院申请延期开庭获允。历经了缺席“
期刊
蝙蝠侠、蜘蛛侠、超人、X战警、钢铁侠、青蜂侠、绿灯侠、雷神、美国队长……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已经不仅仅只是美国青少年的课外漫画读物,随着好莱坞各大电影制片公司纷纷砸钱把这些漫画英雄搬上大银幕,这些原本只属于人们脑海中的“小人书”成为了现代社会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2年是漫画英雄电影最辉煌的一年,迪士尼影业与漫威(Marvel)联合制作的《复仇者联盟》(The Avengers)集结了钢
期刊
早就被冠以“张国立得意女弟子”的称谓,又结缘于“台湾鞋王”陈英杰,在外人来看,韩雨芹当真幸运。提起这些,她莞尔一笑,生活给予她的,便会好好珍惜,跟着电视剧哭哭笑笑,体味家庭生活中酸甜苦辣……至于幸运与否,任由他人评说。    亦师亦友张国立  谈起和张国立的“师生情”,韩雨芹笑说这是一段兜圈子的过程。其实早在2001年,她便有机会与张国立碰面。也许是初出茅庐的韩雨芹并未引得国立老师的注意,资料递到
期刊
或许,姬麒麟这个名字在今天的演艺圈并不响亮。但翻开他的作品,看到谭嗣同、贾琏、程长庚、岳飞、殷天正、王重阳……太多纵横荧屏,穿越古今的角色名字,像串在他五十年艺术生涯中闪闪发光的珍珠,你会不由惊赞,进而崇敬。这样的演员,一生都没有大红大紫过,说他是金牌龙套也可,是资深戏骨也罢,但他说,自己只是个被观众需要的演员。     京剧是根也是命  姬先生的采访约在亚运村附近的一家上岛咖啡,上午10点的阳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