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潜能;师生互敬;素质
〔中图分类号〕 G4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1(B)—0028—01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原意是说如果没有规和矩,就无法制作出方形和圆形的物品,后来引申为行为举止的标准和规则。在班主任工作中,笔者力求找到一套适应现代社会、行之有效的“规”和“矩”来和学生一起画出令人满意的“方”和“圆”。笔者就此总结了四个方面。
教书育人,育人为首
中学生正是人生观、道德观开始逐渐树立的时期,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更应该注重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们,以便帮助他们平稳地走向生活。所以,笔者认为必须把如何教育学生做人放在首位。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关键在于这个“做”字,即如何去做,做一个怎样的人。做人,至少要诚实、勇敢、有理想。对正在进入青春期的学生来说,如何才能做到诚实、勇敢、有理想,笔者认为有三方面的工作需做。
学会感恩。在笔者所带过的班里,我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学会感恩他人,要用实际行动回报他人给予的关爱和帮助。这样,学生慢慢学会怎么去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他人。
懂得宽容。一个懂得宽容的人是善良的。同学之间相处难免会有各种小矛盾,让他们用宽容的心态去看待,才能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班主任要让学生明白,一个斤斤计较、心胸狭窄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会越走越难走。
依靠自己。家长对孩子的“百般关照”,让孩子依赖性很强,遇到困难就想逃避。当学生把这种不良习惯带入学校,势必会把这种负面影响带到学习中。因此,当学生遇上困难时,笔者鼓励他们要勇敢地去面对,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独立解决问题。学生将这种习惯用到日常生活学习中,对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发现亮点,挖掘潜能
有些班主任总喜欢把关注的目光停留在学生的缺点上,并试图去帮其纠正,长此以往,这只会触发学生的抵触和逆反心理。笔者认为,与其揪着学生的缺点不放,还不如挖掘他们的优点并加以引导,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价值。
有位学生李某和其他男孩子很不同:他内向、腼腆、孤僻、优柔寡断。可是他的学习成绩相当不错。在平时的接触中笔者发现,他很细心、观察力敏锐,对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何才能让他改变孤僻的性格呢?笔者让他担任化学课代表,利用他观察力敏锐的特点,每当做实验的时候请他来当我的助手,并要求他把观察到的各种反应现象讲给其他学生听。刚开始,他总是很紧张,手忙脚乱、话不达义。笔者鼓励他:“没关系,慢慢来!”渐渐地他越来越自如、稳健了,有时候还对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用自己的观点进行分析。
学习成绩是检验学生文化课知识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可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除此之外还应考虑他们的心理素质、意志力以及开朗自信的性格。
师生互敬,平易近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被人们认为是知识、道德、权威的化身。但如果这个观念在教师心目中过度膨胀,则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二是无法正确面对自己在工作中的失误。
一位学生写了一篇《假如我是老师》的作文,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假如我是老师,我一定会在耐心问清学生迟到的原因后再做处罚;假如我是老师,对学生犯下的错误我一定宽容处理,而不是小题大做;假如我是老师,我一定会偷偷看看那个被我罚站在教室外面的学生;假如我是老师,我一定会换一种说话方式来对待做错事的学生,因为他们也是有自尊的!”
唐太宗说:“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作为老师,应该以学生为镜,做到对镜观察,感知敏锐;对镜反思,学会沟通;对镜微笑,学会宽容。
提升素养,精抓教研
教师自身的良知、人格魅力以及教学能力在教育学生时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李叔同在任教浙江省第一师范音乐老师时,全体学生能因此一下子喜欢上音乐课并视其为主课,在他的课上不敢造次,不敢撒谎,缘于李叔同严谨的敬业治学态度、“一日三省”的律己要求和深厚的音乐素养。因此,为师者首先要善于修炼自己,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人们常说教师若想给学生一杯水,须得自己有一桶水。中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常常带着幻想与理想探索未知世界。面对他们提出的各类问题,老师要科学、准确地给予他们解答,正确地引导他们探求知识。
编辑:董向东
〔中图分类号〕 G4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1(B)—0028—01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原意是说如果没有规和矩,就无法制作出方形和圆形的物品,后来引申为行为举止的标准和规则。在班主任工作中,笔者力求找到一套适应现代社会、行之有效的“规”和“矩”来和学生一起画出令人满意的“方”和“圆”。笔者就此总结了四个方面。
教书育人,育人为首
中学生正是人生观、道德观开始逐渐树立的时期,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更应该注重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们,以便帮助他们平稳地走向生活。所以,笔者认为必须把如何教育学生做人放在首位。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关键在于这个“做”字,即如何去做,做一个怎样的人。做人,至少要诚实、勇敢、有理想。对正在进入青春期的学生来说,如何才能做到诚实、勇敢、有理想,笔者认为有三方面的工作需做。
学会感恩。在笔者所带过的班里,我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学会感恩他人,要用实际行动回报他人给予的关爱和帮助。这样,学生慢慢学会怎么去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他人。
懂得宽容。一个懂得宽容的人是善良的。同学之间相处难免会有各种小矛盾,让他们用宽容的心态去看待,才能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班主任要让学生明白,一个斤斤计较、心胸狭窄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会越走越难走。
依靠自己。家长对孩子的“百般关照”,让孩子依赖性很强,遇到困难就想逃避。当学生把这种不良习惯带入学校,势必会把这种负面影响带到学习中。因此,当学生遇上困难时,笔者鼓励他们要勇敢地去面对,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独立解决问题。学生将这种习惯用到日常生活学习中,对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发现亮点,挖掘潜能
有些班主任总喜欢把关注的目光停留在学生的缺点上,并试图去帮其纠正,长此以往,这只会触发学生的抵触和逆反心理。笔者认为,与其揪着学生的缺点不放,还不如挖掘他们的优点并加以引导,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价值。
有位学生李某和其他男孩子很不同:他内向、腼腆、孤僻、优柔寡断。可是他的学习成绩相当不错。在平时的接触中笔者发现,他很细心、观察力敏锐,对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何才能让他改变孤僻的性格呢?笔者让他担任化学课代表,利用他观察力敏锐的特点,每当做实验的时候请他来当我的助手,并要求他把观察到的各种反应现象讲给其他学生听。刚开始,他总是很紧张,手忙脚乱、话不达义。笔者鼓励他:“没关系,慢慢来!”渐渐地他越来越自如、稳健了,有时候还对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用自己的观点进行分析。
学习成绩是检验学生文化课知识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可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除此之外还应考虑他们的心理素质、意志力以及开朗自信的性格。
师生互敬,平易近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被人们认为是知识、道德、权威的化身。但如果这个观念在教师心目中过度膨胀,则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二是无法正确面对自己在工作中的失误。
一位学生写了一篇《假如我是老师》的作文,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假如我是老师,我一定会在耐心问清学生迟到的原因后再做处罚;假如我是老师,对学生犯下的错误我一定宽容处理,而不是小题大做;假如我是老师,我一定会偷偷看看那个被我罚站在教室外面的学生;假如我是老师,我一定会换一种说话方式来对待做错事的学生,因为他们也是有自尊的!”
唐太宗说:“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作为老师,应该以学生为镜,做到对镜观察,感知敏锐;对镜反思,学会沟通;对镜微笑,学会宽容。
提升素养,精抓教研
教师自身的良知、人格魅力以及教学能力在教育学生时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李叔同在任教浙江省第一师范音乐老师时,全体学生能因此一下子喜欢上音乐课并视其为主课,在他的课上不敢造次,不敢撒谎,缘于李叔同严谨的敬业治学态度、“一日三省”的律己要求和深厚的音乐素养。因此,为师者首先要善于修炼自己,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人们常说教师若想给学生一杯水,须得自己有一桶水。中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常常带着幻想与理想探索未知世界。面对他们提出的各类问题,老师要科学、准确地给予他们解答,正确地引导他们探求知识。
编辑:董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