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帅:他所钟爱的武净人生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3192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花脸又称武净,属于净行的一支。武花脸演员非常重视武功的锤炼,譬如毯子功、腰腿功、把子功等。因为在舞台上需要摔打的戏实在太多,武花脸演员必须得有一身好武功、一副好身板。虽然和其他行当相比,以武花脸为主角的剧目并不是特别多,但在京剧的大多数剧目里,只要有武戏,你都能见到武花脸的身影。他是一片举足轻重的绿叶,没有他,戏不成戏。比如《挑滑车》中的黑风利,《洗浮山》中的牛腿炮,《一箭仇》中的大虎,《芦林坡》中的关胜。
  最近,于帅忙碌得很,刚忙完了“魅力春天擂台邀请赛”,又着手准备“京青对抗赛”的剧目,这期间还有许多戏的配演工作。于帅登台的次数越来越多,戏份越来越大,这和他近几年在北京京剧院的成长不无关系。但于帅很谦虚,他说武戏演员本来就少,所以我们接的戏才比较多。不过有句话叫“物以稀为贵”,物尚如此,人才岂不更甚?相信像于帅这样优秀的武戏演员只要坚持下去,定会有个似锦若画的未来。
  被“武”吸引
  于帅是梨园子弟,父亲曾做过武生演员,后来下海经商,但依然热爱京剧艺术。于帅受父亲影响,打小就对京剧产生了浓厚兴趣,喜欢武戏。“当时对京剧没什么概念,就是觉得台上两个人打起来特别好玩儿。”于帅回忆起童年时笑了笑。由于喜欢打戏,父亲一上来就给于帅定了武生行当。
  谈到开蒙学武戏时的辛苦,于帅笑说:“苦是肯定的,但是因为喜欢这个,我就觉得还好,但小时候是没少挨打。”
  于帅6岁开蒙学戏,学了4年,其间老师告诉他:“你要想继续走这条路,还得去北京学。”就这样,于帅10岁时去考了北京市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当时校领导说,现在已经不成批招生了,但可以看看这孩子的素质怎么样,如果不错可以插班录取。当时校长、老师并坐一排专门考了一次于帅。于帅表演的是《乾元山》的一段,他漂亮地翻了几个跟头,以自身才艺说服了校方,最终被录取。
  于帅于1999年入校,进入98班。虽然同班同学已学了一年,但于帅有4年功底在身,并没有跟不上的情况。在进入北京戏校后,老师根据于帅的脸型、身材、嗓音条件等给于帅定了武花脸的行当。由武生改唱武花脸,于帅需要作出调整的地方很多。“用我们行话讲就是要改的‘零碎特别多’——因为有了胡子、盔头,和原来的感觉就不同了。同时武花脸的道具也比原来多些,舞台上的动作也很吃功夫。”
  虽然武花脸很吃功夫,但于帅坚持每天练功、磨砺锋芒,困难也逐渐迎刃而解。其实要说起来,京剧演员受的苦不亚于一位职业运动员,受伤的事是在所难免。于帅就曾在一次彩排中,一个跟头翻下来导致手骨骨折,当天接骨后打上石膏,第二天带着夹板继续表演。“小骨头很难愈合,所以现在也没完全长好。”聊到这儿,于帅又笑了笑,每每讲到演员吃苦受累的经过,他总爱这样一笑了之。
  京剧院给我们舞台
  坐科6年,于帅继续深造读了两年大学。2007年,他通过北京京剧院的考核,成为院里的新生代演员中的一分子。工作以后,于帅的第一感觉就是没人管自己了。功得自己坚持练,再没有老师在耳边的敦促。但于帅并没有因此怠慢:“我觉得我还好,一直在坚持练功,因为总有戏等着你演,不练功是不成的。”于帅在院里演出,是先从龙套演起的。“我觉得我还可以,院里很重视年轻人,也就过了一年,院里就给我排了一出《金钱豹》,之后还唱了《火烧余洪》等戏,然后陆陆续续登台的机会越来越多。”
  要说北京京剧院重视年轻演员的培养,那是出了名的。就拿举办的以年轻人为主的魅力春天擂台邀请赛来说,到今年已有三届,近两届于帅都有参加。2013年,于帅以《火烧余洪》参赛;今年他参赛的剧目是《艳阳楼》。谈到为何以《艳阳楼》参赛时于帅说:“因为这出戏特别吃功夫,而且这出戏我演的路子和主流有所区别——通常这出戏都是武生去演的,而我以武花脸来演。这样一来,表演的技巧、风格就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笔者紧接着又问了关于《艳阳楼》人物塑造的问题。于帅答道:“这出戏属于《水浒》后传,说高俅养子高登倚仗权势,欺男霸女,最后被义士铲除的故事。塑造这样的反面人物,就得体现他‘狂’和‘恶’的特点。”
  说起来,《艳阳楼》这出戏是于帅进了京剧院后由杨振刚老师授的。为了备赛,于帅又请杨老师给说了三个月之久。《艳阳楼》这出戏的难点在于唱念做打,样样都有。不仅对腿功、把子功的要求很高,而且人物的表演得有文戏的功底,表现出衙内的劲儿来。此外于帅演的这出戏要求演员体力必须好——因为武生演这出戏只打一套“大刀双刀”(演员们开打后一连串武打动作),而于帅以武花脸来演,要打两套,且每套有所不同。为了演好这出戏,于帅和他那帮哥们在练功房,一天就是五遍十遍地打。
  功夫不负有心人,于帅擂台赛的演出非常成功。最近他又忙着院里举办的青年对抗赛的演出。此次演出历时两个半小时,由于帅挑起大梁。头出是他的《战马超》,之后《二进宫》垫场,最后他的《艳阳楼》压轴。相信踏踏实实、深自砥砺的于帅定不会让戏迷朋友们失望,届时的演出一定精彩绝伦,让台下的观众大呼过瘾。
其他文献
诞生于明万历后期的杭州容与堂刊本《水浒传》插图,在版式、构图、绘刻技巧上比过去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插图线刻对传统白描技艺的追求,是画面质量最终提升的关键.
作为一种新理论,语言模因论是对语用学的扩展与延伸,是语用学发展的成熟表现,为语言理论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充实的依据与方法.我国在进行语言迁移现象研究时就充分运用模因论进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前不久,北京市公交系统著名劳动模范王传山之子王子玉将父亲劳模档案资料捐献给北京市档案馆永久保存。这其中包括王传山同志的劳模奖章和证书、五一劳动奖章和证书、上世纪5
【摘要】莫奈是法国印象派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善于光和色的实验与表现。他的代表作之一《日出·印象》,创作于1874年,它突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被称为印象派的开山之作,它体现了印象派的精神:画家要走出画室,感受自然。它强调笔触的变化,展现了光与色的结合,更为后来莫奈的艺术道路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通过《日出·印象》我们能更好地追寻莫奈的艺术追求,包括他的绘画技巧和艺术精神。  【关键词】莫奈;光与色;技
6月15日,“在当代·2012中国油画双年展”和“中国青年油画作品展——最绘画”在中国美术馆前广场隆重开幕。此次油画双年展和青年油画作品展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司
“魅力春天”青年京剧演员擂台赛作为北京京剧院的品牌项目之一,自2011年首届开赛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情支持和广泛关注。赛事首开完整剧目比拼先河,每年一届,展现行当多姿、
目前,高校在制定和执行校规时,更多的是出于管理的需要和目的,偏重于校规的秩序性和效率性,而对其程序性、公正性及学生的合法权益的保护有所忽视,造成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事
明末清初,社会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经济迅速发展,商品经济日趋成熟,在这个时期,诞生了大批职业书画家.他们或从文人转型而来,或为遗民不愿入仕,因此卖诗文、书画以求生计,形成
“童心教育”的关键是造就自主发展的人,我们为了贯彻“童心教育”理念,成立了童心学习方式研究室,开展系列研究实践活动,形成特色团队教研,把最美的“童心教育”献给每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