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进步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高校的内外部教育环境也随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的迅速发展对大学生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其中网络群体性事件就严重的影响和谐校园的建设和社会稳定。文本通过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简单介绍,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以期为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群体性事件;重要作用
1、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述
1.1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含义
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以大学生为主要载体,有某件事或某一问题一起的通过网络平台组织和发起的意见表达、示威抗议、情绪宣泄等危害校园和谐和公共安全的群体活动。一般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由网络酝酿产生,学生参与数量众多,并且受到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煽动而引起的急剧发展、难以控制的群体性事件,严重的影响了校园和谐以及社会的稳定团结。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突发性、扩散性、从众性和破坏性的特点,目前已经成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一个危机,也是高校管理者面临的挑战。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才能够有效的防止网络性事件的发生。
1.2 网络群体性的成因
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技术在不断的发展,手机短信、聊天工具、论坛、贴吧、微博等一系列传播工具在高校中被广泛运用,网络自身又具有开放性、虚拟性、快捷性和聚众等特点,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再加上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情感丰富且容易冲动,独立能力和自主能力都比较差,因此容易受人恶意煽动和控制,从而导致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严重的影响了和谐校园的建设和社会治安。大学生群体性网络事件近年来层出不穷,其事态严重性已经超过了传统的群体性事件,成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难点,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2、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事件中的作用
2.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对资讯的评估和批判能力
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具体表现为在接触媒体的时候,能够主动地了解媒体背后的组织和意识形态,其中有怎样的经济纠葛,还有这个信息在网上是如何建构的,这个信息本身是何种意义,有什么意图等,自己应该如何去看待这些信息等。新媒体过度的匿名性和缺乏社会线索的特征了,使得不实信息的现象非常泛滥,还有各种攻击乱象此起彼伏。人们在接触这些信息的时候,应该首先就其可靠性和真实性进行鉴别,能够将广告和资讯区别开来,能够主动去摒弃那些不良的内容。通过对大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的提高大学生对日常所接触到的信息、资讯有评估和批判的能力,能够有效的防止别有企图的人利用大学生扰乱校园和谐和社会治安。
2.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了大学生的安全意识
新媒体特有的互动性和匿名性,使得大学生的行为容易失去约束,部分学生甚至觉得即使犯罪也不会受到惩罚,所以为所欲为,进行犯罪活动。大学生在享受新媒体的便捷有趣的时候,往往忘了提高警惕性,对于个人资料,如电话号码、住址、性别等,这些个人资料的泄漏,导致现实中的麻烦。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和实施,使大学生能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提高警惕,有意识地拒绝下载来路不明的文件,和不会随意点开陌生人传过来文件,并且增强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2.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大学生伦理礼仪能力
网络虽然构成了一个虚拟的环境,但是,其基本的社会因素还是健全的。基本的社会规范还是要遵守的。一个健康、有序发展的网络环境还是许多人所希望的。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使用新媒体的时候,会注意自己言语、行为上的礼貌,使用文明语言,不发表下流的、攻击性的语言,不造谣不传谣,不去故意泄露他人隐私。通过思想政治交易有效的优化的校园网络环境,进而防止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2.4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近年来,国家对治理网络环境下了大力气,出台了一系列的条纹规范来整顿网络环境。人们也应对网络犯罪进行及时了解,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积极尊重国家法律规范。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增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大学生在使用新媒体时,有意识地保护好自己的隐私权,保护好自己的私人资料,也不去随意把别人的隐私在网络上公布。使大学生能够真正了解到虽然在网络上复制粘贴非常容易,但是,知识产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在正常的使用范围之外的随意下载、更改或者挪作他用用来盈利的,都会构成触犯知识产权,在网络上肆无忌惮地进行造谣、诽谤,情节严重的可能受到法律的惩罚。因此,可以促使大学生在网络上满足自己言论自由的愿望的同时,能够注意和把握好分寸,不过度滥用自己的言论自由,进而有效的防治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3、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措施
3.1 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信念教育
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讲座或者演讲、辩论等,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加强大学生的信念教育。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引导大学生自立、自强、自信,热爱学习,善于创新,确定新的奋斗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3.2 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
作为未经历人生风雨的大学生,由于优越的生活环境以及不成熟的心理状态,所以他们还缺乏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帮助大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大学校园环境的温暖,另一方面还要磨砺他们钢铁般的意志,可以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规范学生的不良举止,克服散漫等不良习惯。通过各项实际训练,培养大学生的吃苦精神,克服意志薄弱的缺陷,磨炼钢铁般的意志,培养他们独立自主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浓厚的校园氛围,促进情感交融
为了大学生感受到乐观向上的校园文化,认识到大学校园是一个充满友爱的大家庭。学校应该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刊以及校园网络的宣传作用,营造一个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这个大家庭里,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学校要优化校园网络环境,促进校园文化交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乐观、自信、坚韧的优秀品格。
结语
做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有助于优化网络环境,有效的预防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还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以及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计划的实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以敬业的态度和满腔的热情,切实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的成才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瑞. 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群体性事件中的对策研究[D]. 山西财经大学.2012.12.
[2] 温志嵩. 网络舆情与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预警和应急对策探析[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3] 田振华. 试论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理和应对策略——以QQ群信息传播为例[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4] 高笑颜. 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5] 申旭光.胡尊让.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探究[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1(08)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群体性事件;重要作用
1、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述
1.1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含义
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以大学生为主要载体,有某件事或某一问题一起的通过网络平台组织和发起的意见表达、示威抗议、情绪宣泄等危害校园和谐和公共安全的群体活动。一般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由网络酝酿产生,学生参与数量众多,并且受到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煽动而引起的急剧发展、难以控制的群体性事件,严重的影响了校园和谐以及社会的稳定团结。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突发性、扩散性、从众性和破坏性的特点,目前已经成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一个危机,也是高校管理者面临的挑战。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才能够有效的防止网络性事件的发生。
1.2 网络群体性的成因
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技术在不断的发展,手机短信、聊天工具、论坛、贴吧、微博等一系列传播工具在高校中被广泛运用,网络自身又具有开放性、虚拟性、快捷性和聚众等特点,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再加上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情感丰富且容易冲动,独立能力和自主能力都比较差,因此容易受人恶意煽动和控制,从而导致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严重的影响了和谐校园的建设和社会治安。大学生群体性网络事件近年来层出不穷,其事态严重性已经超过了传统的群体性事件,成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难点,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2、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事件中的作用
2.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对资讯的评估和批判能力
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具体表现为在接触媒体的时候,能够主动地了解媒体背后的组织和意识形态,其中有怎样的经济纠葛,还有这个信息在网上是如何建构的,这个信息本身是何种意义,有什么意图等,自己应该如何去看待这些信息等。新媒体过度的匿名性和缺乏社会线索的特征了,使得不实信息的现象非常泛滥,还有各种攻击乱象此起彼伏。人们在接触这些信息的时候,应该首先就其可靠性和真实性进行鉴别,能够将广告和资讯区别开来,能够主动去摒弃那些不良的内容。通过对大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的提高大学生对日常所接触到的信息、资讯有评估和批判的能力,能够有效的防止别有企图的人利用大学生扰乱校园和谐和社会治安。
2.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了大学生的安全意识
新媒体特有的互动性和匿名性,使得大学生的行为容易失去约束,部分学生甚至觉得即使犯罪也不会受到惩罚,所以为所欲为,进行犯罪活动。大学生在享受新媒体的便捷有趣的时候,往往忘了提高警惕性,对于个人资料,如电话号码、住址、性别等,这些个人资料的泄漏,导致现实中的麻烦。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和实施,使大学生能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提高警惕,有意识地拒绝下载来路不明的文件,和不会随意点开陌生人传过来文件,并且增强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2.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大学生伦理礼仪能力
网络虽然构成了一个虚拟的环境,但是,其基本的社会因素还是健全的。基本的社会规范还是要遵守的。一个健康、有序发展的网络环境还是许多人所希望的。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使用新媒体的时候,会注意自己言语、行为上的礼貌,使用文明语言,不发表下流的、攻击性的语言,不造谣不传谣,不去故意泄露他人隐私。通过思想政治交易有效的优化的校园网络环境,进而防止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2.4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近年来,国家对治理网络环境下了大力气,出台了一系列的条纹规范来整顿网络环境。人们也应对网络犯罪进行及时了解,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积极尊重国家法律规范。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增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大学生在使用新媒体时,有意识地保护好自己的隐私权,保护好自己的私人资料,也不去随意把别人的隐私在网络上公布。使大学生能够真正了解到虽然在网络上复制粘贴非常容易,但是,知识产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在正常的使用范围之外的随意下载、更改或者挪作他用用来盈利的,都会构成触犯知识产权,在网络上肆无忌惮地进行造谣、诽谤,情节严重的可能受到法律的惩罚。因此,可以促使大学生在网络上满足自己言论自由的愿望的同时,能够注意和把握好分寸,不过度滥用自己的言论自由,进而有效的防治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3、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措施
3.1 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信念教育
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讲座或者演讲、辩论等,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加强大学生的信念教育。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引导大学生自立、自强、自信,热爱学习,善于创新,确定新的奋斗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3.2 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
作为未经历人生风雨的大学生,由于优越的生活环境以及不成熟的心理状态,所以他们还缺乏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帮助大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大学校园环境的温暖,另一方面还要磨砺他们钢铁般的意志,可以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规范学生的不良举止,克服散漫等不良习惯。通过各项实际训练,培养大学生的吃苦精神,克服意志薄弱的缺陷,磨炼钢铁般的意志,培养他们独立自主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浓厚的校园氛围,促进情感交融
为了大学生感受到乐观向上的校园文化,认识到大学校园是一个充满友爱的大家庭。学校应该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刊以及校园网络的宣传作用,营造一个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这个大家庭里,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学校要优化校园网络环境,促进校园文化交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乐观、自信、坚韧的优秀品格。
结语
做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有助于优化网络环境,有效的预防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还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以及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计划的实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以敬业的态度和满腔的热情,切实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的成才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瑞. 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群体性事件中的对策研究[D]. 山西财经大学.2012.12.
[2] 温志嵩. 网络舆情与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预警和应急对策探析[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3] 田振华. 试论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理和应对策略——以QQ群信息传播为例[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4] 高笑颜. 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5] 申旭光.胡尊让.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探究[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