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创作倾向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3884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网络文学呈现出一种向现实主义创作转型的倾向,其中,来自江苏的网络文学作家“骁骑校”是此类的代表。他的现实主义作品有很强的自我风格,其叙事呈现出一种“奇幻都市”的模式。本文将从《罪恶调查局》的内部研读出发,兼及同类作品的横向对比,试图总结出其独特的现实主义叙事模式。
  关键词:“骁骑校” 《罪恶调查局》 网络文学 现实主义
  在网络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少作家都收获了一大批的“粉丝”。这其中,来自江苏的网络文学作家“骁骑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他2010年创作的《橙红年代》到其新作《罪恶调查局》,无不显示出其现实主义的创作倾向,在“魔幻体”“总裁文”等天马行空的网络文学作品中,树立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虽然“骁骑校”在网文界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的读者,他的作品也多次获得“最佳人气”奖,但他并未在学界引起关注,研究其作品的文献也较少,仅有的几篇,如王珉的《〈橙红年代〉很有正能量》、李夏至的《〈橙红年代〉:神化的平民英雄有点假》等,还都是对《橙红年代》的影视化改编进行分析,较少涉及小说文本,而关于作者“骁骑校”的研究则更是少之又少。但在笔者看来,“骁骑校”是应该并且值得学界进行研究的。这不仅是因为他的作品拥有一大批读者,还因为他的作品体现了强烈的现实主义创作倾向。
  关于网络文学所体现出的现实主义,学界已有所关注。早在2009年,刘利凤便已经写出了论文《无奈的宣泄,别样的张力——论网络文学作品对现实的介入》,但该论文仅在情感宣泄的层面批判现实,虽贴近生活却不够深入。近几年相关的论述有所增加,如禹建湘的《从玄幻想象到现实观照:网络文学的审美转向》、桫椤的《网络现实题材写作的理论与实践考察》、周志雄的《网络文学的现实主义形态》等,从读者、作者、社会、文本分析等角度入手,深入剖析网络文学的现实主义形态。由此可见,尽管学界已有敏锐的学者捕捉到了网络文学由玄幻想象到立足现实的创作流变,但对此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当下的现实图景是广阔的,除了婆媳关系、情情爱爱,也有反贪除恶、探案追凶。而“骁骑校”的现实主义创作就多关注罪案、追凶等领域,但他的作品又与其他探案类小说有着明显的不同,本文将要讨论的《罪恶调查局》就体现了作者鲜明的个人风格。
  一、巧妙言说:刻画现实兼顾玄幻设定
  二十年来,中国网络文学以类型化为主要创作形态,在不同领域进行创作实践,目前大约有六十多种大的类型,如玄幻、仙侠、架空、穿越、都市、言情、历史、惊悚、黑道、灵异、推理、悬疑、侦探、探险、盗墓等。a这样的标签往往在网络文学创作之初便已选定,并成为网站上的检索频道。就“骁骑校”本人而言,他的作品多是都市类型,而这个标签从一开始也就决定了他的作品与当下的生活是分不开的。
  与《橙红年代》的男主角刘子光类似,《罪恶调查局》的男主角卢振宇也是来自社会底层的小市民。他原名卢瑟,与英文loser(失败者)同音。除此之外,刘子光与卢振宇都是皮糙肉厚、自愈能力超强的硬汉。卢振宇不管是被富二代们用球杆砸到血肉模糊再丢入河里,还是在烧烤摊与混混们打群架,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神奇恢复。这种带有些许玄幻色彩的设定,虽然不够真实,但能够满足男性对于刚强血性的想象与向往。这种奇幻都市的写作风格也就是“骁骑校”独特的现实主义手法。
  除人物设定外,“骁骑校”在《罪恶调查局》中采用的是现实主义作品中常见的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他力图站在客观真实的角度向读者展现卢振宇一行人的具体探案过程。这种叙述方式满足了读者参与探案的愿望,读者可以将自己代入主角的身份中,享受探寻谜底的快感。
  网络文学常见的构建情节的手法有冲突、巧合、悬念、反转等,这几种手法在《罪恶调查局》中都有所体现,其中,本书的反转手法运用得非常巧妙,值得一论。以《第一宗罪》为例,谷教授第一次出现时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眼前是一个干瘦老头,大概有六十来岁,瘫坐在轮椅里……皮肤有些苍白,一看就是长期卧病在家,缺乏户外活动的症状”。在这里,作者看似随意写出谷教授身体不好,行动不便,但到最后读者才知道,他的病是装出来的。这一反转让读者感到十分惊叹。
  二、横向对比:独特的关注视角
  “探案”小说往往还带有推理、悬疑、侦探等元素,如“法医秦明”因为自身法医的身份,在其所著的系列悬疑小说《法医秦明》中,就较多呈现法医在探案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普及基础的法医学知识;而雷米则多关注犯罪者背后的心理因素,对其成长过程及犯罪诱因分析较多。
  回到《罪恶调查局》,小说中所谓的“罪恶调查局”并不是官方任命的机构,而是卢振宇、古文讷以及张洪祥三人组成的民间探案团体,这就决定了他们三人的“草根性”。同样,由于没有警方的调查渠道,所以他们在探案时也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卢振宇暗访金融公司时,因为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而被对方识破,差点丧命。
  因为“骁骑校”并不是推理作家出身,其本职工作也不在公检法系统中,所以《罪恶调查局》的推理元素并不明显,小说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侦探小说。“骁骑校”将大量的笔墨倾注在描写案件和刻画人物上,将探案的过程客观展示出来,包括各类社会事件。比如曾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校园贷”事件,“骁骑校”将视角对准了女学生这一弱势群体。促使她们选择“校园贷”的原因有生存的压力,也有她们对精致生活的向往,所以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对社会进行批判,而是深入这些事件背后,试图找到其根源。
  三、奇幻都市:“骁骑校”式的现实主义叙事模式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骁骑校”在《罪恶调查局》里通过现实主义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但他的小说又有自己的特色。
  从词义上看,“小说”(fiction)是一种虚幻的、想象的文学作品,这就使作者在小说中融入奇幻的色彩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骁骑校”笔下的现实并非是真正的现实,但读者却能从中看到生活的影子,这便是“骁骑校”现实主义小说的独特之处。主角的“特异功能”使其远离现实,而故事本身又与现实维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事的可信度便由此建立起来。
  正如学者安敏成所言:“很多现实主义作品其实都运作于两种层面:一为对社会的‘客观’反映层面;一为自觉的寓言层面。”b对于现实主义文本而言,重要的不是它反映出怎样的现实,而是作者想要通过这些现实隐喻什么。
  《橙红年代》的男主人公刘子光和《罪恶调查局》的男主人公卢振宇一样,都具有刀枪不入的特异功能,这为他们出生入死提供了先天的条件。从作者的身份出发,我们不难理解同为男性便尽力美化笔下人物的考量,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满足读者包括作者自身在內的“英雄梦”,但情节过于重复便可能引起读者的审美疲劳。从结构上看,“骁骑校”偏爱开放式的结尾,所以便采用了相似的终章题目,如《罪恶调查局》的“哪有个完啊”与《橙红年代》的“永远没有终结”。因为生活还在继续,所以故事便不会终结。
  总之,“骁骑校”凭借自身独特的现实主义风格在网络文学中独树一帜,他的成功也隐含了网络文学由“玄幻为大”到立足现实的转变。网络文学同样可以描写现实,甚至能够写出自己的特色。“骁骑校”独有的“奇幻都市”创作,开启了网络文学现实主义的新叙事模式。他笔下的主人公们往往具有过人的能力,通过他们的成长经历,各个社会阶层的生活状态都被展示出来。虽然《罪恶调查局》涉及的案件都是极为普通的案件,但在作者的巧妙设计下,小说又为读者提供了极不普通的阅读体验。与其他探案类小说相比,《罪恶调查局》对罪恶的揭露更加大胆和彻底。
  a 马季:《网络文学创作与评价的路径选择》,《网络文学评论》2019年第6期。
  b 〔美〕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姜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作 者: 张范姝,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 赵斌?E-mail:mzxszb@126.com
其他文献
摘 要:吟诵是中华传统文化之一,传统吟诵是介于言语和歌唱的中间过渡形式,由于现代人的忽略使得吟诵的发展一度遭遇危机,笔者从学习套调、了解平仄、掌握技巧、鉴赏感悟等四个方面对学习传统吟诵提出建议,并且肯定了传统吟诵的新变——新吟唱这一艺术形式在推广吟诵学习时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传统吟诵 诗词 新吟唱  “吟”作为一种文学活动,从战国时期就有记载:“臣不知其思与不思。诚思,则将吴吟,今轸将为王吴吟
期刊
摘 要:美国20世纪20年代经济蓬勃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新思潮不断挑战传统的价值观。青年人的价值取向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价值观走向。本文以菲茨杰拉德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說集《爵士乐时代的故事》为研究文本,重新审视20世纪20年代年轻人的价值取向,从婚姻家庭、工作、生活方式与消费等价值取向探讨在社会转型期、新旧理念冲突的时代,年轻人如何面对工作生活中的新旧观念冲突,重置价值标准,完成人生价值取
期刊
摘 要:灾害和灾难等一直是文学创作和书写的重要主题之一,同时,其在文学书写的美学功能和审美意蕴上的意义也非常不同。20世纪以来,地震给日本文坛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众多作家把地震灾害作为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这些文学作品体现了死亡的悲剧之美、对抗灾害的崇高之美、对故土的怀念之美,具备了审美的维度。  关键词:日本 地震 审美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每年发生的有感地震多达1000多次,20世纪以来的
期刊
摘 要:在自媒体时代,通过女性流量大V现身说法讲述的励志故事已经成为当代青年女性成长的重要参照,通过选择其中影响较大的文本进行细读,辨识其中有意为之的情节设置和情感诱导,可以发现在女性励志的性别指涉和定位标榜之下,隐藏着对于经典成长故事的成功学式置换,对于底层妇女的身体区隔以及对于消费社会营销法则的熟练运用。  关键词:自媒体 女性励志 成功学 区隔 消费主义  在京东“帮助女性拨开心灵迷雾的励志
期刊
摘 要:唐代以前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原因,导致贺兰山地区关于生态环境的描写以及著述并无多少流传后世。因此,关于贺兰山的生态研究只能局限于唐代以来的文献资料来讲解。在唐代,国家处于大一统的社会环境,因此生态环境保护得相对较为得当,几乎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在宋朝时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贺兰山地区为西夏国所控制,当地林木遭到较大的破坏;至于元朝时期,国家一统,社会发展较为稳定,因此贺兰山生态环境得到
期刊
摘 要:陈河是新移民小说家中颇具创作特色的一位作家,他的小说不仅关注人物的生命游历状态,更注重其内心对自由的向往和人性的剖析。尤其是他的漫游小说更是汲取了漫游叙事的精髓,在人物的自由行走中传达出深刻的哲学思索。  关键词:陈河 漫游 生命追寻 精神坚守  加拿大华裔作家陈河近几年的创作颇具影响力,他在阿尔巴尼亚经商、遭遇绑架,后移民加拿大,这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也为他的作品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他延
期刊
摘 要: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小说家群体的出现,成为女性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现象,促进了英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作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小说家代表,伊丽莎白·盖斯凯尔针砭时弊,重视伦理道德问题,以女性的视角对伦理的本质进行了探究。本文通过分析盖斯凯尔的小说文本,体会盖斯凯尔伦理叙事的经典化、伦理意识的多面化、伦理诉求的深入化,分析盖斯凯尔日臻完善的叙事走向与伦理观念,并尝试探讨盖斯凯尔在创作中将男
期刊
摘 要:在南京大屠杀文学中,石川达三在1938年初创作的《活着的士兵》是世界上第一部描写南京陷落、南京大屠杀的小说作品。石川达三对于南京攻防战和南京大屠杀的书写能够贴近历史真实,对于日军在南京陷落后的屠杀、纵火、强奸等暴行虽未明显叙写,但在南京陷落前大体都已曲折呈现。这是采用一种正面回避,前后互文的写法,十分值得细致揣摩。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 《活着的士兵》 石川达三 互文  1937年12月末
期刊
摘 要:李商隐的名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向被认为是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绵邈深情”、对爱情的缠绵执着。结合作品的写作背景、倾诉对象,分析诗歌中流露出的思想倾向、消极态度,我们认为,李商隐的这首“无题”诗,与其说是一首情真意切的爱情诗,倒毋宁说是一首面对压力、斩断情丝的诀别诗。  关键词:李商隐 《无题》 恋情 诀别  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一向被认为是“表达了
期刊
摘 要:《惡魔法则》通过杂糅和戏仿的创作手法、庄谐混杂的语言,以及追求自由平等的人物将作者对于现实社会的“反叛”编织进了架空叙事。这种“狂欢化”的创作,可以体现出作者对于传统的颠覆精神,同时也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  关键词:玄幻小说 狂欢化 “跳舞” 《恶魔法则》  对于玄幻小说的解读与定位,人们大多是将其当作书写欲望的文本,认为其在整体上缺乏“沉重感”与“精神力”。这些围绕“欲望”展开的论述是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