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自然过程

来源 :世界感染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db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染型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为部分双链环状DNA,复制型的HBV基因组共价闭合环状DNA。慢性HBV感染的进展过程多变,从非活动性病毒携带到严重的活动性肝炎;其中约15%-25%的病人最终导致失代偿性肝硬化、肝细胞癌。宿主的免疫反应是导致肝脏损伤和清除病毒的主要机制。机体不能建立免疫反应或不能建立足够强的免疫反应是慢性HBV感染的主要原因,感染初期可表现为非活动性病毒携带或急性非自限性乙型肝炎。新生期和学龄前期感染的病人分别约90%和25%发展为慢性HBV感染,其自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HBeAg
其他文献
肝癌的现代治疗仍然是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尤其是诸如冷冻、微波、激光及射频等微创手术的介入,使得肝癌的治疗有了更多的选择。其中,射频消融技术(radiofrequency ab
西药、中药、矿物药所致中毒性肝损害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医务人员尤其患者并不高度关注这方面的病因。为此,作者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就药物性肝损害的分类、发病机理、诊断及其防治
【正】 任何一门学科都由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等组成。概念、规律、方法都是相互联系的。概念与概念、规律与规律、方法与方法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这种相互联系就形
肝衰竭是一种难治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多样、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肝移植被认为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但病情的迅速进展及病程的不确定性,临床上有些患者不需肝移植而能恢复
对轮状病毒的病毒学及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流行病学、病理学、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的研究现状进行描述。
本文就正在开发的几类抗丙肝抗病毒口服药物,特别是对丙型肝炎病毒(HCV)特异性靶向抗病毒(STAT-C)药物的临床研究进行简要阐述。
目前常用的转录组数据分析方法对于肿瘤离群值极度敏感,容易产生假阴性结果。对此,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科研人员李其刚等开发了一种新的不依赖均一化、非参的高维大数据分
我国科学家日前在肿瘤抑制因子调控机制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首次发现一种转录因子的非剪切体对肿瘤抑制因子p53具有重要调控功能,为癌症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相关研究成果
HBV、HCV或TB感染的自然史会由于合并HIV感染而复杂起来。相反,若HIV-1感染者合并HBV、HCV或TB感染其预后则相差甚远。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AIDS患者与肝脏相关的发病率与病
本文就经典HIV药物、新型抗HIV药物、治疗时机和方案选择及临床推荐的用药方案等进行扼要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