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q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是比较关键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对物理的学习有很好的推动作用。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就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个方面阐述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关键词】高中物理;激发兴趣;创新思维;创造能力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 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1.1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
  例如,在讲授水不善于导热的内容时,在装满水的大试管里,放入一条小金鱼,并用网状物将其隔在试管的底部。当在试管上部加热直到沸腾时,底部的鱼还在自由自在地游动,说明水不善于导热。当在试管底部加热时,不一会小金鱼就会肚子朝天--死了,这说明水传热主要是通过对流来实现的。通过实验演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1.2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悬念,然后通过授课解决悬念。
  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如在讲动量和冲量时,让两支相同的粉笔分别从同一高度直接落到桌面上和落到有厚毛巾铺垫的桌面上,可以发现直接落到桌面上的粉笔断了,落到厚毛巾垫上的另一支却完好无损,老师由此引人动量和冲量知识的讲授。又如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可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实验,按照常规认识,当易拉罐运动到最高点时,水必往下洒,但从实验结果看却出乎意料之外,水并没有下落。接着使转速慢下来,学生们会发现慢到一定程度后水会下落,接着提出问题:要使水不落下来,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引入课题,使学生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
  1.3用具有惊险性出乎学生意料之外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类的兴趣与好奇心紧密相联。培养好奇心的关键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外,即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例如,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用一个单摆来做实验。先将摆球拉个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眼睛,人站着不动,然后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很多学生都替老师担心,生怕摆球会碰到老师的眼睛。实验结果却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通过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下一步解决"为什么"作好准备。
  1.4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实验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和规律性。
  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在讲到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方向时,利用电影《刘三姐》里"抛绣球"的故事,并准备好"绣球"进行实验,一定会引人人胜、妙趣横生。抛"绣球"时,只有"绣球"和接球人的连线是"绣球"在该时刻的切线方向时,才能够接到"绣球",这个方向就是"绣球"在该时刻的线速度方向。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很快就理解和掌握了,而且也记得牢,直到几年后,有些学生还说这个实验很有趣,印象深刻。
  通过演示实验,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学生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增加"实用时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 开展科技小制作和撰写科技小论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科技创造和发明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用物理学也因此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要想培养爱迪生式的大发明家,必须从小事做起。
  首先,我将教材上与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联系较紧的知识作恰当地扩展,引导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科技小制作。如在学完“静电感应”后,学生完成了“简易静电吸尘器制作”和“简易验电器制作”;在学完了“动量守恒定律”后,学生完成了“微型火箭的制作”; 在学完电路知识后,学生完成了“简易热得快自控电路设计与安装”、“节日闪烁彩灯电路的设计与安装”和“多用电表组装”; 学完了“透镜成像”后,学生完成了“照片的拍摄与冲洗”;学完了“声波”知识后,学生完成了“普通开水壶报警器设计与安装”;学完“磁场”后,学生完成了“指南针制作”等等。
  其次,我引导学生对身边观察到的和课本上遇到的物理现象作理论和实践上的思考,写出了一篇篇嫩稚而又不失科学的小论文。学了“向心力”知识后,学生写出了《汽车拐弯安全谈》;学了“动量定理后”,学生写出了《汽车制造中的舒适问题》;学了“超重和失重”知识后,学生写出了《在宇宙飞船中的生活起居》;等。
  再次,我结合现代前沿科学和对未来科学的展望,引导学生大胆地进行科学幻想。他们在查阅了我提供的有关资料后,写出了一篇篇发人深思的科幻小论文。如《未来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超导现象与电力革命》、《环保生物电池》等等。
  任何一种创造发明和重大发现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于蓝就是借鉴前人的经验和知识。没有蓝,青就变成无源之水,胜于蓝就是较前高也一筹。因此就要求不能受原条条框框的束缚,而要做到这一点,第一就要大胆遐想,善于提出问题。物理学中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要求循规蹈距,书上写什么,教师讲什么就学什么,记什么,不敢越雷池一步。那么即使全优,将来也不会有什么作为,充其量他只能出色地重复别人的过去。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凭借自己一桶水对一杯水的知识优势,鼓励学生浮想联翩,能发现问题。为此教师要做到:勤鼓励,不管提问题学生程度的高低,也不管所提问题的正确与否一律热情鼓励。对于不切实际,漫无边际,瞎想出来的问题,对于钻牛角尖的问题要耐心疏导,将他们的思维逐步纳入正确轨道。对那些学生有能力解决的问题应要善于点拨,提供思路,让学生自己去钻研解决。如有的学生学过简单机械后就问教师:是不是越省力的简单机械它的机械效率就越高?有的学生学过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后就问:电流表为什么不能并联到被测电路的两端?电压表为什么不能串联到被测电路中?如果电压表串联到被测电路中,电流表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有什么现象?能不能达到测量的目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会超出教师的预料。教师对回答不出的问题有责任刻苦攻坚,给学生以答复。
  总之,“启发”的石子能激起学生思维的千重浪花,使他们获得书本上并没有写进去许多有用的东西。
其他文献
【摘 要】生成性课堂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一个亮点,生成性是新课程理念之一,强调学习的自主构建,强调教学的动态生成。正确认识课堂教学“生成与预设”的内在关系,排除实践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把握好课堂教学生成的“度”和相关实施策略,才能使高中生物新课程课堂教学生成性呈现“形散而神不散”绝妙的艺术形态,才能更好地体现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关键词】课堂教学;生成性;认识;实施策略  1 生成性
期刊
【摘 要】基础阶段英语课程的教育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其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口语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是衡量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质量,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关键标准。本文将就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国步入21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是素质教育的精髓。随着对素质教育的深入研究与实践,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交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的钥匙,让学生自主解决数学问题是值得每个教师深思的问题。  1 更新教学观念,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让
期刊
【摘 要】批改作业是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窗口,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平台。  【关键词】作业批改;改变  作为从事数学教学的一线教师,每天都要与学生、教材、教室和作业打交道,与教育实际资源零距离的接触。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这些资源实际上就是自己专业化成长不可缺少的素材。为此,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积极地投身于
期刊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初中美术教学得到了改革拓展的机会。但是,美术学科受重视程度普遍不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要“美术文化”,不要“知识技能”;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模式陈旧;应试教育仍占主导,美术课程意识淡薄;美术课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缺乏;课堂课外脱节。为此,建议改进教材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兴趣;优化教学手段;注重美术实践。  【关键词】美术教学;教师;学生  中学素质教育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对
期刊
【摘 要】教科书是学生的全部世界,忽视学生个体自主发展的实际需要,忽视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这种唯理式和机械化的教学方式,封闭与专制的学习环境,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习惯于按照教师的“指令”机械操作,使得学生重书本知识轻动手实践,重机械练习轻研究探索,重埋头苦学轻合作交流。  【关键词】新课程;学习方式;积极探讨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
期刊
【摘 要】本文是在对高中阶段开展研究性学生的理论进行比较系统学习的基础上,结合高中数学新教材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就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目标,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含义、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数学开放题与研究性学习、数学研究性学习与数学教学等方面谈点肤浅的理性认识。  【关键词】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思考  “研究性学习”课程已作为必修课正式开始实施了,同时要求各门学科都要渗透研究性学
期刊
阅读及其相关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任务之一,新课标关于语文学习的目标陈述中,阅读教学的篇幅最长,条目最多,表述最详尽。我们能够感觉到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近乎达到一种理想的状态,即几乎语文学习的所有目标皆可经由阅读来实现。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惊讶的发现,语文课堂上并无“阅读”的一席之地,而是被一种奇怪的课堂样式所代替,即对课文条分缕析的肢解,在语文学习中应该被倚重的阅读却长期被放逐于课
期刊
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四个方面,即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四个方面既是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是指导高中生物教学的基本理念。因此,生物教学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通过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则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或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等活动,从探究过程获得
期刊
美育是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美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明确的教育范畴,一般认为是由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在其《美育书简》中提出来的。美育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  所谓狭义美育,极端的定义是认为美育专指“艺术教育”,其一般的定义是认为美育指“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观”和“美学素养教育”等。  所谓广义美育,有人认为:“真正的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