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之层进式结构

来源 :新校园·学习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ji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指导]
  
  在论证思路中,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这就是递进式结构。它的特点是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变更。一般议论文采取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体现了层进式结构的特点。如2002高考作文《正直是做人的根本》,文章先摆出女学生拒绝广告的现象,接着说明这样做的原因,再评论女学生这一行为的意义和价值。这样层层递进,说理深刻,从而透彻地揭示了问题的实质。
  层进式的文章一般有三种格式:
  1 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层与层之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请看以“严于解剖自己”为题的写作提纲示例:
  严于解剖自己
  (1)要不断进步,必须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2)论述如何才能“解剖”好自己。
  ①严于解剖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前提。不了解“病”在哪里,就无从下刀。)
  ②光有自知之明还不够,还要勇于自我批评。(这是解剖好自己的途径。不开刀。就无从去“病”)
  ③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关键。不掌握开刀的规律,刀就开不好,也就难以真正去“病”。)
  2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3 针对某些不好的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摆现象一析危害一挖根源一指办法”的格式。
  一篇层递式的议论文,多半就是回答四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么样?即论题、理由、办法和效果四方面。在结构上可以形成如下模式:
  引子:起兴、名言、诗句、典故等均可作为引出论题的引子。
  论题:明确提出观点、看法,既承前文引言,又为下文张本。
  论证:由小到大,由局部到整体,由浅入深地进行论证,如从自然到人生,由个人到社会,由文学到哲学等。当然,也可采用并列论证的方式,此不赘言。
  办法:提出实现论题的措施或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分条列举。此环节最好联系现实来说。
  效果:可以展望未来或推测前景,也可以表明一种态度。
  尾声:或呼吁,或劝诫,或警示,或重申论题的意义,均可。
  以这样的思路写下来,文章脉络自然清楚。当然,作为一篇文章,也并非要求其中环节一个都不能少,其中办法、效果就可以略写或不写。
  
  [例文评析]
  
  转折 北京一考生
  林中的通幽曲径,是因为那些曲曲折折的转弯才更富诗意与浪漫,一部扣人心弦的电影,往往是情节一波三折。令人回味犹有余香。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东西因转折而愈发美丽。
  一本书因转折而精彩。《飘》中的女主角思嘉丽由一位娇弱的千金小姐因时代的变动以及身体内自尊的血液而转变成了坚韧而真正美丽的铿锵玫瑰。这样的蜕变真实而精彩,这样的转折使《飘》成为一部掩卷难忘的经典之作。《呼啸山庄》中,男主角希斯克利夫,由一个单纯、爱意绵绵的少年转变成了一个因爱而泯灭了人性的复仇恶魔,这场因爱而起的悲剧摄人心魄,因为这转折突然而精彩,这样的骤变的人性更是突出了爱在他心底炮烙的深刻印记,更多的如希区柯克、欧·亨利那种出人意料的结尾处决定性的转折更是蕴藏着无穷的魅力。这些作品的转折,我想无论是美好或惊艳,都会令我们最大限度地体会到作者的用意,从而获得思考,它们无疑是精彩的。
  文学作品中的转折多半是虚构的,人生中的转折却是真实的。虽然。有的令人痛不欲生,但其最终却成为铸造生命奇迹的一块块基石。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左丘失明,厥有《国语》;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许多先贤都是在经历了如许苦痛的转折之后,更深刻地体味了人生的大义所在。依靠惊人的生命力延续了生的意志,写下了一篇篇传世经典,造就了一番番奇功伟业。就是在这些转折中,先哲们的坚韧和坦荡。使他们的人格和思想在历史长河上空凝聚成了一瓣瓣恒久的心香,也正是这些转折,激发了更多人的感喟……
  记得林清玄说过。“生的路上,并不是你在哪里放上一个门框,哪里就是唯一的出口。你可以向左向右转个弯,去寻求生命的出口。”是啊。我们的生活之路一定不是平坦笔直的。有的转折也许是不情愿的,就如自己孩提时得知要离开居住已久的城市迁往北京时,心中的那份不快一样,不愿意离开相处已久的亲朋,对每一条街道,甚至是街边的陌生人都有一分不舍,毕竟没人愿意面对离别。到了北京后慢慢地适应了,认识了新朋友,生活有了新的精彩。这样的转折,乍看不美好,似乎是一种结束。如今想来,反倒觉得是一个起点。
  生活中的转折,快乐或痛苦。我们都应该微笑着面对,生活本来就有起有落,我们也应该如此看待生活。愿一个个转折为你我交织出一条值得回味的生活之路。
  [评析]这篇高考作文结构可以分解如下:开头:起兴。林中通幽曲径,电影一波三折。第一部分:挺出论题。转折是一种美丽。第二部分:从小处谈转折。分论点:一本书因转折而精彩。《飘》中斯佳丽的人生转折。《呼啸山庄》中男生角的情感转折。希区柯克、欧·亨利那种出人意料的结尾。第三部分:由书谈到人生。分论点:人生中的转折是铸造生命奇迹的一块块基石。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等。第四部分:由人生谈自身。联系自身现实:孩提时迁居北京一有的转折是不情愿的,但转折终究是美好的。结尾:我们应当从微笑的态度对每一个转折。
  不难看出,文章结构是层递性的。转折是什么,为什么转折是美丽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转折,这是论题上的层递;由书的情节到人生到自身,这是结构上由浅入深,由小处到大处的层递。
  
  [跟踪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你试过穿针引线吗?如果试过但又不熟悉,你肯定会注意到,当你把线头紧紧捏住,然后凑近针眼,你的手套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线一下就穿歪了。
  当你端着满满一杯咖啡行走时,如果你的眼睛老是盯着液面,心中总是设法使之平衡,结果你会发现液面的波动会越来越剧烈,以致溅出杯子。
  想把液体灌入一个细颈瓶也会出现同样的结果。你的手本来拿得很稳,然后去贯彻你的意图,这时候,不知为什么,你的手却颤抖起来。
  在医学界,这种现象被称为“目的颤抖”。放松的技巧锻炼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过度的努力和减轻过度的“目的性”。克服在避免错误和失败时产生的过分谨慎。可见,有一个良好的心境是十分重要的。
  请以“要有个良好的心境”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注意:①要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
其他文献
[写作指导]    修辞,就是修饰词句的意思。对于语言表达来说,语法是解决通不通的问题,逻辑是解决对不对的问题,修辞是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广义的修辞包括炼词、炼句等许多问题:狭义的修辞是指运用修辞格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考试说明》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常见的修辞格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怎样运用修辞手法才算“善于”?要恰到好处、灵活多样、富有创意。恰到好处是在应该用的时候用,灵
期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指出“古来帝王,有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其中的“国家政体”指。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古人借草木特性来寄讽时事或言志抒情是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其中又尤以香草寄情最为突出。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兰,又名蔺、泽兰,索有“香祖”“国香“之称。六十年代学者维兹纳出版的巨著《兰花》,扉页上就印有汉文“为王者香”四个大字。兰生于幽谷丛林,虽与杂草相居而劳心坚贞,虽经霜雪凌厉而不改其性。兰清香雅洁,“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兰这种毫无奴颜媚骨的品格,受到人们崇高的赞誉。据
期刊
[写作指导]    并列式结构是议论文结构中最常见的一种。  在论证思路中,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或是把论据并列起来,论证的几个层次或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这就是并列式。如2004福建满分作文《稳中求胜》。文章在亮出中心论点“为人沉稳,稳中求胜”之后,便从三个方面展开了充分的论述:沉稳从志而来,沉稳从难而来,沉稳从无欲而来。这三个分论点共同证明了中心论点
期刊
(一)第三模块第一单元(至爱亲情)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题。  共老 龙应台  ①我们走进中环一个公园。很小一块绿地。被四边的摩天大楼紧紧裹着,大楼的顶端插入云层,底部小公园像大楼与大楼之间一张小小吊床,盛着一点青翠。淙淙流水旁看见一块凹凸有致的岩石,三个人各选一个角,坐了下来。一个人仰望天,一个人俯瞰地,我看一株树,矮蹲蹲的。树叶油亮茂盛,挤成一团浓郁的深绿。  ②这三个人,平常各
期刊
写作指导    句子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按结构分,有单句和复句;按功能分,有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等,此外,还有主动句、被动句、肯定句、否定句、常式句、变式句等等。所谓“句式灵活”,就是指根据中心内容的需要灵活地运用多种句式。一篇文章、一段话选择句式,要根据表达的目的和具体的语言环境,灵活变换,综合使用,这样,能使语段更为和谐流畅,从而达到文采飞扬。  写作时要善于根据抒发感情、体现思想
期刊
新闻专题    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1~4题。  自主招生考试,“想说爱你不容易  元旦期间。高校自主招生拉开帷幕,北大、清华、复旦等诸多名校考试时间发生“撞车”,为求上名校,众多考生连日奔波。而自主招生考题中频频出现的新奇考题,也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究竟有没有给考生带来实惠?有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自主招生单位及考生和家长进行了采访。    考题新奇是否可取  专
期刊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1-20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建议用时13分钟)   A giant of scientist, Qian Xuesen,passed away on Octo-ber 31st,2009.After his death,millions of comments havebeen posted on websites,(1)the
期刊
从200~2009年五年间的高考中,概率部分在山东省试卷中基本稳定在一个小题一个大题,分值在17分左右,具体出现的题型、考查知识点及命题背景如下表所示:
期刊
[考点剖析]    汉字是我们的国粹,又是汉语的书写符号和基本载体,具有浓厚的文化性和民族性。因此每年全国各地高考都十分注重对汉字的考查,如2009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中,考到汉字书写的就有7套。  纵观近几年高考对汉字的考查,可以发现在题型上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或选有错别字的一项,或选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有的还从错别字数量角度命题;在考查的方式上,有静态考查,也有动态考查:前者将错别字置于词语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