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

来源 :中国发展与创新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cat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素质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德”、“才”两方面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而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精神面貌,也直接关系着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呢?笔者体会如下:①创设“互爱”的教育环境;②让学生在活动中去锻炼,并体验情感;③正确对待学生的情感障碍及行为障碍等,给予学生及时的心理疏导。
  【关键词】农村;心理健康教育;体会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rural education experience
  Lin Haitao Lin Haiyan
  【Abstract】In 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students,"Germany" and "only" two aspects of culture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h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directly affect the efficiency of learning and mental outlook,but also a direct bearing on the quality of trained personnel. How to Develop a healthy mental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do? In my experience as follows: ① The creation of "love" of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②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training activities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③ A correct attitude toward the students affective disorder and behavior disorders,to give students timely psychological.
  【Key words】In rural areas;Mental health education;Experience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曾说:“取得成就的因素不在于智力、学历等,而在于是否具备有自信心、进取心、意志力等健康心理品质。”在某种意义上说,健康的心理品质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是21世纪的呼唤,是创新人才的通行证。而当前,农村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备受家人的宠爱,一般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特别是小部分家长要求较低,对学生的学习形成了一种家庭松、学校紧的矛盾局面。另外还有很多单亲和留守学生。而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但其副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习的功利性,而忽视理论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因此,在素质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德”、“才”两方面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而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精神面貌,也直接关系着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其实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所以,医“心”、育“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是教师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呢?我体会如下:
  
  1.创设“互爱”的教育环境
  
  马克思曾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的活动,无论是心理活动还是行为活动,都是由一定的环境条件所激发,其活动过程受环境条件所制约,而活动由反作用于环境,改造着环境条件。” 而教育专家也认为,环境对学生身心发展影响较大,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学校、家庭、社会实践及社区教育之中。对学生来说,接触时间最多的应是班集体。只要班级人际关系融洽,就易形成民主、和谐、上进情感气氛,就利于学生间、师生间思想、情绪、情趣等的相互感应,益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为此,我在教育教学中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谐:教师是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必须关心和热爱学生。教师是否关心和热爱学生,主要受理想、信念、教育观点、职业道德和事业心支配,富于理性特征。而学生对教师是否尊敬和信赖,往往是靠学生的主观判断和情绪体验来决定,有很大的片面性和不稳定性。这样,师生间就要多接触,多谈心,体察学生的心理动态,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让学生感受到你在关心和爱护他,在不断接触中,学生时刻感到你的温暖,心理距离逐渐缩短,这样学生的心理障碍和思想的片面性也随之消除,师生的感情更加融洽,使学生稳固向前发展。
  如果教师爱斤斤计较,喜欢小题大做,你的学生又怎么会是一个宽容的人呢?我曾就有过失败的例子:在我的学生中有一位班干部,各方面素质都不错,我对他的期望非常高,一直把他做其他学生的榜样。一次音乐课后,任课教师告诉我这堂课纪律非常不好,还指出几个人的名字,其中就有这位班干部。听后当时我就气过了头,冲进教室,大声的责问全体学生,并当众训斥了他。事后我对自己发那么大的脾气很懊悔,但没想到我的小题大做给这个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来和我亲近的他跟我疏远了,性格开朗的他言语少了,轮到他值日的时,登记本上总记一大串名字。刚开始我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直到后来在意见箱中看到学生意见,说他动不动就记人名字,我才知道他的心因为我的那一次过激的行为变得狭隘了。虽然后来我通过多种渠道帮这个学生纠正了,也让学生和我一起懂得宽容对每个人的重要,但这事留给我的教训的确是非常深刻的。
  
  2.让学生在活动中去锻炼,并体验情感
  
  学生在活动中的意志力是在克服困难中表现出来的,并在克服困难中成长的。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因此,为培养班集体坚强的意志品质,就必须把他们放在活动中去锻炼。困难和挫折像是学生前进路上一条条拦路河,教师不应背着学生涉水而过,而应设法提供舟楫,让他们自己走过去。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首先帮助学生客观分析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保持沉着,面对现实,坚定信心,然后采取对策,排除障碍,毫不动摇的朝着既定目标迈进,最终实现愿望。记得在今年的校运动会上,全班同学齐心协力,场上的运动员奋力拼搏,啦啦队热情加油,可总分排名竟是年级的尾巴,听到这个消息,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沮丧着脸。看到这种情景,我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说明每个同学都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对此,我首先让同学找出这次失利的原因,然后商量对策,最后对他们说,只要尽力就行,今后努力。这时,全班同学又露出了充满希望的笑容。
  
  3.正确对待学生的情感障碍及行为障碍等,给予学生及时的心理疏导
  
  在班上,我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心连心、小小心理辅导员等活动,培养学生从不同的心理角度去寻找“打开心灵锁”的钥匙。
  3.1 谈话法。通过亲自与学生交谈,获得学生信息,可以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和个性,跟学生的谈话方式有多种,根据需要可找学生个别谈心,也可找班干部或小组长交谈,还可对全班进行专题谈话。无论哪一种形式,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注意谈话的态度和照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如一次,班上有两个女孩因一点小事而互相争吵。这时,我并没马上对两个孩子讲互相理解体谅的道理,而先让一个说自己的理由,然后让他们面对面地说说自己的理由,这时,两个孩子的声音越来越低,表情越来越不好意思。最后两个孩子都对我说:“老师,我们俩都有错,现在知道自己错在哪了。”这样一来,这两个孩子的心结也就解开了。
  3.2 上好心理健康辅导的课。实践证明,针对班集体中近期出现的一些现象,利用心理课或班队会来医“心”、育“心”的效果非常显著。在上课时,我首先做到目标明确,围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发展健全人格的总目标,确立了一系列的子目标,如:协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等。其次做到内容具体,有针对性,围绕学生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设计一系列的课题,例如:怎样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如何正确地面对父母的责备等等。再次,要注意方法的灵活性、多样性、适应性、有效性,我常根据学生实际和教育内容的需要恰当的运用讨论法、认知法、活动操作法、表演和角色扮演法以及行为训练法。让学生在集体中轻松、愉快、自由的气氛中学习,正确认识自我,调整心态,提高抗挫折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将学生成为德育主体就是要教给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有了缺点要自尊、自重,遇到困难要自信、自强,犯了错误要自督、自制,日常生活要自立、自理。不能光凭规章制度和抽象的政治说教,必须有生动活泼、丰富多样适合少年特点的活动,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而收到实效;另一方面,从学生来看,也只有在多种活动中才能提高认识,增长才干,陶冶情感、磨练意志、锤炼性格,实行在教育者指导下的自我管理。让学生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行而向自己提出要求和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只有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使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这才是德育的最高境界。
  收稿日期:2008-10-28
其他文献
新书推荐    《刀锋上的舞蹈:我如何挽救了吉列》  作者:(美)詹姆斯·基尔茨  约翰·曼弗雷迪罗伯特·洛伯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詹姆斯·基尔茨历任卡夫、纳贝斯克、吉列三家世界级企业的CEO。他本人亲自动笔,传授经验,强调在陷入纷繁复杂的管理问题时,企业应该抓住关键,才能使企业保持活力和成长。巴菲特曾对《财富》杂志说,詹姆斯·基尔茨是一个“稀有品种”,因为他讲的那些“绝对没有一句胡说
期刊
管理的人性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态势,这似乎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如何搞好人性化管理,如何充分发掘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人性化内涵,却需要人们进行深层的文化思考。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于其具体内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订员工的
期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我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充分认识和深入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关系,按照十七大精神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并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    1.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    文化是与社会结构的物质生产方式、制度存在
期刊
近年来,党中央号召要建设和谐社会,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一个社会只有和谐才能稳定,才能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图书馆有着独特的作用。    1.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    建设和谐社会,各行各业各部门都会发挥不同的作用,例如党政部门要制定有关政策,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政
期刊
【摘要】作为一项综合性、整体性、长期的改革实验,新教育实验追求四种教育境界: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新教育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和共同成长的理想村落。教师作为课程事实的主体,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参与起着重大的作用。对教师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在课程改革实践中与化学新课程共同成长,建立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和
期刊
曙光乍现,全球经济或于明年复苏  盛军锋    中国经济的真正复苏,有待于发达经济体复苏和中国出口的回升。    从海外经济基本面看,经济短期仍将恶化,但积极财政政策陆续展开,经济触底可以预期,全球经济有望在2010年复苏。  美国经济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调整,至目前为止,仍未见企稳迹象,高盛预测2008年四季度美国负增长5%,2009年1季度、2季度分别负增长3%和2%。2008年10月份IM
期刊
人物档案  刘运联博士,美国密芝根柏克莱大学国际行销客座教授,美国关联大学国际行销博士。2001年创办人马来西亚IPC购物服务国际集团并任总裁,2007年至今,担任北京华汇保险公司总裁、IMALGlobal Sdn Bnd顾问、巴拿马驻印尼经济顾问、中国乡土艺术副会长、中国民俗主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理事会副理事长,还曾担任过中国公共关系国际IPC服务联盟秘书长和中国公共关系协会
期刊
我国企业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企业文化概念解读    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企业文化广义上说是指企业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说,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通常是指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的
期刊
【摘要】美育作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得到充分重视,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已提出了数学教育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特别是“数学与文化”这一单元体现了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在美学方面,这种功能是鼓舞人们对数学的追求化为一种对完善的追求。基于此,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或许对中学数学教学中加强美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美;美育作用;素质教育    Research
期刊
【摘要】在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的今天,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而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氛围严重缺失,学生的学科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被忽视的现象依然比较严重。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操作能力等,达到知与能的和谐发展应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懈追求和最高目标,这务必要引起我们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