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双瓣膜置换术后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45724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术前及术中影响成人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置换术后延迟拔管(PMV)的危险因素.方法 行双瓣置换术及同期其他手术患者2026例,延迟拔管组230例,对照组1796例.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早期结果,筛选导致延迟拔管的术前及术中危险因素.结果 延迟拔管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住院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3.5%对0.2%,P<0.01).年龄>60岁、糖尿病史、活动期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术前危重状态、左心室射血分数≤0.50、血肌酐> 110 μmol/L、体外循环>180 min及围手术期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是患者双瓣置换术后PMV的危险因素.结论 双瓣置换术后PMV的患者具有较高的住院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通过危险因素分析可于术前筛选出高危患者,更好地进行围手术期准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其他文献
患者男,47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哽噎,进行性加重2个月,无反酸,偶有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门诊胃镜检查提示食管距门齿28 ~ 33 cm处可见菜花样肿物,表面糜烂溃疡、质脆、易出血;下段可见2条曲张静脉,延续至贲门,蓝紫色、迂曲,红色征阴性(图1).上消化道造影示食管中、下段黏膜紊乱、皱襞破坏,长度约3个椎体高度,钡剂通过时可见充盈缺损,管腔偏心狭窄(图2).胸部增强CT示食管中、下段可见5.
期刊
患儿女,13岁.下腹痛5天入院.患儿呈持续性隐痛,无其他消化道症状,既往屡有上吸道感染史,无月经初潮.患儿父母否认近亲结婚,否认家族中有其他心脏病及(或)上肢畸形病人.查体:发育一般,营养中等,智力正常,无特殊面容.左手六指畸形,下肢未见畸形.胸廓无畸形,心率72次/min,律齐,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2/Ⅵ级收缩期杂音,P2亢进.腹软,有压痛,无反跳痛.妇科检查示外阴幼稚,无阴道口;肛诊直肠前
期刊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二次开胸止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出血的常见部位.方法 2000年1月至2011年7月期间行CABG术2765例,发生二次开胸止血67例(占2.4%),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总结常见的出血部位.结果 应用乳内动脉、术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5天、合并有高血压、CABG+其他手术、年龄>70岁等,是引起术后二次开胸止血的危险因素(P<0.05).与是否体外循
目的 探讨全腔镜下食管癌切除并利用经口输送钉砧头系统完成右侧胸腔内食管-胃吻合的可行性,并报告近期疗效.方法 2011年1至12月,30例食管癌患者行全腔镜Ivor Lewis径路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胸腔内吻合术.手术先在腹腔镜下游离胃和腹段食管,然后在胸腔镜下游离胸段食管并切除食管癌,采用经口输送钉砧头系统行胸腔镜下食管-胃胸腔内吻合.结果 病变均位于食管中下段,平均长度3.8cm.全组手术均顺利
患儿 男,12岁.吞咽后疼痛3个月,左侧胸痛1月余.胸部X线示左胸内巨大肿块影.食管钡餐造影显示上胸段食管见弧形压迹,向右前移位,食管轮廓线光滑,黏膜规整。
期刊
患者 男,38岁.活动后气促伴间断发热4年.查体:体温36.4℃,心率80次/min,血压120/68 mm Hg(1 mm Hg =0.133 kPa).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右肺呼吸音清,左肺可闻及哮鸣音.胸部CT示左主支气管肿物,堵塞管腔,左肺部分肺不张(图1).纤维支气管镜示左主支气管距隆凸1~1.5 cm处可见新生物突出,表面不光滑,管腔阻塞,镜身不能通过(图2)。
期刊
目的 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176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男115例,女61例;年龄28 ~75岁,平均(43.20±10.14)岁.手术采用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技术.采用AKI网络推荐标准,按照术后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78例和非AKI组98例.分析两组围手术期的各项指标,总结A
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将于2012年11月1日-3日在南京闺际博览中心金陵会议中心召开:
期刊
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大血管专业委员会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联合举办的“第三届盘古大血管疾病论坛”于2012年10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亚洲大酒店召开。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的12位外国专家及我国的心脏外科和血管外科学专家、学者3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本次论坛,邀请了国内外影像诊断、腔内治疗及外科治疗专家,采用专题讲座、大会报告、录播疑难病例讨论及展板等多种形式,就大血管疾病,特别
期刊
目的 总结“杂交”手术治疗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时神经系统保护的经验和方法.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56例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杂交”手术,常规体外循环下行升主动脉段置换、弓部分支血管重建和主动脉弓降部腔内支架置入术,根据术前脑动脉、主动脉CTA检查结果,选择单侧顺行脑灌注(unilateral antegrade cerebral perfusion,U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