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食心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控措施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dwfh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主岭市玻璃城子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公主岭136133)
  摘要:大豆食心虫,别名大豆蛀荚蛾、小红虫、豆荚虫等,属鳞翅目细小卷叶蛾科,是我国北方大豆生育后期的主要蛀荚害虫。本文介绍了大豆食心虫的分布、为害、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方法,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大豆食心虫;发生规律;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7.042
  1分布与危害
  大豆食心虫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北各大豆产区,以东北、河北、河南、安徽等地为害较重。该虫单食性,仅为害大豆、野生大豆和苦参,以幼虫蛀入豆荚食害豆粒。初孵幼虫造成“针眼形”病状,3龄后则沿豆粒边缘取食,轻则被食成一条沟,重则出现凹凸不平的缺刻,群众称之为“虫口豆”或“兔嘴”。一般食粒率5%~10%,为害严重时可达50%以上,严重降低产量和品质。细嫩豆荚受害后,常干瘪不结籽实;鼓粒期受害,则造成烂瓣,子粒凹凸不完整,破损缺刻或破碎。大豆受害程度与品种、气候、前茬等条件有关。早熟、荚皮硬、荚皮毛少的品种受害轻,而晚熟、荚皮薄的品种受害较重。除产量损失外,还严重影响质量、降低经济价值。
  2发生规律
  2.1生活史
  在东北地区,越冬幼虫7月份破茧爬出地面重新结茧化蛹,7月下旬~8月上旬为化蛹盛期。7月下旬开始出现成虫,在越冬场所羽化后即飞往豆田,一般盛发期在8月中旬,其后3~5天为成虫产卵高峰,成虫产卵于豆荚上,通常每荚1卵,卵期一般3~5天。卵高峰期后5~7天为卵孵化高峰,幼虫孵化后即蛀入荚中取食豆粒,入荚盛期在8月下旬,9月上中旬开始老熟,逐渐脱荚入土进入越冬状态,脱荚盛期为9月中下旬。
  成虫寿命短,在温度20℃,相对湿度100%时,平均寿命9.8天;一般成虫产卵期约5天;在22℃条件下,卵期9天;幼虫在豆荚内生活期20~30天,在土中滞育10个月以上,蛹期11~13天。
  2.2主要习性
  成虫多在午前羽化,羽化后即陆续飞往豆田,飞翔力弱,一次性飞行距离4~5米。每天15:00~16:00时开始活动,日落前2小时活动性最强,雌雄交配,在成虫盛发期性比接近1∶1,此时可见成虫打团群飞,20:00时后停止活动,多栖息叶背、豆荚和茎上。交配后次日产卵,单雌最多可产210粒卵,平均96粒。喜欢产卵于3~5厘米之间的细嫩、毛多、毛直的豆荚上,通常1荚1卵,少数2粒以上,成虫弱趋光性。
  初孵幼虫行动敏捷,先在荚上爬行寻找适当部位并结成细长形薄白丝网,在其中咬食荚皮蛀入荚中取食豆粒,在荚内食豆粒并不完全吃光,一头幼虫可咬食豆粒2~3颗。老熟幼虫脱荚后入土做茧越冬。越冬幼虫在化蛹前有咬破越冬土茧再次选择适宜场所重新结茧化蛹的习性,但在化蛹前如遇惊扰则可多次重新结茧准备化蛹。如化蛹埋于3厘米土层以下,则不能羽化出土。
  2.3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2.3.1环境温湿度成虫适宜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95%以上。高温干燥或低温多雨,尤其是连降暴雨,均不利于成虫存活及交尾产卵;在温度20℃~30℃,相对湿度70%~100%时,卵能够正常孵化;温度对荚内幼虫发育也有影响,如8~9月份气温低,则荚内幼虫发育率平均14.3%,但越冬后化蛹前死亡率却很高,可达90%。如果化蛹期雨量较多,表层土壤含水量达到10%~30%,有利于化蛹和成虫出土,则发生早,数量大。
  2.3.2品种抗性抗虫品种对大豆食心虫为害有明显的抵制作用。幼虫入荚时遇抗性品种,死亡率可高达90%。一般无荚毛或荚弯曲的品种抗虫性高;大豆荚皮隔离层细胞排列为横向且紧密的品种抗虫性较好。
  2.3.3耕作栽培实行轮作或间、混作可减轻大豆食心虫的发生与为害。在化蛹、羽化时期,增加田间铲趟次数可明显增加其死亡率。
  2.3.4天敌各类天敌对大豆食心虫有较明显的控制作用。如寄生卵的赤眼蜂类、姬蜂类、茧蜂类对化蛹前幼虫寄生率较高,越冬幼虫可被白僵菌寄生。
  3防治技术
  3.1防治策略
  目前生产上对大豆食心虫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因此,准确的田间虫情监测是保证防治效果的关键。一般以成虫盛发期田间百米累计蛾量达100头以上为药剂防治指标,防治时期应掌握在蛾高峰期前后3天内施药防治成虫,5~7天后进行第二次施药防治初孵幼虫,由于蛾期较长,如有必要在第二次施药后5~7天可进行第三次施药。如果是绿色无公害栽培大豆,则应重点考虑农业措施结合生物防治方法来控制其发生与危害。
  3.2防治方法
  3.2.1农业防治一是选种抗虫品种;二是合理轮作;三是适时翻耕;四是调整播期,使寄主结荚期与成虫产卵盛期错开,可减轻危害;五是及时收获,减少幼虫脱荚的数量。
  3.2.2生物防治一是白僵菌防治幼虫。利用白僵菌粉22.5公斤/公顷,加细土或草木灰202.5公斤,在幼虫临近脱荚之前,均匀撒在豆田垄台上,防治脱荚幼虫;二是赤眼蜂灭卵。在成虫产卵期,释放赤眼蜂灭卵,每公顷放蜂量30~45万头。放蜂方法:在大豆食心虫产卵初期,每亩设放蜂点10个,每隔5~7天放1次,共放蜂3次,3次蜂量比为1∶2∶1,以挂卵卡方式放蜂;三是性诱剂加诱捕器。采用诱捕器加诱芯方式进行诱捕,60个诱芯/公顷。也可在诱捕器中加入少量杀虫剂,提高诱杀效果。
  3.2.3化学防治一是敌敌畏熏蒸。在成虫盛发期,80%敌敌畏乳油1.5~2.25公斤/公顷,用约450根高粱或玉米等秸秆蘸药,均匀插于垄台上,或用玉米穗轴及其他颗粒或块状载体物吸入药液,卡在豆株的枝叉上或均匀地撒于田间垄沟中熏蒸防治成虫;二是喷雾防治。选用2.5%溴氰菊酯,用量450毫升/公顷,或20%杀灭菊酯乳剂,用量975毫升/公顷,加水稀释1~2倍进行超低容量喷雾或稀释4000倍常规喷雾,防治成虫和初孵幼虫;12%吡·甲氰乳油,用量450毫升/公顷,稀释2000倍液常规喷雾防治初孵幼虫。
  作者简介:于洪蛟,中专学历,公主岭市玻璃城子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技推广。
其他文献
阿维菌素是一种具有高选择性和高安全性的新型抗生素类生物农药。在常用剂量下,对人畜都安全,不伤害天敌,不破坏生态,是一种优秀的生物源杀虫剂。而20%三唑磷·阿维菌素复配剂
现代林业即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目前我国林业发展已经进入林业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融合发展阶段。当今我国林业发展讲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融合,是在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性。方法选取63例血小板活化状态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的资料分析,将其命名为血小板活化状态组(简称活化组);选
7月6日讯,根据印度海洋产品出口发展局(MPEDA)的数据显示,2017-2018财政年度,印度水产品的出口总额约为70亿美元,出口量为138万吨。
摘要:秋冬季节由于气候、温度、病菌等问题,生猪养殖过程中会发生各类疫病,导致生猪的死亡和淘汰等,影响了养殖业的发展。而深入分析秋冬季猪疫病的发病原因,进行科学的预防和控制,可以减少疫病带来的危害。下面就秋冬季猪疫病的特征和发病原因,研究猪疫病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秋冬季;猪;疫病;原因;防治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
为了减小高精度Pipeline/ADC中基准源的温漂特性,从而保证系统的整体性能,通过对传统一阶温度补偿电路进行改进,采用二阶温度系数补偿,获得了低于5×10^-6/℃温度系数的基准电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而梨树县四化同步相对滞后,特别是农业现代化,突出表现出基础薄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是“四化”同步发展的
3月22日讯,美国NMFS数据显示, 今年1 月份美国海产品出口量51,090吨,出口额2.472亿美元,同比增长8%和4%。
1病例介绍某女,32岁,因哺乳后双乳萎缩下垂而要求丰乳.各项术前检查均正常,局麻下行双乳注射式隆乳手术.术中向双侧乳房后间隙内各注入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乌克兰英捷尔法勒公